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錢和快樂非得一爭高下,說的太好了

當今社會, 人們做每件事似乎都是以讓自己感到快樂為目標, 但卻總是離快樂越來越遠。 快樂真的有那麼難嗎?並非如此。 一切的起始不過是一個人的野心和虛榮心。 一個小孩, 一顆糖就能讓他覺得快樂, 但對於一個中學生, 或許最能令他快樂的是不用做作業和玩遊戲;而對於一個成年人, 金錢、名利、孩子的優異成績才能令他快樂;至於老人, 聽聽京劇、和其他老人聊聊天便能令他快樂。

不同年齡段的不同的人的快樂的標準都是不同的, 因為他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生活背景和不同的思想觀念。

老人、小孩往往是最容易快樂的。 而青少年的快樂往往有些不切實際, 他們的好奇心很重, 所以很快就會遇到其它一些可以讓他們快樂的事。


而一個成年人, 他需要頂的壓力很大:上司和家庭。 他必須迎合上司以獲得不菲的工資給家人衣食無憂的生活。 他在社會中呆的時間長了, 見識了各種不同的人和事:大腹便便的老闆賄賂官員偷稅漏稅、衣衫襤褸的乞丐可以為 1 毛錢不要自己的尊嚴、處在中等地段的普通職員對上司的阿諛奉承 …… 這一切都讓他將金錢、名利越看越重。

而除非他是一個真正的守財奴, 不然金錢和名利是絕對無法讓他快樂的。 但因為他的大半生都在追求這些東西, 眼裡只有這些東西, 以至於他開始認為一切其它的東西都必須由金錢的築基才能變得更加美好。

於是他開始處於一種矛盾的境界:手裡拿著厚厚的一疊錢卻一點也不快樂。

有些人想通了, 像比爾蓋茨之類的富豪, 將許多錢捐給了慈善機構;也有人出去遊山玩水散散心。 有些人想不通, 以為是自己賺的錢還不夠多, 便又開始為錢而效勞。 第一種人和第二種人往往比第三種人富裕, 並且能在別人問他們是否快樂時作出肯定回答。 而第三種人雖然也很富裕, 相較於第一種和第二種人總是差那麼一截, 並且他們總是在愁眉苦臉地思索著:為什麼我有那麼多錢有那麼高的地位我還是那麼痛苦?這種人往往死得也快。

古希臘哲學家 伊壁鳩魯認為,

最大的善來自快樂, 沒有快樂, 就不可能有善。 快樂包括肉體上的快樂, 也包括精神上的快樂。 伊壁鳩魯強調, 在我們考量一個行動是否有趣時, 我們必須同時考慮它所帶來的副作用。 在追求短暫快樂的同時, 也必須考慮是否可能獲得更大、更持久、更強烈的快樂。 他還強調, 肉體的快樂大部分是強加於我們的, 而精神的快樂則可以被我們所支配, 因此交朋友、欣賞藝術等也是一種樂趣。 自我的欲望必須節制, 平和的心境可以幫助我們忍受痛苦。

所以有時候試著將視野放寬些, 金錢的確重要但不能為我們帶來快樂。 寬敞的心胸、多多與人交際、有空的時候多陪陪家人。 在你除去身上的銅臭時, 一切芳香都會撲鼻而來。

接著, 你就會發現, 快樂原來那麼簡單。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