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鄂檢友聲|在沒有網路的日子裡 他們有精神食糧

田冬妮

京山縣檢察院

在沒有網路的日子裡

他們有精神食糧

很早之前看過《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這本書, 雖然沒有親身經歷過他們知青時期“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的歷練過程, 但卻被他們在艱苦歲月裡還能堅持學習、不斷成長的精神所打動, 給我們帶來很多的啟示意義。 於我而言, 主要有以下三點啟示給我的工作和生活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一是要努力學習打基礎

我記得裡面有這麼一段話, 講述青年習近平在知青時期點燈看書的事。 “他每天下地幹活回來, 吃完飯就看書,

到了晚上, 他就點一盞煤油燈看書。 當時的煤油燈很簡陋, 把用完的墨水瓶裡灌上煤油, 瓶口插個鉛筒, 再插上燈芯, 點燃了照明。 近平就拿本書, 湊著那點兒亮光看書, 因為離得太近, 煤油煙經常熏得他臉上、鼻子上都是黑的。 就是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 近平每天都要看到大半夜, 困得不行了才睡覺。 ”

在沒有電腦沒有手機沒有網路的日子裡, 白天幹農活, 累了一天, 他們晚上還抓緊時間看書, 在這麼艱苦的條件下填充著精神食糧, 這種不怕吃苦、充實自我的精神深深感動著我。 身處資訊化時代的我們, 大都被網路上的碎片化資訊所淹沒, 很少去認真深入地細品一本書。 要知道, 看書學習, 從不因時代而變遷。 資訊化給我們提供了便利,

我們應該借助這些管道去學習到更廣更深知識, 去接觸更多有趣的東西, 去拓寬我們的眼界, 為自己填充更多的精神食糧。

二是要擺正心態朝前看

去年9月考進京山縣檢察院, 屬於檢察系統裡的基層院, 日常所做的工作較為細緻、繁雜。 面對這種情況, 我們一定要擺正心態, 培養責任重於泰山的意識, 工作上不拈輕怕重, 對待工作盡心盡力、善始善終。 就像在習近平主席在知青時期, 面對困難, 從不畏懼, 依然勇往直前。 我們要學習這種精神, 在困難面前要有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責任感;在矛盾面前要有敢抓敢管、敢於碰硬的使命感;在風險面前要有敢作敢為、敢擔責任的自信心。

三是要心系群眾幹實事

無論身處何處, 我們都要不斷地充實自我, 不斷前行, 為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投稿方式:

將您讀過或自己所寫的文章錄製投送至郵箱369845909@qq.com, 一經採用驚喜不斷!

作者| 田冬妮

編輯| 余猛

各位請順手文末點個贊↓↓↓

點贊數逆天小編才有假期~!

看小編期待的眼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