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專科生懟本科生:請拿實力碾壓我!

前幾天, 某大專院校幾名新生在宿舍鬥毆, 造成嚴重事故。 目前警方正在介入調查。

由於這件事發生在某職業技術學院, 有網友就“指桑駡槐”, 說“專科院校是人都能上”, 還說“上職業技術學院的, 都是中高考被淘汰的一群人, 素質堪憂”。 還有些更加激進的言詞。

於是, 看到了一些人在拼命抹黑專科生, 而一些自稱為專科生的網友在拼命辯解。 這樣的爭論漸漸的就演變成了謾駡, 毫無意義。 此時, 筆者想到了朋友身上發生的一件事。

朋友姓甘, 專科學的是工程類, 而他對程式設計很感興趣, 三年時間自學了很多程式設計知識,

慢慢的成為了“大牛”, 畢業後進入了一家科技公司, 當上了“程式猿”。 當時公司技術部新進的十幾名員工, 基本上是本科及以上學歷, 就他一人是專科生。

新員工剛上班幾天, 技術部組織他們一起聚餐, 大家都做了自我介紹。 等小甘介紹完之後, 在座的都有些詫異。 酒足飯飽之後, 幾個人相互聊著自己的大學生活, 突然, 其中一個對小甘說:“聽說大專學不到什麼東西, 學生們都在混日子, 是不是啊?”話語中明顯帶著蔑視, 小甘回道:“或許有人在混日子吧”, 可這人“不依不饒”, 繼續說道:“你是怎麼混出來的?”這下小甘忍不住了, 怒懟“你以為自己學歷高就牛?有本事拿實力碾壓我!”

後來因為受到排擠, 小甘選擇了離職,

獨自到深圳打拼, 進入一家互聯網公司, 因為技術過硬, 成為主管, 待遇也很豐厚。 不過, 他的野心不止於此。 去年, 在IT界拼搏了十年的小甘選擇了離職創業, 專注前端技術, 如今獲得了超千萬的風險投資。

其實, 專科院校並不是大部分人想像的那麼不堪, 它們也在認真地培養著學生。 一些人帶著有色眼鏡看大專院校畢業生, 甚至“瞧不起, 看不上”。 這的確很令人遺憾。

其實有些專科學校一般的“好學生”都不一定能考取, 2017年高招錄取工作中, 廣東省的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文理科投檔分數線分別為463分和409分, 超過當年該省第二批本科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45分和49分, 在廣東省內的上百所專科院校中, 投檔線位列前茅, 甚至遠超部分本科院校。

某職業技術學院國際文化節

我們可以梳理一下, 每個省份可能都有這樣一所甚至幾所大專院校, 它們並不是像很多人說的“是人都能進”, 還有很多學生放棄三本甚至二本院校去讀專科學校, 從這一點可以看出有些專科院校的認可度是相當高的。

還有, 不管專科學校還是本科院校都有素質不高的學生。 考不考得上大學、能否考上好大學, 在目前的高考體制下, 最主要的衡量標準依然是學習成績, 即高考分數。 但是素質高低, 成績只是一個方面, 而不是構成一個人各方面素質的充要條件。 社會上關於學生“高分低能”的新聞報導層出不窮, 所以僅憑能否考上好的大學來評判一個人, 是不科學的。 要是一定給個評價的話,

只能說高考成績不佳, 考上專科學校的學生在某些方面亞于本科生的概率要大。

若換一個角度看, 輕易否定他人, 恰恰反映出自己素質不高。 唯物辯證法認為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 要“一分為二”、“合二為一”的看問題, 不能輕易的肯定一面而否定另一面, 或是簡單的因為否定一面而否定全盤。 素質涵蓋的內容非常廣泛, 在社會上, 我們把素質定義為一個人文化水準的高低;身體的健康程度;以及家族遺傳於自己的慣性思維能力和對事物的洞察能力, 管理能力和智商、情商層次高低以及與職業技能所達級別的綜合體現。 所以不能因為一個人學歷層次有差距、高考成績不好, 就給此人帶上“素質不高”的帽子。

這是一種典型的歧視心理, 是極為錯誤的。

現實中, 不乏有技術實力、組織能力強的大專生或走上重要崗位或創業成功的案例。 所以不應該以某種定義對專科生下結論。

當然, 專科生也應儘量提升自己的學歷層次。 專科應屆畢業生可以通過報名參加“統招‘專升本’”獲得全日制“3+2”本科學歷。 如果沒有考取, 進入社會, 也可以繼續通過自考、成考等方式提高學歷層次。

實際上, 有不少專科生後來不僅獲得了本科學歷, 有的甚至還考上了研究生。 他們已經向周圍的人證明瞭自己, 也博得了很多人的尊重。

總而言之, 在人生的道路上, 有實力的人才會走的更遠。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