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山西品牌中華行系列報導》孫躍進:給我五分鐘,還你五千年!

因為“山西品牌中華行”, 2014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這一年, 山西品牌一路走來, 從長江中下游經濟帶工業重鎮——金陵南京, 到環渤海經濟圈中心——濱海天津;從新絲綢之路經濟帶起點——古都西安, 到中國面向南亞開放的重要樞紐——春城昆明;從以高度繁榮著稱的東方之珠——香港, 到珠江口西岸的港口城市——澳門;從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核心城市——廣西南寧, 到風光迤邐的熱帶旅遊勝地——海南海口……人們在品味享用玫瑰餅、老陳醋、大紅棗、牛肉、小米、雜糧的同時, 認識了雙合成、金醋、冠雲、廣譽遠、亨力晨、雁門清高、山寶……

這是一次成功的商業新長征, 收穫的不僅僅是數以萬計的客戶訂單, 還有當地市民對山西品牌的認可以及充滿山西特色的文化風韻。 更重要的是, 它已成為山西走向世界的一張靚麗新名片。

山西品牌借“會”揚美名

巍峨壯觀的平遙古城牆, 喜慶吉祥的宮廷燈籠, 古樸厚重的拱形城門, 五臺山、雲崗石窟、山西大院等微景觀, 錯落有致高掛四周, 清新婉轉的山西民歌, 風格各異的商鋪票號民居……把山西獨特的地方風情和五千年歷史的華戛文明展示到極至。

2014年4月22日, 江蘇省省會城市南京市。 “山西品牌中華行”再啟新程, 首站來到南京市國際展覽中心。 以獨一無二的特裝風格, 在極具創意的千余平米大舞臺上, 38家名優企業組成最強陣容,

高調演繹了一場氣勢恢宏的晉韻大戲。 在文化厚重的金陵大地, 山西品牌以現場銷售177萬元, 簽訂供貨(購銷)合同10140萬元的收穫,成功博得滿堂彩。

2014年5月9日, 天津市。 2014“山西品牌中華行”攜 40家名優特品牌企業, 首次亮相國際大舞臺——“津洽會”, 並展示出了與往屆任何一站都不一樣的風采。 冠雲牛肉、山西汾酒、雙合成、水塔老陳醋、榮欣堂、通寶醋業……一個個中華老字型大小, 一個個誠信鑄造的品牌, 一個個經典的故事, 透過褚紅色的城門, 向人們傳遞著三晉大地五千年的文化。

2014年5月23日, 陝西省省會城市西安市。 山西品牌承載著三晉大地厚重的歷史積澱, 踏上八百里秦川, 迎接屬於山西商業新征程上的新輝煌……5月26日, 歷時4天的“山西品牌中華行”(西安站)活動,

在陝西西安曲江國際會議中心落下華幕, 期間現場銷售97萬元, 簽訂供貨(購銷)合同23447.78萬元。

2014年5月6日到5月11日, 雲南省省會城市昆明市。 5天的時間, 在昆明國際會展中心, 山西品牌以現場銷售106萬元, 簽訂供貨(購銷)合同12870.58萬元的驕人業績和獨特魅力, 書寫了晉字品牌的“大美”, 更在第二屆中國南亞博覽會(以下簡稱“南博會”)上亮出了新一代晉商的“國際范兒”。

2014年9月19日,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 山西品牌借中國——東盟博覽會再次揚名。 2014年9月19日, 歷時4天的“山西品牌中華行”(南寧站)活動在廣西展覽館落下帷幕。 據統計, 山西品牌在活動現場銷售104萬元, 簽訂供貨(購銷)合同4789萬元。

