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煙臺棲霞“大莊頭鄉”的香椿樹,已經開始冒芽了

開春吃個新鮮, 頭茬韭菜香椿芽, 都是深受人們歡迎的食品。 韭菜大家見得的比較多, 大棚種植已經很普遍, 無論春夏秋冬, 市場上都有;但香椿這東西, 雖然也有部分設施栽培, 但味道終究比不了涼地裡的正宗。 而想要吃到涼地的香椿芽, 只有在清明過後的四月份, 才有應季的。

在煙臺地區, 城郊的西牟和棲霞的大莊頭, 是兩個香椿集中種植區。 對於前者, 很多人都有所耳聞;相比之下, 位於棲霞和福山交界處的大莊頭, 卻有些酒香巷子深的味道, 當地人對那裡的香椿很自豪, 但外地知道的人卻不算很多。

大莊頭原本是一個鄉的名稱, 後來合併到了桃村鎮。 陌生的朋友一聽說棲霞的鄉下, 就會聯想到遠離城市的山溝。 而“大莊頭鄉”是山溝倒不假, 不過距離市區卻不算很遠。 過了福山張格莊的峆壚寺, 就是原來“大莊頭鄉”的地界了。

(過了峆壚寺, 就是大莊頭)

在大莊頭鄉, 尤其是北半部的十幾個村子, 香椿樹種植的十分普遍。 家家戶戶在房前屋後或者是“地 bao ya”的旁邊, 都會種上一排, 在方言中, 人們把香椿叫作“qu zi”。

香椿樹, 也是一種很體貼的植物, 因為它不像桃李杏蘋果等, 需要種幾年才有收成;只要稍加管理,

再細的香椿樹也會冒芽有收成。 如果放開長的話, 香椿樹也可以長到很高, 但農民們為了採摘方便, 一般會控制它的高度。 不過, 在“地 bao ya”旁邊的香椿, 高一點到沒有關係, 因為可以到它的上坡去採摘。

當然, 跟大多數農活一樣, 採摘香椿芽也是一件辛苦的事情。

通常, 農民們需要在淩晨兩三點鐘起床上山, 忙活一兩個小時之後, 在四五點鐘, 就用玉米葉把摘下來的香椿一紮一紮的捆好, 然後賣給進村收香椿的商販。 太陽出來之前, 摘下來的香椿芽, 的確別有一番鮮嫩。

(小芹子夼是原大莊頭鄉的一個村)

對於在大莊頭鄉附近長大的孩子們來說, 關於香椿樹, 還有一種別樣的童年記憶。 到了夏天, 細直的香椿樹幹上, 會有很多知了落下, 尤其是那種叫“大馬猴”的知了。 在香椿樹旁捉知了, 這種樂趣, 猶如吃香椿芽一樣鮮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