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高考英語143分,來看看別人怎麼學英語

好成績歸功於方法, 而非天賦

首先聲明:我並不是一名天賦型的學生。

由於父親工作變動, 我六年級轉校進入了當地的實驗小學。 在同齡人從小學一年級甚至從幼稚園就開始學英語的時候, 我沒趕上那趟英語啟蒙的早班車。

小升初考三門課:語文、數學、英語, 倘若放棄任何一門, 就意味著與重點中學無緣了。 於是在小升初的壓力之下, 從零開始學英語。 真的是從零開始, 那個時候我連從A到Z一共26個英文字母都認不全。

還記得第一次參加英語考試, 聽力、選擇、填空、閱讀、寫作五種題型加在一起一共100分,

我連蒙帶猜, 考了50多分, 而坐在我前後左右桌的同學沒有一個人低於85分。

經歷了一段異常煎熬的時光, 一年後進入了當地最好的重點中學, 而後的中考總分以高於分數線100多分考進當地最好的重點高中, 又過了三年, 當我參加高考的時候, 以143分成為了所在學校的英語單科狀元。

好成績歸功於方法, 而非天賦。 從小學英語50多分(滿分100分), 到高考英語143分(滿分150分), 不僅是分數的增長, 更是英語能力的提升。

在英語學習上, 我有六個字想要分享給大家:興趣、練習、糾錯。

興趣——內心深處的認同感

興趣是一種發自內心的認同感, 興趣能夠引發好奇, 引發崇敬, 引發我們學習的熱情。 我始終認為語言的學習始於興趣, 如果對英語不感興趣,

對陌生的單詞、讀音、語法結構沒有深入瞭解和探索的欲望, 那就很難把英語學好。 如同認識一個新朋友一樣, 雙方感興趣才有繼續交往的可能性。 只有對英語感興趣, 內心對這門新鮮的語言有認同感, 才能產生後續的緣分。

那麼如何培養對英語的興趣呢?最好的方式是體驗, 讓自己聽到、看到、讀到這種語言, 在耳濡目染中感受這門語言的發音方式、構詞習慣、常用語法。

我讀小學的時候, 網路還沒有現在這麼發達, 當時我喜歡做完作業後看電視裡的英文動畫片, 雖然每集只能學到類似“Your hat is red”、“Her dog is cute”這樣的一兩句話, 但好處在於用動畫的方式激發了我對英語的興趣。 當時的我雖然對英語不是很懂, 但潛意識認為這門語言很有趣,

很願意去花時間繼續學習。

初中的時候學校開設了閱讀課, 偶然一次我在閱讀室看到了一本英文雜誌, 裡面有一篇短文從語言的角度分析中國人和美國人思維方式的差異。 我還記得那篇文章裡的例子:中國人講禮貌, 帶客人進門的時候會說“您先請”;美國人比較婉轉, 同樣的情況下會說“After you”, 直譯成中文就是“我在你後面”。 我對這篇文章印象很深, 感覺中美文化的差異很有趣, 英語這門語言很有意思。 從那以後的閱讀課我都去那個角落翻閱各種不同的英文雜誌, 那些英文雜誌讓我對英語的熱情只增不減。

高中的英語老師為人和善, 如果我們某次考試達到了老師定下的目標, 就能在課堂上看英語電影, 平時課間休息的時候老師也會播放一些英文歌曲或者英文短視頻活躍氣氛。

有一天老師在課前給我們放了兩遍《Too Late to Apologize》這首歌, 當天的課程就講too…to…這個句型, 以後每次做習題或者考試看到too…to句型, 我的耳邊就會響起“It’s too late to apologize”的歌聲, 因此這個考點也從來都沒有出過錯。

通過體驗激發語言學習的興趣, 看英美電影、聽英美歌曲都是很好的方式。 我們能在體驗另一種文化的同時受到語言的刺激, 說不定哪一句電影臺詞或歌詞就打通了我們中文與英文之間轉換的“任督二脈”呢。

