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摩擦、磨損及潤滑之間的關係,你瞭解幾分?

潤滑油在楔形間隙中的流動阻力, 隨著間隙的減小而不斷增大, 並產生一定壓力, 將軸頸向旋轉方向推移, 形成能承受壓力的油楔, 當油楔中總的壓力大於負荷R時, 就能將軸頸抬(浮)起來, 這樣組合件的摩擦便成了完全的流體摩擦。

這是一種理想的潤滑狀況, 為此要求:

①潤滑油的供應要充分, 儘量減少漏泄;

②注油孔和油槽要設在軸承承載區以外;

③潤滑油的粘度和性能要符合工作要求;

④軸頸與軸承的配合間隙要處於最佳狀態;

⑤各部表面粗糙度要達到技術要求;

⑥軸頸要有足夠的轉速, 等等。

2、零部件表面材質對磨損的影響。

零部件表面層材料的硬度、韌性、化學穩定性和孔隙度是影響磨損的主要因素。 因為增加硬度就可提高材料表面層的耐磨性;增加韌性就可防止或減少磨粒的產生;增加化學穩定性就可減少腐蝕磨損;增加孔晾度就可蓄積潤滑劑, 從而減少機械磨損, 提高部件的耐磨性。

3、零件表面加工品質是對磨損的影響。

零件表面的加工品質越高, 一般說來對提高耐腐性是有利的口但是, 實際上過於光滑的表面不一定具有最好的耐磨性能, 因為表面過於光滑使潤滑油不能形成均勻的油膜, 反而使耐磨性變化性能降低, 所以, 零件加工表面達到一定的表面粗糙度即可口

4、零部件的工作條件對磨損的影響。

零部件的工作條件是指單位面積的負荷、相對運動的速度和摩擦面運動的性質。 一般情況, 單位面積的負荷增大, 會使零部件的磨損速度增加。

零部件的相對運動速度對磨損的影響比較複雜a當摩擦表面為流體摩擦時, 相對運動速度增大, 磨損減小。 但是, 當零部件的運動速度對磨損的影響最大是發生在機械起動和制動的時候, 因在這時零部件的運動速度會突然改變, 往往會發生邊界摩擦、半幹或半流體摩擦, 甚至有可能發生幹摩擦。

所以, 機械起動和制動越頻繁, 零部件的磨損也就越大。 零部件摩擦表面的相對運動不同, 使表面的磨損分佈也不同。 另外, 環境的清潔和溫度等因素也對磨損有很大的影響口

5、機械的裝配及修理品質對磨損的影響。

機械設備在其組裝過程中對裝配品質(精度等)是有很高要求, 當單個零件加工符合要求而裝配達不到技術標準, 那麼, 在使用的初始階段會使磨損加劇。

如:不能正確地擰緊軸承蓋與軸承座的連接螺栓;齒輪和軸相配合的零件不同軸度或裝配不好;軸頸和軸承等相互配合的表面不平整等, 都能引起單位面積的負荷不均勻或者增加了額外負荷, 因而使其磨損加速。 摩擦組合件經修理和調整後, 若其配合間隙過大或過小, 也會使磨損迅速增加, 最後必然會引起事故磨損和損壞。

以上簡要介紹的有關摩擦、磨損和潤滑方面的知識, 掌握這些知識對於確定設備診斷部位,

採取必要的手段, 進行診斷分析, 提出診斷意見等都是有意義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