2014年12月12日-15日, 海南省海口市。 2014“山西品牌中華行”收官之戰在海口舉行。

“山西品牌中華行”攜33家企業、十大類1000餘種商品來到了海南島, 與“冬交會”同期舉行, 向我國的南海之濱推介悠久文明的晉商文化, 推廣山西特有的特產品牌, 讓熱情的海南民眾飽覽晉風晉韻。 海南是有國際競爭力的旅遊勝地, 是國際旅遊島, 旅遊資源得天獨厚, 每年秋冬季, 這裡便成了全國人民的旅遊首選地。 當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在海南品嘗到了山西特產, 見識到了山西品牌的魅力, 那麼等他們回到自己的家鄉, 也同樣會把這樣的印象和記憶帶回去。

2014年的 一年來, 山西品牌借“會”揚美名, 一個個全球跨國零售企業集團、當地大型零售企業、實力相當的代理商和供應商進入了我省參展企業的視野……傾情扎實的深度對接,

精挑細選優中選優, 靈活多樣的不斷創新, 一系列的工作, 一環扣一環, 一氣呵成, 讓華東地區的廣大消費者深深地瞭解山西品牌、瞭解山西品牌文化、瞭解山西企業, 擴大了“山西品牌中華行”的影響……

“產學研”大咖共商“行”大計

一個又一個合同大單的成功簽訂, 一個又一個外地企業的加盟, 一個又一個山西產品納入全球採購系統, 一個又一個企業品牌的崛起, 一個又一個碩果, 向我們生動的詮釋了“山西品牌中華行”, 讓小企業、小產品越做越大:優勢企業越做越強, 品牌越做越大, 越做越強。 正如省商務廳廳長孫躍進所言, 一路同行的山西企業, 品牌的意識確實在增強。 每到一個城市, 企業不僅在賣產品, 還在賣文化;不僅在展示歷史,還在探索未來。它們在不斷創新,不斷突破。

就在 2014年即將過去的時候,孫躍進又提出了2015年如何引深“山西品牌中華行”?如何有效整合企業資源,把更多流動的“風景”變為常駐的品牌?組建山西特色產品航空母艦?如何從國內到國外,不斷提升山西品牌在世界的影響力和競爭力?12月12日,在“山西品牌中華行”海南收官之際,省商務廳邀請了多位國內知名品牌專家共聚海南,面對面輔導山西企業品牌發展。

海航集團董事長、海南省山西商會會長陳峰,是地道的山西商人。他認為“山西品牌中華行”活動,對山西的產業轉型很有意義。山西可以借“品牌中華行”,從資源型向現代服務業方面轉。同時,活動體現了政府轉型,通過政府搭台,企業參與,是政府職能轉變和服務模式轉變的結果。

“把中國製造改為中國創造;把中國速度改為中國品質;把中國產品改為中國品牌。”品牌專家、《中國名牌》雜誌總編輯顧環宇認為,省商務廳正是踐行了這句話,並給了企業很大的推動力。“山西品牌中華行”活動,實際上是山西省企業通過政府支持,搭上了全國展會這個大舞臺,一次次走出去的經歷,讓企業親眼見證了走出去展銷後帶來的巨大效應,同時也不斷提升了山西形象。

四個小時的研討會上,陳峰、趙萍、顧環宇、宋則、郭占斌、趙家積等專家對“山西品牌中華行”活動進行了總結和評價,大家始終懷著對山西、對山西品牌的一份真情實意,對山西品牌給予中肯的意見。

正如省商務廳廳長孫躍進所說,“山西品牌中華行”在2015年將會有重點地選擇城市集中展示,在成熟的地方掛牌運營山西名優特商品展銷中心,讓山西品牌像當年的晉商一樣走向世界。

2014年山西品牌突圍實現“三贏”

“山西品牌中華行”,是一次“山西品牌的突圍”,是一次“商業新長征”。

只有品牌的真正突圍,才可能實現山西的真正崛起。兩年時間,“山西品牌中華行”的足跡遍佈17個省市,在聯合國、香港、澳門掀起陣陣“山西潮”。搭乘“山西品牌中華行”這艘航船,山西的好品牌、好產品“借船出海”,滲透到千家萬戶,更一舉拿下全國銷售和產品合同20多個億。通過“山西品牌中華行”,山西的企業走出娘子關,得到了成長,鞏固了老字型大小,培養了新品牌;通過建立名優特商品展銷中心,山西品牌建設帶來了深刻的變化……