練習——用進廢退, 要多說多練

以前聽說過一個課外培訓班用10+30的方式進行教學, 每堂課40分鐘, 用10分鐘講解知識點, 餘下的30分鐘做題、演練、重複, 據說這種10+30的培訓方式很受學生和家長的認可。

用25%的時間學習知識點, 用75%的時間練習, 既然這是一個經過老師和學生檢驗的有效方法, 那麼對我們而言同樣會有效。

我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 不求一次學到很多知識, 但是會結合所學的知識進行練習。 這裡所說的練習不僅是指做考題, 還包含了用耳朵聽、用嘴巴說的過程。 畢竟英語是一門應用型的學科, 就像刀劍一樣, 越磨越光, 在練習聽和說的過程中我們能夠提升英語的語感, 這對考試時的閱讀和寫作也有促進作用。

怎麼練習呢?除了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 還可以自己給自己出題, 或者同學之間相互出題。

比如每本英語書的最後幾頁是全書的單字清單, 左右兩側分別是單詞的英文拼寫和中文意思, 通常我會拿一張紙蓋住單詞的英文部分,看著中文在紙上拼寫英文單詞;然後蓋住中文,看著英文在紙上寫出單詞的中文意思。這樣一來,就完成了單詞的中譯英、英譯中兩種練習。

除此之外,在早讀的時候,我會和同桌約定好,一起進行聽說填空練習。早讀的前半部分時間,我們各自熟讀課文。然後一個人充當考官,不完整地讀出課文的某句話,讓另一個人回答沒有讀出來的某個單詞或者某個片語。這種方法比自己一個人背課文的效果更好,因為同桌出的單詞和片語通常是我自己記憶的盲點,用這種方式練習能夠讓我們的知識結構更完整。

以上的練習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題海戰術,而是通過練習提升自己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綜合運用能力。如果你不想學啞巴英語,那就更應該多聽多說,把英語變成一項自己能夠熟練運用的技能。

糾錯——錯題本是查漏補缺的利器

興趣和練習都屬於“廣撒網”模式,這種模式能夠拉近我們與英語的距離,但我們學習英語不僅僅是為了交流,還需要應對邏輯嚴密的考試。因此,我們還需要仔細琢磨字詞、句子、篇章內部的關聯:為什麼在這種情景下用A詞,在另一個情境下用B詞;為什麼這種句式需要時態的變化,這種時態存在哪幾種例外情況;為什麼某個固定搭配需要改變主語和謂語的順序……

在語言學習中,我們難免會犯錯,犯錯的時候正是我們學習和進步的最好時機。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英語應試是一項精細活兒,在考試的過程中你可能會因為單複數、時態、冠詞、連接詞等等這些小細節扣分。

英語學習的漏洞會在平時的練習中會暴露出來,這個時候千萬不要放棄任何一個錯題——你需要建立自己的錯題本,記錄每一個錯誤,哪怕是一個單複數的遺漏,都不要放過。如果放過了第一次犯錯,那麼以後還可能會出現第二次犯錯,或者出現更糟糕的情況:你記得上次犯過錯,但把錯誤的答案記成了正確的答案,以後每次遇到這個知識點都會習慣性出錯。

平時注重錯題的積累,時常翻看自己的錯題本,分析自己經常出錯的原因:是某個單詞忘了過去式的拼寫變形,是某個固定搭配沒記住,還是某個時態習慣性出錯……這種歸納的方式能讓我們以點帶面地掌握同類知識點。

我在初中的時候會用抄寫的方式記錄做錯的題,到了高中,每個星期都有試卷,錯題越來越多,漸漸地我發現抄寫錯題耗費了很多時間,後來索性直接動用剪刀和固體膠,把做錯的題剪下來貼到錯題本上,用紅色的筆標明錯誤的原因,用藍色的筆把正確答案寫在旁邊,用黃色的螢光筆把考點畫出來。雖然本子被貼的“全是補丁”,但考點和錯誤點一目了然,複習起來很方便。

