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上古7大神獸,中國人應該瞭解下!

在上古奇書《山海經》中, 記載了很多靈性神獸, 有些流傳後世, 成了大名鼎鼎的神獸。 今天就帶大家瞭解一下!

夔(kuí)

據《山海經•大荒東經》記載:夔生於東海流波山, 形狀似牛, 身上閃耀著光芒, 似日光和月光, 全身都是灰色的, 沒有長角, 只長了一隻腳, 每次出現都會有狂風暴雨。 後來黃帝得到這種獸, 用它的皮製成鼓並用雷獸的骨做槌, 敲擊鼓, 鼓聲響徹五百里之外, 威懾天下。 青銅器上的龍紋常被稱為夔紋和夔龍紋。

“白澤”

“白澤”是傳說中昆侖山上的神獸, 渾身雪白, 能說人話, 通萬物之情, 很少出沒, 除非當時有聖人治理天下,

才奉書而至, 是可使人逢凶化吉的吉祥之獸。 據說黃帝正在全國巡遊, 在東海邊, 他碰到了會說話的怪獸白澤。 白澤把世上所有的妖怪都告訴了黃帝, 皇帝命人將白澤所言一一畫圖記錄, 並製成《白澤精怪圖》。 從很早開始, 白澤就被當做驅鬼的神和祥瑞來供奉。 後世常將它的形貌使用在物品之上, 當時還有做“白澤枕”的習俗, 即做成白澤形象的枕頭用於寢臥, 其用意也是為了辟邪驅鬼。

鳳凰

鳳凰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百鳥之王, 和龍一樣為漢族的民族圖騰, 羽毛一般被描述為赤紅色。 鳳凰每次死後, 會周身燃起大火, 然後其在烈火中獲得重生, 稱之為“鳳凰涅槃”, 因此鳳凰也被稱為“不死鳥”。 《尚書•益稷》中記載,

大禹治水後舉行慶祝盛典, 由夔龍主持音樂, 群鳥群獸在儀式上載歌載舞, 最後, 鳳凰也來了——“蕭韶九成, 鳳皇來儀。 ”

麒麟

麒麟, 亦作“騏麟”, 雄性稱麒, 雌性稱麟, 簡稱“麟”。 麒麟是中國古籍中記載的一種動物, 與鳳、龜、龍共稱為“四靈”, 是神的坐騎。 麒麟主太平, 帶來豐年、福祿、長壽與美好。 麒麟文化是中國的傳統民俗文化, 如麒麟送子, 就是中國舊時生育民俗。 民間有“麒麟兒”、“麟兒”之美稱。

檮杌 táowù

檮杌, 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猛獸。 傳說為遠古“四凶”之一, 是鯀死後的怨氣所化。 《左傳》文公十八年道:“舜臣堯, 賓於四門, 流四凶族渾敦、窮奇、檮杌、饕餮, 投諸四裔, 以禦魑魅。 ”檮杌原是北方天帝顓頊的兒子, 死後最終演化成上古著名的魔獸。

獬豸 xièzhì

獬豸, 也稱解廌或解豸,

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上古神獸, 根據《論衡》和《淮南子•修務篇》的說法, 它身形大者如牛, 小者如羊, 樣貌大致類似麒麟, 全身長著濃密黝黑的毛髮, 雙目明亮有神, 額上通常有一隻獨角, 俗稱獨角獸。 傳說獬豸擁有很高的智慧, 懂人言知人性, 能辨是非曲直, 能識善惡忠奸, 發現奸邪的官員, 就用角把他觸倒, 然後吃下肚子。 所以在古代, 獬豸就成了執法公正的化身。

犼 hǒu

犼, 傳說是龍王的兒子, 是一種極有靈性的動物, 它每天蹲在華表上密切關注皇帝的行蹤。 于城樓後華表上的兩隻面北而座的犼則是監視皇帝在宮中的舉動的, 如果皇帝久居宮中不理政事, 它們便會催促皇帝:“國君快出宮體察民情吧, 不要總呆在宮中享樂,

我們盼望你出來, 眼睛都快望穿了。 ”於是人們稱這兩隻犼為“望君出”。 兩隻面南而座的犼是專門守候皇帝出巡的, 每當皇帝荒淫作樂久出不歸時, 它們就會呼喚皇帝:“國君快回來料理國事吧, 我們盼望你回來, 眼睛都快望穿了。 ”於是人們稱這兩隻犼為“望君歸”。

重明鳥

重明鳥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鳥。 據晉代王嘉《拾遺記》記載, 重明鳥狀如雞, 鳴似鳳。 解落毛羽, 用肉翅而飛。 此鳥兩目都有兩個眼珠, 所以叫作重明鳥, 亦叫重睛鳥。 重明鳥力氣很大, 能夠辟除猛獸妖物。 人們都盼望重名鳥的到來, 如重明鳥未到的時候, 人們就刻一個木頭的重明鳥, 或用銅鑄重明鳥放在門戶, 或者在門窗上畫重明鳥, 嚇退妖魔鬼怪, 使之不敢再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