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孫思邈說:若要安,三裡常不幹,現在正是灸足三裡的好時候

“若要安, 三裡常不幹”這句話出自藥王孫思邈的《千金要方》, 意思是讓人們記得常灸“足三裡”穴位, 而冬天正是用艾灸來養生的好時機。

灸足三裡有什麼好處?在唐代醫書《外台密要》中是這樣解釋的: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裡, 令人氣上眼暗, 陽氣逐漸衰弱, 所以三裡下氣也。 說的是一個人在超過了30歲後, 身體的陽氣就逐漸衰弱了, 而灸足三裡穴可以補益陽氣, 就不會很早就出現眼花、氣短、兩眼等跡象了。 所以身體上穴位那麼多, 但足三裡可是調脾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祛風化濕的養生大穴, 歷來被中醫視為長壽穴。

足三裡位於小腿外側, 犢鼻下3寸, 距脛骨前緣約一橫指(中指)處。 灸足三裡要用艾絨也就是艾條, 艾條沒有啥保質期, 放幾年的也可以用。 如果是調理脾胃為主, 在上午9點至中午前為好, 每次半小時左右。

其實, “三裡常不幹”這句話還有一層意思, 就是“瘢痕灸”, 就是灸出小水泡、結痂, 下次甚至就在結痂上接著灸, 穴位上就“常不幹”了, 但是, 這想著都挺疼的, 而且如果自身有糖尿病啥的還可能造成皮膚大面積潰瘍, 所以我們平常保健時只需要按正常方法就好, 想做“瘢痕灸”最好還是找專業的中醫師來做吧。

此外, 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冬季以灸足三裡來養生, 比如說小孩子就不可以, 最適合的是30歲以上的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