英語的學習過程就像是在補一張全是破洞的漁網,我用錯題本的方式記錄每一個被我找出來的洞,分析錯題並不斷強化的過程就是在補洞。雖然做錯的題不一定會出現在最終的考試中,但是至少我保障了做錯的題以後再考到時不會再出錯。況且英語考試雖然題目不一樣,但是考點是相通的,通過錯題查漏補缺,我解決了很多英語知識的盲點。

平時做好記錄和反思總結的工作,在考試之前再看一遍自己的錯題本,查漏補缺。你會發現看一遍錯題本比你做一套新的模擬題更有效。

回顧我學習英語的這七年時間,最重要的六個字是“興趣、練習、糾錯”。

在大學期間有一名來自芬蘭的留學生到武漢大學法學院進行為期一年的交換學習,我被安排去火車站接站、帶他購置生活用品、簡單介紹專業課程,課餘時間熟悉校園環境、遊覽武漢景點。很慶倖我學會的不是啞巴英語,在和他交流的過程中聽和說基本沒有障礙。

得益於英語的熟練運用,我在大學本科階段結識了來自美國、摩洛哥、芬蘭、瑞典、德國等世界各地的留學生,在和他們交流的過程中感受到了不同國家、不同語言、不同文化的魅力,這對從未出過國門的我而言,是一段十分珍貴的經歷。

關於英語的學習,除了以上分享的六個字之外,還有幾點心得想要和大家分享。

1、單詞量是英語學習的基礎。單詞量是聽說讀寫的基石,就像不懂漢字就不會說中文,這個道理大家都明白。如果短時間內記不住單詞的讀音、拼寫、中文意思,那麼就先把單詞的讀音和中文意思記住。比如記住table的讀音,記住這個單詞的意思是“桌子”,那麼在聽到被人說table這個單詞的時候,你就能夠很快反應出這個單詞的意思是“桌子”。剛開始不需要很完美地發音,只要勇敢說勇敢讀,別人會聽懂的,想想外國人說中文的情形吧,不管他們的讀音有多不標準,我們也能理解他想表達的意思。

2、為了考試,要把課文琢磨透。初中和高中6年我都在學校寄宿,沒有上過課外的培訓班,也沒有聽音訊看視頻的條件,這6年我學英語的所有材料只有學校發的教材和閱讀室的英文雜誌。因為每次考試的範圍大都與書本上的話題相關,我每次都會把課文讀得滾瓜爛熟,仔細分析每一句之間的邏輯關係,為什麼這兩句之間用這個連接詞,仔細分析每一個單詞,思考還有哪些單詞可以替換這個單詞,在寫作文的時候我會主動運用課文上的句式,用其他的單詞替換句子中的名詞和形容詞。課文是精挑細選的英語學習材料,仔細琢磨每一篇課文,對閱讀和寫作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

3、閱讀理解和完形填空要先看題幹再讀文章。以前我拿到卷子就開始從頭到尾做,選擇題的題幹比較短,看完題目再看選項完全能夠應付,但到了篇幅比較長的閱讀理解和完形填空這種題目,答題的時候就有些吃力。有時候看完了整篇文章的細節,才發現題幹考的是文章邏輯順序和作者意圖;有時候看完了一篇長文章感覺有點懵,做完型填空的時候腦袋裡一片空白。後來我改變了策略,在做閱讀理解和完型填空的時候,先看題幹,大致瞭解題幹考的是文章中的哪一段,然後再回過頭去讀文章,在讀文章的時候重點關注題幹對應的考點,雖然只是改變了讀取順序,但是極大提升了我答題的正確率。

4、發自內心的喜歡,而不僅僅是為了考試。很多人都是為了應對學校的考試才開始學習英語,因此一開始就學得不情不願。其實英語非常有意思,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英語慢慢融入我們的生活和工作:看美劇的時候,中文配音與好萊塢場景的結合總覺得怪怪的,純正的英語和英文字幕才是劇情的最好伴侶;在街上遇到一名外國遊客,我們可以用英語幫他指路,介紹我們引以為傲的家鄉美食和名勝風景;帶著爸媽出國旅遊,懂英語能讓你更為直接地體會到當地的人文魅力,而不是依賴于導遊的中文解說詞……我希望大家學習英語是源自內心的喜歡和興趣,而不僅僅是為了考試。

