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大學生搭建公益平臺 為學生找回3000余件丟失物品

中國青年網成都12月9日電。 “隨著人數的增多, 我們正著手準備把各個群認證升級為5000人群, 或者再建一個第5大群。 ”團隊主要負責人馬天文說道, “有些問題很多同學會反復詢問, 有些資訊資源是大多數同學所需和多數人受益的, 我們就想能不能把這些資訊都整理保存下來, 方面同學們需要時能快速查詢, 所以, 也就有了剛成立不久的基於資訊共用群的網站以及微信公眾號。 ”

來自油氣儲運工程2016級的張耕耘在接受記者的採訪時談到, “以前遇到很多問題都是挨個問學長學姐或者老師, 現在登錄平臺輸入關鍵字搜索或者在群裡一問,

很快便有熱心的同學給予回復, 給人一種‘足不出門, 盡知校園事’的體驗。 ”

迎難而上, 讓管理更規範, 資訊更流暢

在採訪中, 記者還瞭解到, 這樣一個專注于學生學習和生活的網路問答平臺, 在建立之初, 也同樣遇到很多難題。 例如共用群建立之初活躍度不高, 信使成員不夠, 導致資訊經常漏發;還有消息篩選不足, 導致消息較為雜亂;資訊更新較快, 一些重要通知容易被覆蓋等等。

“通過招募或是柚子主動要求加入團隊的方式, 我們的信使團隊從10人到25人再到如今的常駐信使45人, 每天除午間夜間休息時間外, 皆有信使線上, 並制定了值班規範與資訊篩選等標準, 通過群成員按照標準範本格式提前編輯好資訊,

然後私信值班信使才能發佈。 ”信使團隊管理者馬天文笑談道。 為了更好服務新生, 該團隊還特意為同學們做了新手教程, 新生手冊等, 並和學校青年志願者協會合作搭建線下失物招領箱子, 線上與線下齊頭並進, 讓共用平臺為更多同學提供優質服務。

此外, 在進一步採訪中, 記者還發現, 這個看似普普通通的平臺在共用智慧下還誕生了很多別具趣味的特色服務, 比如一個名叫“Linus”的QQ信使機器人、西柚資訊表白牆、西柚攝影展、早間新聞、晚安物語等。

一句“謝謝”就足夠, 平臺發展會越來越好

對於這樣一個公益平臺, 每位信使成員內心都有自己獨特的感悟。 信使新成員謝靜談到, “我是在大一下學期通過朋友介紹加入的,

剛入群時覺得很驚訝, 居然還有這麼個功能齊全的群, 真的是非常方便。 在群裡面問一個問題, 很快就有了答案, 真的覺得很高效。 後來群裡面招信使, 我便毫不猶豫地加入了, 信使小窩是一個非常溫暖的群體, 很榮幸成為其中一員, 為大家服務很快樂!”

“早就聽說了這個平臺, 這樣一個有愛的公益集體, 應該受到我們老師和同學們的認可, 同學們做得很棒!”來自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學院輔導員老師羅昌龍說道。

微微公益, 溫暖校園。 西柚資訊共用平臺的成長仍在繼續, 每天都有上千學子共同活躍在這個平臺, 而對於平臺未來的發展, 馬天文說, “我們希望資訊共用平臺繼續利用‘互聯網+微公益’的思維為校友服務,

並能與學校的其他媒體平臺以及社團部門等合作, 整合學校的資源為全校師生提供更優質服務, 也希望信使們能不忘初心, 砥礪前行。 ”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對於公益同樣如此。 在共用繁榮的新時代下, 這樣一個深入師生日常生活、彙聚了群體的智慧和力量的平臺, 也會愈發閃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