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書香|鄭時齡、褚君浩院士做客思南書局當店長

北風中, 思南書局更熱, 12月8日上午, 院士作家當店長, 一開門, 就被粉絲圍個水泄不通, 思南書局一下子變身成一個文學沙龍, 正在熱議一個話題:科技創新與“城市文化”。

從外灘源規劃設計到南京路步行街城市設計, 從高福裡保護更新規劃設計到蔡同德堂立面改造及室內設計, 黃浦區城區改造標誌性的建築景觀, 都出自他手筆;從《建築理性論》到《建築批評學》, 他建立了“建築的價值體系和符號體系”, 從《20世紀世界建築精品集錦第四卷環地中海地區》到《上海近代建築風格》, 從《上海城市的更新與改造》到《上海人居中心研究》等,

這些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建築文化著作, 都出自他的精品力作, 他就是中國科學院院士鄭時齡, 可算是城市文化的權威。

鄭時齡院士推薦了《城市文化》, 他說:“文化對城市影響很大, 反映了生活的追求、運行的方式”, “文化是城市的靈魂”。 他自薦了《鄭時齡文集》, 分為建築理論與建築批評、上海的城市與建築、上海世博會建築、建築與城市、隨筆和訪談等幾個方面。 說到城市文化, 他認為, 思南公館的改造很成功, 用十年功夫, 不容易, 有長期思考, 認真修繕, 並與周邊新天地、復興中路衡山路歷史保護結合起來。 他還說, 黨的十九大對人民生活的關心, 就是提升生活品質。 城市要有溫度, 這個溫度靠文化體現。 黃浦體現了上海城市文化的方方面面,

有老城廂文化、租界文化, 但更多的是海納百川的歷史文化元素。 在他看來, 設計根本上是人跟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關係問題的一種求解, 設計最終反映了我們的生活方式。 建築與設計已經成為21世紀城市發展的動力, 美好生活需要高品質的設計。

褚君浩院士是中國自己培養的第一個紅外物理博士, 他向讀者推薦了愛因斯坦、英菲爾德合著《物理學的進化》, 他說:“愛因斯坦是科學家, 英菲爾德是科普作家, 他們合作寫的《物理學的進化》書中沒有一個公式, 卻通俗易懂, 是這本書將我引路走向研究科學的道路。 ”如今他是全國十大科普作家。 他還自薦了《迎接智慧時代(智慧融物大浪潮)》,

解讀了互聯網時代、智慧時代是智慧融入物理世界的新時代, 利用物聯網、雲計算、大資料等先進手段, 將人類智慧融入物理系統, 從而使一切都智慧化。 因為, 現在的人類正處於從資訊時代向智慧時代過渡的階段。

有讀者問到文學與科技的關係時, 褚君浩院士說, 科學發展一定要在良好文化環境下實現, 而科學本身有豐富的文化內涵。

新時代新科技融入書香生活, 院士作家當店長, 用科技著書, 為市民薦書, 用書香指路“科技強國、創新圓夢”, 兩位院士說到城市文化宣導科技創新時, 欣然為《海上思南》雜誌題詞, 鄭時齡寫道 “文化使城市有溫度”, 褚君浩寫道“城市文化離不開科普文化”。 顯然, 院士作家寫出了文化創新城市生態,

科技充實了城市文化, 上海有良好的科學基礎, 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蘊, 文化與科技結合, 一定讓城市更美好。

院士專場書香指路, 科技創新城市文化。

(文:孫霞琴 楊濟詩 圖:陳剛毅 編輯:張碧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