我一直很認同這樣一句話: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很感謝當初我的英語啟蒙老師,他沒有以應試的方式要求我死記硬背,而是用趣味的故事激發了我學習英語的興趣。英語這項技能,我終生受用。

通常我會拿一張紙蓋住單詞的英文部分,看著中文在紙上拼寫英文單詞;然後蓋住中文,看著英文在紙上寫出單詞的中文意思。這樣一來,就完成了單詞的中譯英、英譯中兩種練習。

除此之外,在早讀的時候,我會和同桌約定好,一起進行聽說填空練習。早讀的前半部分時間,我們各自熟讀課文。然後一個人充當考官,不完整地讀出課文的某句話,讓另一個人回答沒有讀出來的某個單詞或者某個片語。這種方法比自己一個人背課文的效果更好,因為同桌出的單詞和片語通常是我自己記憶的盲點,用這種方式練習能夠讓我們的知識結構更完整。

以上的練習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題海戰術,而是通過練習提升自己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綜合運用能力。如果你不想學啞巴英語,那就更應該多聽多說,把英語變成一項自己能夠熟練運用的技能。

糾錯——錯題本是查漏補缺的利器

興趣和練習都屬於“廣撒網”模式,這種模式能夠拉近我們與英語的距離,但我們學習英語不僅僅是為了交流,還需要應對邏輯嚴密的考試。因此,我們還需要仔細琢磨字詞、句子、篇章內部的關聯:為什麼在這種情景下用A詞,在另一個情境下用B詞;為什麼這種句式需要時態的變化,這種時態存在哪幾種例外情況;為什麼某個固定搭配需要改變主語和謂語的順序……

在語言學習中,我們難免會犯錯,犯錯的時候正是我們學習和進步的最好時機。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英語應試是一項精細活兒,在考試的過程中你可能會因為單複數、時態、冠詞、連接詞等等這些小細節扣分。

英語學習的漏洞會在平時的練習中會暴露出來,這個時候千萬不要放棄任何一個錯題——你需要建立自己的錯題本,記錄每一個錯誤,哪怕是一個單複數的遺漏,都不要放過。如果放過了第一次犯錯,那麼以後還可能會出現第二次犯錯,或者出現更糟糕的情況:你記得上次犯過錯,但把錯誤的答案記成了正確的答案,以後每次遇到這個知識點都會習慣性出錯。

平時注重錯題的積累,時常翻看自己的錯題本,分析自己經常出錯的原因:是某個單詞忘了過去式的拼寫變形,是某個固定搭配沒記住,還是某個時態習慣性出錯……這種歸納的方式能讓我們以點帶面地掌握同類知識點。

我在初中的時候會用抄寫的方式記錄做錯的題,到了高中,每個星期都有試卷,錯題越來越多,漸漸地我發現抄寫錯題耗費了很多時間,後來索性直接動用剪刀和固體膠,把做錯的題剪下來貼到錯題本上,用紅色的筆標明錯誤的原因,用藍色的筆把正確答案寫在旁邊,用黃色的螢光筆把考點畫出來。雖然本子被貼的“全是補丁”,但考點和錯誤點一目了然,複習起來很方便。

英語的學習過程就像是在補一張全是破洞的漁網,我用錯題本的方式記錄每一個被我找出來的洞,分析錯題並不斷強化的過程就是在補洞。雖然做錯的題不一定會出現在最終的考試中,但是至少我保障了做錯的題以後再考到時不會再出錯。況且英語考試雖然題目不一樣,但是考點是相通的,通過錯題查漏補缺,我解決了很多英語知識的盲點。

