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鹿茸提高產量十二法,養鹿創業項目推薦

根據茸鹿不同品種或品系的生產性能和生物學特性, 各鹿場若能採用如下十二種方法, 則能顯著提高公鹿的產茸量。

1、馴養優良品種或品系鹿

養鹿:鹿茸產量提高關鍵四措施

2、重視母體效應, 養好繁殖母鹿

應保證母鹿各生產期的營養需要, 使母鹿生出健康、大的仔鹿, 泌乳量增多, 以保證哺乳仔鹿的快速生長發育。 對哺乳中後期即7月中旬以後至8月下旬以前的繁殖母鹿, 給予“短期優飼”, 使其早抓膘、早發情配種, 翌年早產仔、產好仔。

夫妻鹿場

3、對幼鹿“直線培育”和“馴化飼養”

對哺乳仔鹿、離乳仔鹿和育成鹿這3個時期的公鹿,

進行系統的科學培育。 在哺乳期要早補飼優質的粗精飼料。 對離乳仔鹿要及時馴化調教, 增大其運動量。 對離乳後4—10個月的幼鹿, 給予足夠的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飼料, 以及足夠的光照和運動。 最好能投給適量的秘魯魚粉和煮熟的大豆或豆漿, 以及青刈大豆秧。 保證育成鹿日糧的高能量(馬鹿為0.62兆卡)、高蛋白(馬鹿為500克可消化蛋白)指標, 才會使其日增重得以提高, 這樣可提前2-3個月冒桃, 即于當年的10月中旬至12月份冒桃。

養鹿:梅花鹿安全越冬管理三方面, 為養鹿增茸打基礎

4、對幼齡公鹿適時準確採用“破桃墩基礎”技術

“破桃墩基礎”技術是指在幼齡公鹿長出毛桃後, 桃頂至額間的直線距離--“桃高”,

梅花鹿達5-6釐米、馬鹿達7-9釐米鋸下2-3釐米(梅花鹿)和3—4釐米(馬鹿), 使其生長出成型的初角再生茸, 並促使角基增粗的技術。 鋸時鋸口要平並確保鋸下茸的髓質部分(桃徑的一半)。 冒桃早的和冒桃晚的都可採用此技術, 但逢三九寒冬時節可不破桃。 對馬鹿破桃後可收取三杈或四杈型再生茸;對梅花鹿破桃後應收取二杠型初角再生茸。 有些破桃早的可收取2-3次茸, 並為頭、二鋸時增產奠定基礎。

5、合理適時對成年公鹿組群、調群

按成年公鹿的種類、年齡、生產性能、體況強弱、殘病等進行合理、適時分群、組群和調群, 群宜小不宜大, 以便給予不同營養水準的日糧。 這樣也使各鋸齡公鹿收茸易集中, 撥鹿時互不干擾, 可保證其正常採食、反芻和休息,

以利於鹿茸生長。

養鹿

6、抓住關鍵飼養環節

夏末至寒冬給足飲水、粗飼料, 增喂20%的熱能飼料, 要喂夜草, 將鹿喂起肚來;冬末至夏初的生茸前期和生茸期, 要加喂夜料, 喂給多品種全價飼料。 飼料品種和配方應穩定不變。 加料時要一點點加, 防止加料過急而造成“頂料”。

7、固定飼養人員

保持公鹿群與其飼養人員和技術人員相對穩定, 可確保常規技術和新技術的順利實施。

養鹿:幼鹿的飼養管理, 鹿茸消費漸漲, 養鹿前景看好

8、合理收茸

對壯齡公鹿和種公鹿應收取肥大的三杈茸(梅花鹿)和四杈茸(馬鹿);上沖、多頭肥大的畸型茸可晚收;高寒山區和靠近口岸地方的鹿場應收帶血花二杠茸, 以便以後收二杠型再生茸;對茸左右生長不齊差3天以上的,

要鋸取單支茸。 頭茬茸留茬不要過高(特大茸除外)。 收再生茸的留茬一定要高於頭茬茸的留茬, 初角茸的留茬要低於成年鹿頭茬茸的留茬, 但不要留個“高橛子”。 要優選既能止血但黏度又適宜的止血藥。 上止血藥時應均勻, 不可壓得過實。 要及時解開止血帶和除掉止血包紮物, 以利生長成型的再生茸。

9、減少或避免疾(疫)病

應減少或避免佝僂病、跛蹄、風濕症、殘肢、撞傷、膿腫、胃腸炎及壞死桿菌、結核、李氏或巴氏桿菌、寄生蟲、氟中毒和添加劑中毒等病。

鹿茸喜獲豐收

10、加強對生茸期公鹿的管理

看管生茸鹿, 及時除掉壓茸的角盤。 及時發現扒架、扒咬鹿茸的惡癖鹿, 並撥出單獨管理。 圈舍內的門、柱、板障等應無尖物棱角;無讓鹿夠得著的電源開關或電線,

無鐵絲頭、鐵釘、塑膠布和麻袋片等, 以避免造成劃破茸、纏茸, 連電打死鹿或電線勒死鹿、鹿異噬等。 生茸期應禁止生人、小動物、畜禽等進公鹿舍, 避免引起炸群傷茸, 致使茸早鋸減產。 在生茸期天氣炎熱時, 要給公鹿圈舍定時噴水降溫, 可降低舍溫1℃-3℃, 提高空氣相對濕度16%左右。

11、合理建場

場址的選擇、鹿舍的建築規格、設備設施安裝等都應符合標準。

12、鹿群年齡結構要合理

增加上鋸公鹿生產利用年限和合理調整老齡公鹿群占上鋸公鹿群的比例。

對養殖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養殖, 天天都有精彩的養殖資訊、技術文章分享。 投稿郵箱:yzydtcom@126.com。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