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美稱摧毀一個機場要六百枚東風導彈?所以火箭軍找來這個

圖片為在中國西北某地沙漠禁區的一個水泥混凝土跑道靶標, 在靶標中心兩層300米內, 22個集束侵徹戰鬥部打擊出來的大型彈坑, 將這一條約1000米長的模擬跑道炸的面目全非, 軍事專家告訴記者, 在現代戰爭中, 為取得制空權使用侵徹子母彈對敵方的機場跑道進行攻擊是一種有效的戰術手段, 母彈頭可用戰術地地導彈運載, 一枚母彈可以攜帶幾十至上百個子彈頭, 每個子彈頭可以在跑道上炸出直徑數米的彈坑阻礙飛機的起降, 不過, 圖片中這些彈坑深達4至5米, 直徑在20米左右, 顯然不是普通航空集束侵徹戰鬥部造成的傷害。

軍事專家張強告訴記者, 機場通常包括跑道、停機坪、機庫 、彈藥庫 、指揮所和營房等一系列設施, 但並不是所有這些目標都能實施有效攻擊, 如彈藥庫在地下, 指揮系統有兩套(地上地下各一套), 因此即使破壞了地面指揮塔也不能使機場的通訊 、指揮 、控制系統完全失靈 。 在現有的條件下, 攻擊機場跑道是最經濟、最合理的, 而且也是可行的 。 機場跑道一直是軍方關注的重要目標, 對它的有效打擊將大大降低敵對方的空戰能力, 反跑道是現代封鎖作戰的重要手段之一, 由於美軍駐日、駐韓空軍基地距離中國東風11至東風16戰術彈道導彈的射程內, 所以, 美軍對我軍的反跑道攻擊策略和手段顯得格外關注,

一些或褒或貶的言論代表了其對反跑道作戰的關注。

目前世界上公認, 飛機起降所需要的最小區域稱為“起降視窗” , 對跑道的封鎖程度可以通過是否存在起降視窗來判斷, 使用戰術導彈對機場實施封鎖, 通常是對機場跑道實施毀傷, 使跑道上不存在可供飛機起降的區域 (稱為最小起降視窗 ), 以達到封鎖機場的目的。

如果戰術導彈攻擊機場跑道, 僅僅靠命中幾枚是沒有什麼效果的, 因為美軍戰鬥機可以在還保存的300至450米之內跑道上緊急起飛, 此外, 美軍在跑道毀傷後快速重修技術非常先進, 在高性能快幹水泥和預製件、預置框體的幫助下, 美軍可以在12小時內修復直徑4米的彈坑, 並實現戰鬥機起降,

因此, 美國媒體曾援引美軍報導後宣稱, 要摧毀一個機場需要400至600枚單彈頭的東風-11或15導彈, 而且即便是這樣, 美軍也可以在72小時內恢復這個機場的運作。 那麼我國東風導彈就真的600枚導彈摧毀一座機場嗎, 呵呵, 當然這是美方的一面之詞。

為此, 我國也有針對的辦法, 以機場跑道封鎖為例, 目前國內已開展反跑道侵爆子彈藥, 與區域封鎖子彈藥複合的多種類封鎖型子母彈藥的設計與使用工作。 通過東風-11、東風-15B、東風-15C、東風-16B和長劍-10系列列裝的, 反跑道侵爆子彈藥與區域封鎖彈藥的綜合使用, 這樣來同時達到損壞敵方飛機, 起降跑道和阻止已損壞跑道修復的目的。 其中我國生產的某型大當量反跑道侵爆子彈藥一般裝載侵爆戰鬥部,

可侵入機場跑道一定深度爆炸, 形成一定數量彈坑, 使機場跑道暫時失去起降功能。

據瞭解, 為了提高一枚戰術導彈的攻擊效率, 我軍導彈使用集束子母彈頭的戰術導彈, 通常按照分段毀傷的方式對機場實施打擊, 覆蓋全跑道的情況稱為“全分段打擊“, 本文第一張圖片就是分段攻擊, 一枚導彈的彈坑足以截斷這條千米長跑道。 按照推算, 一條長3000米, 寬60米的軍用機場跑道, 如果導彈射擊精度在100米內, 那麼需要殺傷半徑為2米的120個子彈藥即可, 若射擊精度達到70米, 則只需要80枚子彈藥, 也就是10至12枚導彈, 說600枚導彈的奇談怪論不知從何說起呢?

除了上面的彈藥之外, 我國還研製了區域封鎖型彈藥, 它一般為殺傷戰鬥部,

拋撒在跑道的彈坑附近, 阻止或延緩機場跑道的修復, 也可有效殺傷在已強行修復跑道上執行起降任務的飛機, 實現多重封鎖效應疊加的目的。 簡單講就是在炸毀跑道之後, 還在跑道周圍再佈設一次地雷, 這些區域封鎖型子彈群在90分鐘內全部隨機延時起爆, 這些子彈在跑道失去最小起降帶時, 主要對搶修跑道的人員和車輛產生威懾, 阻止跑道修復;在最小起降帶修復後, 可對強行起降飛機進行威懾殺傷封鎖, 所以中國有能力, 有實力, 也有技術手段用最少的代價, 殲滅敵方機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