“山西品牌中華行” 讓政府得到了民心、企業得到了利潤、百姓得到了實惠,形成“三贏”的局面。“山西品牌中華行”,我們清楚地看到,政府的職能在轉變,在簡政放權,為企業服務,為市場服務。“山西品牌中華行”活動正在成為一個品牌,得到了商務部的充分肯定,成為全國兄弟省市學習的典範,小商品賣出了大市場,小活動變成了里程碑。通過“山西品牌中華行”活動,讓我們分明看到,從政府層面、從頂層設計層面,用山西的亮點去克服山西的短板,從而使山西從一個資源大省,地上、地下兩種資源、煤與非煤兩種產業進行轉型,這就是“山西品牌中華行”帶來的深刻啟示。

2014年的“山西品牌中華行”在國內行的生風水起之時,又走出了國門,走進香港、走進澳門,更走到了美國,極大地提高了山西的海外影響。山西企業在國際舞臺上,更展示了山西厚重的歷史和文化,提高了企業合作的層次水準,培育了龍頭企業,也培育了企業的人才。2013年到2014年,通過這兩年的 “山西品牌中華行” ,極大的傳播了山西;通過這兩年的“山西品牌中華行”,山西企業家極大地增強了對外開放的意識,和對調整產品結構開拓市場有了強烈的改革意識創新發展動力,更加注重培育山西品牌,山西品牌的文化氣息更加濃郁。

帶著收穫的喜悅和對未來的憧憬,2015年的“山西品牌中華行”還繼續會揚帆遠航。為了讓這艘航船行得更遠、更穩、更長久,山西品牌中華行活動將前兩年重在‘行’的基礎上,轉變工作重點,改為重在‘建’上做文章。通過每一站的“品牌中華行”活動,建立山西品牌的行銷中心,讓山西品牌像當年晉商一樣走向世界。通過晉商的商品市場擴大在全國的市場份額,借此輸出山西文化,展示山西精神。省商務廳廳長孫躍進在採訪中表示,下一步要不斷讓山西的特色農產品進社區、進學校、進樓宇、進千家萬戶,要把山西的好酒好醋好米更好地推向市場。同時,還要倒逼這些企業讓他們整合資源,要組建山西特色產品的航空母艦,比如建立山西老陳醋集團、太谷餅集團、核桃露集團,要讓更多人知道山西、認識山西、瞭解山西。要把山西厚重的歷史文化和中華老字型大小等地理標誌商品,通過“山西品牌中華行”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拓展為山西品牌海外行,山西品牌世界行。

山西經濟日報王曉華

還在賣文化;不僅在展示歷史,還在探索未來。它們在不斷創新,不斷突破。

就在 2014年即將過去的時候,孫躍進又提出了2015年如何引深“山西品牌中華行”?如何有效整合企業資源,把更多流動的“風景”變為常駐的品牌?組建山西特色產品航空母艦?如何從國內到國外,不斷提升山西品牌在世界的影響力和競爭力?12月12日,在“山西品牌中華行”海南收官之際,省商務廳邀請了多位國內知名品牌專家共聚海南,面對面輔導山西企業品牌發展。

海航集團董事長、海南省山西商會會長陳峰,是地道的山西商人。他認為“山西品牌中華行”活動,對山西的產業轉型很有意義。山西可以借“品牌中華行”,從資源型向現代服務業方面轉。同時,活動體現了政府轉型,通過政府搭台,企業參與,是政府職能轉變和服務模式轉變的結果。

“把中國製造改為中國創造;把中國速度改為中國品質;把中國產品改為中國品牌。”品牌專家、《中國名牌》雜誌總編輯顧環宇認為,省商務廳正是踐行了這句話,並給了企業很大的推動力。“山西品牌中華行”活動,實際上是山西省企業通過政府支持,搭上了全國展會這個大舞臺,一次次走出去的經歷,讓企業親眼見證了走出去展銷後帶來的巨大效應,同時也不斷提升了山西形象。

