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生不逢時,“梟龍”如果早出生10年就不一樣了,中國空軍必裝備

“梟龍”戰鬥機的研發最早起源於上個實際80年代中期的“超-7”計畫。 最初中巴雙方打算在殲-7的基礎上, 使用美國F-20戰鬥技術, 開發一種兩側進氣、帶大邊條翼的低成本先進戰鬥機。 不過到了1989年, “超-7”計畫被擱淺。

超-7

1991年, 成飛公司重新自行投資啟動“超-7”項目, 並計畫於1998年原型機首飛。 1992年, 中方邀請巴基斯坦一同參與該計畫。 作為回報, 巴方有權全面參與研發過程, 並擁有合作生產權。

然而, 由於資金、技術以及對飛機性能的不斷評估, 雙方的談判拖延了數年之久。 一直到1999年中巴雙方才簽署《中國、巴基斯坦合作研製超7/FC-1飛機合同》,

正式開始研製工作。

2003年8月, “梟龍”戰鬥機01架原型機首飛成功。

2006年4月, “梟龍”的04架原型機首飛成功。 這是一架全航電和全武器系統狀態的原型機, 該原型機還採用了新的DSI進氣道技術。

2007年1月, “梟龍”戰鬥機Bolck I批次正式交付巴基斯坦空軍。

梟龍04號驗證機

由於本就定位於出口, 再加上2007年它服役的時候, 成飛和沈飛已經開始量產殲-10和殲-11B, 所以“梟龍”一直沒能進入中國空軍服役, 也讓許多軍迷頗為遺憾。

試想, 如果不是被耽誤太久, 梟龍提前10年即1996年左右服役, 情況就不一樣了。 以當時的技術條件, “梟龍”的機動性在殲-7E之上是不在話下的, 要知道殲-7E可是被譽為小F-16。 利用80年代的技術積累, 攜帶大功率火控雷達, 能發射A彈或者霹靂-11, 綜合實力達到三代機的早期水準。

在蘇-27杯水車薪, 殲-10還沒有影子的1996年, 如果能有這麼一型戰鬥機, 中國空軍肯定會採購裝備。 就算是一年一個團的服役速度, 到2004年殲10量產的時候, “梟龍”在中國空軍中的數量也有200架以上了。 “梟龍”只能感歎自己生不逢時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