平時做好記錄和反思總結的工作,在考試之前再看一遍自己的錯題本,查漏補缺。你會發現看一遍錯題本比你做一套新的模擬題更有效。

回顧我學習英語的這七年時間,最重要的六個字是“興趣、練習、糾錯”。

在大學期間有一名來自芬蘭的留學生到武漢大學法學院進行為期一年的交換學習,我被安排去火車站接站、帶他購置生活用品、簡單介紹專業課程,課餘時間熟悉校園環境、遊覽武漢景點。很慶倖我學會的不是啞巴英語,在和他交流的過程中聽和說基本沒有障礙。

得益於英語的熟練運用,我在大學本科階段結識了來自美國、摩洛哥、芬蘭、瑞典、德國等世界各地的留學生,在和他們交流的過程中感受到了不同國家、不同語言、不同文化的魅力,這對從未出過國門的我而言,是一段十分珍貴的經歷。

關於英語的學習,除了以上分享的六個字之外,還有幾點心得想要和大家分享。

1、單詞量是英語學習的基礎。單詞量是聽說讀寫的基石,就像不懂漢字就不會說中文,這個道理大家都明白。如果短時間內記不住單詞的讀音、拼寫、中文意思,那麼就先把單詞的讀音和中文意思記住。比如記住table的讀音,記住這個單詞的意思是“桌子”,那麼在聽到被人說table這個單詞的時候,你就能夠很快反應出這個單詞的意思是“桌子”。剛開始不需要很完美地發音,只要勇敢說勇敢讀,別人會聽懂的,想想外國人說中文的情形吧,不管他們的讀音有多不標準,我們也能理解他想表達的意思。

2、為了考試,要把課文琢磨透。初中和高中6年我都在學校寄宿,沒有上過課外的培訓班,也沒有聽音訊看視頻的條件,這6年我學英語的所有材料只有學校發的教材和閱讀室的英文雜誌。因為每次考試的範圍大都與書本上的話題相關,我每次都會把課文讀得滾瓜爛熟,仔細分析每一句之間的邏輯關係,為什麼這兩句之間用這個連接詞,仔細分析每一個單詞,思考還有哪些單詞可以替換這個單詞,在寫作文的時候我會主動運用課文上的句式,用其他的單詞替換句子中的名詞和形容詞。課文是精挑細選的英語學習材料,仔細琢磨每一篇課文,對閱讀和寫作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

3、閱讀理解和完形填空要先看題幹再讀文章。以前我拿到卷子就開始從頭到尾做,選擇題的題幹比較短,看完題目再看選項完全能夠應付,但到了篇幅比較長的閱讀理解和完形填空這種題目,答題的時候就有些吃力。有時候看完了整篇文章的細節,才發現題幹考的是文章邏輯順序和作者意圖;有時候看完了一篇長文章感覺有點懵,做完型填空的時候腦袋裡一片空白。後來我改變了策略,在做閱讀理解和完型填空的時候,先看題幹,大致瞭解題幹考的是文章中的哪一段,然後再回過頭去讀文章,在讀文章的時候重點關注題幹對應的考點,雖然只是改變了讀取順序,但是極大提升了我答題的正確率。

4、發自內心的喜歡,而不僅僅是為了考試。很多人都是為了應對學校的考試才開始學習英語,因此一開始就學得不情不願。其實英語非常有意思,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英語慢慢融入我們的生活和工作:看美劇的時候,中文配音與好萊塢場景的結合總覺得怪怪的,純正的英語和英文字幕才是劇情的最好伴侶;在街上遇到一名外國遊客,我們可以用英語幫他指路,介紹我們引以為傲的家鄉美食和名勝風景;帶著爸媽出國旅遊,懂英語能讓你更為直接地體會到當地的人文魅力,而不是依賴于導遊的中文解說詞……我希望大家學習英語是源自內心的喜歡和興趣,而不僅僅是為了考試。

我一直很認同這樣一句話: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很感謝當初我的英語啟蒙老師,他沒有以應試的方式要求我死記硬背,而是用趣味的故事激發了我學習英語的興趣。英語這項技能,我終生受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