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悟空”首個物理結果研討會在京召開

“我可不想做網紅, 我更喜歡躲在實驗室裡做好衛星資料的搜集與分析工作。 ”12月7日, 中國暗物質探測衛星“悟空”的首個物理結果研討會在中科院理論物理研究所召開, “悟空”專案首席科學家、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常進的報告由一段風趣的開場白引入。

2015年12月我國首顆暗物質衛星被命名為“悟空”, 科學家希望這顆衛星擁有孫悟空的火眼金睛, 識破宇宙中的暗物質。 11月30日, 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的首批成果由《自然》雜誌線上公佈。

此次研討會也是“悟空”物理結果發表後, 專案組首次對其召開的學術研討會,

會議聚集了粒子物理、宇宙學、天文學方面的專家, 大家在第一時間分享和討論“悟空”結果的理論解釋和對未來暗物質探測的影響。

會上, 常進為大家詳細介紹了“悟空”衛星的設計建造, 在軌運行情況和首個觀測結果;理論物理所研究員周宇峰從理論角度介紹了“悟空”結果的資料特點和當前的國際國內研究狀況;高能物理所研究員畢效軍從“悟空”觀測到的能譜特點, 分別從暗物質和天體源的角度分析了可能起源。

理論物理所副所長(主持工作)蔡榮根院士和國科大副校長/理論物理所吳岳良院士主持了研討會。 蔡榮根回憶道, 2009年, 吳岳良院士主持了“973”暗物質理論研究和實驗預研專案, 理論物理所作為專案的依託單位,

組織大家開展暗物質理論和實驗研究工作。

他接著指出, 通過這些年來的工作, 我們幾個實驗組都湧現出了一批非常重要的成果, 使我國的暗物質探測從“無”到“有”, 從“跟蹤”變成了世界“領先”, 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這次“悟空”的首個物理結果意義非常重大, 但也還是我們前進道路上的一步, 希望我國能夠在暗物質、暗能量、引力波和宇宙演化等基礎研究前沿做出更大的貢獻。 (沈春蕾 莊辭)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