四個小時的研討會上,陳峰、趙萍、顧環宇、宋則、郭占斌、趙家積等專家對“山西品牌中華行”活動進行了總結和評價,大家始終懷著對山西、對山西品牌的一份真情實意,對山西品牌給予中肯的意見。

正如省商務廳廳長孫躍進所說,“山西品牌中華行”在2015年將會有重點地選擇城市集中展示,在成熟的地方掛牌運營山西名優特商品展銷中心,讓山西品牌像當年的晉商一樣走向世界。

2014年山西品牌突圍實現“三贏”

“山西品牌中華行”,是一次“山西品牌的突圍”,是一次“商業新長征”。

只有品牌的真正突圍,才可能實現山西的真正崛起。兩年時間,“山西品牌中華行”的足跡遍佈17個省市,在聯合國、香港、澳門掀起陣陣“山西潮”。搭乘“山西品牌中華行”這艘航船,山西的好品牌、好產品“借船出海”,滲透到千家萬戶,更一舉拿下全國銷售和產品合同20多個億。通過“山西品牌中華行”,山西的企業走出娘子關,得到了成長,鞏固了老字型大小,培養了新品牌;通過建立名優特商品展銷中心,山西品牌建設帶來了深刻的變化……

“山西品牌中華行” 讓政府得到了民心、企業得到了利潤、百姓得到了實惠,形成“三贏”的局面。“山西品牌中華行”,我們清楚地看到,政府的職能在轉變,在簡政放權,為企業服務,為市場服務。“山西品牌中華行”活動正在成為一個品牌,得到了商務部的充分肯定,成為全國兄弟省市學習的典範,小商品賣出了大市場,小活動變成了里程碑。通過“山西品牌中華行”活動,讓我們分明看到,從政府層面、從頂層設計層面,用山西的亮點去克服山西的短板,從而使山西從一個資源大省,地上、地下兩種資源、煤與非煤兩種產業進行轉型,這就是“山西品牌中華行”帶來的深刻啟示。

2014年的“山西品牌中華行”在國內行的生風水起之時,又走出了國門,走進香港、走進澳門,更走到了美國,極大地提高了山西的海外影響。山西企業在國際舞臺上,更展示了山西厚重的歷史和文化,提高了企業合作的層次水準,培育了龍頭企業,也培育了企業的人才。2013年到2014年,通過這兩年的 “山西品牌中華行” ,極大的傳播了山西;通過這兩年的“山西品牌中華行”,山西企業家極大地增強了對外開放的意識,和對調整產品結構開拓市場有了強烈的改革意識創新發展動力,更加注重培育山西品牌,山西品牌的文化氣息更加濃郁。

帶著收穫的喜悅和對未來的憧憬,2015年的“山西品牌中華行”還繼續會揚帆遠航。為了讓這艘航船行得更遠、更穩、更長久,山西品牌中華行活動將前兩年重在‘行’的基礎上,轉變工作重點,改為重在‘建’上做文章。通過每一站的“品牌中華行”活動,建立山西品牌的行銷中心,讓山西品牌像當年晉商一樣走向世界。通過晉商的商品市場擴大在全國的市場份額,借此輸出山西文化,展示山西精神。省商務廳廳長孫躍進在採訪中表示,下一步要不斷讓山西的特色農產品進社區、進學校、進樓宇、進千家萬戶,要把山西的好酒好醋好米更好地推向市場。同時,還要倒逼這些企業讓他們整合資源,要組建山西特色產品的航空母艦,比如建立山西老陳醋集團、太谷餅集團、核桃露集團,要讓更多人知道山西、認識山西、瞭解山西。要把山西厚重的歷史文化和中華老字型大小等地理標誌商品,通過“山西品牌中華行”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拓展為山西品牌海外行,山西品牌世界行。

山西經濟日報王曉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