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高校圈哈市“雙雄”,昔日風光無限,今朝發展遇冷

近年來, 高校圈中, 沿海或經濟發達地區高校發展速度明顯更快, 比如說深圳大學、蘇州大學、上海大學、寧波大學等, 在各大高校排行榜中表現可圈可點。 而一些偏遠地區的傳統名校, 無論在發展速度還是生源品質上都遇到了不大不小的瓶頸。 以哈爾濱市的哈爾濱工業大學和哈爾濱工程大學兩所高校最為典型, 曾經可謂是風光無限, 今朝發展明顯跟不上沿海地區的同類院校了。

哈爾濱工業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簡稱“哈工大”(HIT), 是工業和資訊化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的全國重點大學,

位列雙一流、211工程、985工程, 入選“2011計畫”、“珠峰計畫”、“111計畫”、“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 為“九校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卓越大學聯盟”、“中俄工科大學聯盟”、“中國-西班牙大學聯盟”主要成員, 設有研究生院, 擁有研究生自主劃線資格, 享有“工程師的搖籃”之美譽。

該校自1920年創建以來, 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 形成了“規格嚴格, 功夫到家”的校訓, 以樸實嚴謹的學風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 以追求卓越的創新精神創造了豐碩的科研成果。 在學科建設上, 該校現有9個國家重點學科一級學科, 6個國家重點學科二級學科。 在教育部第三輪學科評估中, 該校有10個一級學科排名位居全國前五位, 其中力學學科排名全國第一。 材料科學、工程學、物理學、化學、電腦科學、環境與生態學、數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等8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的研究機構行列,

其中材料科學、工程學已進入全球前1‰的研究機構行列。

在中國高校發展的歷史上, 哈工大的地位和作用可謂是舉足輕重, 為國家工業化建設培養輸出了無數優秀人才。 但受制於區域經濟發展和最北方地理位置的雙重影響, 再加上學校宿舍等生活硬體設施的老化, 該校在生源品質上有所降低。 為此, 哈工大在山東省威海市和廣東省深圳市分別設立了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校區和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校區(籌), 形成了“一校三區”的辦學格局。 期待有了全新辦學格局後, 哈工大在未來的發展中, 能重塑昔日輝煌。

哈爾濱工程大學

位於哈市的另一所名校——哈爾濱工程大學, 雖當下實力不及哈工大, 但論歷史淵源, 哈工程可一點都不遜色, 甚至在某種程度上要比哈工大更加顯赫。 該校前身為新中國第一所高等軍事技術學府“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世稱“哈軍工”), 陳賡大將為首任校長。 1970年, 以海軍工程系全建制及其他系部部分幹部教師為基礎, 在“哈軍工”原址組建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 1994年, 該校更名為哈爾濱工程大學;1996年, 進入首批“211工程”建設高校行列;2002年, 由國防科工委、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重點共建, 同年被教育部批准試辦研究生院;2003年, 科技部和教育部授予學校科技園“國家大學科技園”稱號;2007年, 由國防科工委、教育部、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海軍共建,

同年教育部批准正式建立研究生院;2011年, 進入國家“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專案建設高校行列;2017年, 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行列。

哈工程現隸屬於國家工業和資訊化部, 是我國“三海一核”(船舶工業、海軍裝備、海洋開發、核能應用)領域重要的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 現有一級學科博士點12個, 一級學科碩士點29個, 本科招生專業(類)34個,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2個, 博士後科研工作站2個。 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個, “十三五”國防特色學科7個、國防特色專業7個, 教育部專業綜合改革試點4個, 黑龍江省重點學科群1個、一級學科11個。 “現代艦船與深海工程”躋身國家“優勢學科創新平臺”行列, 材料科學、工程學、化學進入ESI全球前1%行列。

和哈工大一樣, 哈工程發展遇冷與其地理位置不無關係, 再加上其強勢的船舶海洋工程學科不熱門, 所以在高考志願填報階段, 哈工程招到優質生源越來越難。

小夥伴們, 你們對於哈市這兩所名校瞭解嗎?和同類院校相比, 這兩所高校可謂是高性價比大學, 歡迎優秀學子重點瞭解關注哦!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