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為什麼最近做電商的都開實體店去了?

哪裡有機會, 資金就流向哪裡, 最近騰訊入股永輝超級物種和阿裡孵化盒馬鮮生, 就是這句話的最好體現。

前些年, 電商的興起改變了人們的購物和生活方式, 也造就了一大批靠電商起家的人, 那時候, 大家對網上購物的熱情很高, 線上購物的營業額連年上漲。 所以, 原來線上下實體店的消費都轉到線上去了, 很多店鋪被逼死, 甚至出現一條街一年內店鋪全都關門的情況。

但隨著電商生態越來越成熟, 用戶也越來越穩定, 相應地, 流量和推廣、運營費用也水漲船高。 拿流量費來說, 電商剛興起的時候,

獲取用戶的成本很低, 我一個在2010年開淘寶店女裝店的朋友, 那時候她在站內推薦她的店鋪、商品, 一個首頁banner放幾天也才幾百塊, 可以收穫幾千上萬的消費者, 粉絲獲取成本幾毛錢一個, 而且成交轉化率也很高, 所以那時候做淘寶店的人, 憑著很低的流量費就可以很快地把淘寶店做起來。 但現在, 我朋友說, 流量費高得他們這些老皇冠店都有點受不了了, 更別說那些新開的店, 根本很難做起來。

店家越來越難做, 同時消費者也不斷減少。

根據商務部的統計資料, 自2010年以來, 網上零售額的逐年下降。 包括淘寶在內的不少電商平臺發現, 從2014開始, 純電商的方式已經難以繼續調動消費者。

所以, 在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

資金開始尋找新的機會。

人們發現, 雖然網上購物很方便, 但是有兩個缺點是硬傷, 一個是看得見摸不著, 大家買東西只能看圖片, 沒辦法自己拿在手上感受一下, 就拿衣服來說, 大量的“買家秀”和“賣家秀”就說明了這個問題。 另一個問題是時間的問題, 在網上下單後, 往往要幾天才能拿到東西, 這對很多人來說也是只能幹著急。

所以, 能解決線上和線下購物困境的, 只有把它們二合一, 構建新的購物模式, 這就是馬雲一直在說的“新零售”。

新零售就是利用電商的互聯網思維和技術, 賦能線下實體店。 具體來說, 新零售在未來主要有三個特點:

1、場景行銷

未來的新零售, 將會打破商品按品類陳列的局面, 轉而通過鮮活的場景,

給消費者創造一個現實的小世界。 比如, 現在女士們要買化妝品, 只能去專賣店或商場裡的專櫃買, 如果用新零售觀念來改造, 那會變成“有女人的地方就應該能買到化妝品”, 從而發展處一站式的全購物體驗, 變成一整條服務女人的購物生態鏈。

2、技術加持

我們知道, 電商最牛逼的地方就是通過互聯網技術、大資料等的應用, 即時監控用戶的行為, 從而做到廣泛而精確的用戶觸達, 進行精細化運營。

現在這些優勢, 將會被應用到線下實體店中, 而且由於實體硬體的優勢, 這種加持還能嫁接更多的技術。 比如通過用戶線上帳戶的分析, 推薦用戶線上下精准地找到自己的喜歡的商品, 並讓用戶知道商品的庫存、詳細介紹等,

而線下用戶的每一個行為又轉變為資料, 讓個人的資料庫更完善, 從而不斷優化購物體驗。

3、線上和線下管道的全面打通

互聯網雖然在理論上能觸達無數的用戶, 用戶的訪問和購物量也沒有上限, 但無法具體感知商品成為互聯網電商發展的天花板。 而線下每一個店的人流承載量、服務時間都有著明顯的上限, 而且由於缺少資料化的技術應用, 對用戶的把控和管道的管理也一直阻礙著是實體店的發展。 所以, 如果把線上和線下的管道全面打通, 就意味著在平臺、倉儲、管道、店面維護等環節形成一個良性的產業鏈, 多平臺分配客流, 為每個顧客打造資料庫, 通過資料分析改進經營模式等, 都是以後新零售的特點。

其實這也是我們商業的發展不斷接近本質, 商業的本質就是解決問題或提高效率, 電商的興起是提高了購物的效率, 但沒有解決用戶體驗的問題, 現在的新零售, 就是在電商高效率的基礎上提高了用戶體驗, 這個趨勢是符合商業本質的內在邏輯的。

所以, 現在大量在開的實體店, 也不是以往老模式的實體店了, 它們將在新零售的路上不斷探索, 重新帶給我們一個新的購物環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