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哪裡跑好?操場還是道路?

身為跑者, 為適應各種不同的競賽環境, 必須經常讓自己的身體接受新刺激, 或調整訓練方式, 或改變訓練場地。

不管是短跑、馬拉松, 亦或是其它距離的比賽, 根據不同的競賽需求擬定精准的練習計畫、類比競賽情況, 對於提升表現相當重要, 特別是在比賽前夕。

而今天我們要討論的, 是跑友們練習時最常選擇的場地:運動跑道以及一般道路。 這兩種常見的訓練場地分別能為跑者帶來哪些益處呢?

運動場跑道

運動場跑道有著許多明顯的優點。 除了能夠精准地計算距離外, 也不用隨時注意交通狀況,

是個進行速度訓練的極佳場所。

1. 加強配速能力

1)配速對跑者來說是最重要也是最難掌握的一項技能。 試著在運動場跑道上用馬拉松配速來進行節奏跑(Tempo Run), 雖然有些無聊, 但這麼做的用意在於, 以平坦的路面和穩定的配速幫助跑者模擬比賽前段的速度感, 克制興奮超速。

2)對初學者來說, 在跑道上能容易且精准地測量100、200或400m應該維持的配速。

2. 增進補水技巧

1)對於在比賽中從補給站取水感到困擾的跑者來說, 運動場是個完美的訓練場地。 首先在運動場找一處作為補給站, 上面放置幾個小水杯, 每跑幾圈就去喝一點, 練習將水杯平穩拿起、邊跑邊喝, 也可借此學習如何在胃中充滿液體的狀況下繼續跑步。

3. 保持注意力

1)在運動場跑道上進行長時間的訓練容易讓人感到無聊, 跑馬拉松時也可能會遇到相同的狀況, 尤其是在比賽接近尾聲的時候或是人群逐漸減少的路段。

如果經常有注意力無法集中的問題, 可以在跑道上以每400m為單位觀察自身狀況, 慢慢提升長時間跑步的專注度。

一般道路

一般道路由於變化較大, 跑者們可以針對自己需要加強的部分進行特訓。 例如:山坡地形、彎道等…

1. 增進疲勞管理的能力

1)有科學理論認為, 人的大腦為了防止身體因運動過度而造成傷害, 會自動調節我們的運動強度。 然而當大腦意識到終點就在不遠處時, 便會停止限制肌纖維的活動, 讓身體全力衝刺。

如果在操場跑道上訓練, 由於終點距離測量容易,

即使疲累也能拿出力氣完成。 所以若在不熟悉的道路上進行訓練, 才有機會可以對抗大腦釋放出的疲勞感。

2. 依照需求進行訓練

1)假設比賽將在山坡地區舉行, 那麼就到山坡路段練習吧。 讓身體適應與比賽路線相似的地形、強度, 正式比賽時就能更有自信地面對這些挑戰。 除了不同的坡度外, 地表也有多種選擇, 草地、沙土或泥土上, 也各有不同的練習效果。

3. 學習擬定計劃

1)在一般道路上, 需自行規劃線路、速度、補給等。 假如訓練地點在市區就相當容易能滿足各項需求, 但若在郊區、山地, 跑步計畫便顯得格外重要。 依自身情況定制個人計畫, 比賽時也較不易受他人影響。

別把自己局限在固定的訓練模式及環境中,

變換場地的作法不僅加強生理上的跑步能力, 也有益於跑步心理的鍛煉。

更多精彩, 盡在「運動健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