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章丘這個學校,通過銷售廢品搭建起一條愛心助學路!

校園環境衛生是一個學校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 也是學校外在形象的直觀影響因素。 在文祖中學由李予綱老師發起的雷鋒之家, 愛心聯盟活動, 不僅有效淨化了校園環境衛生, 而且還通過銷售廢品打造了一條嶄新的愛心助學模式, 而這個活動已經堅持了好多年, 影響了一批批的師生。

一個被人喝完的飲料瓶, 一張被人亂寫亂畫的紙張, 這些隨意可見的東西都會被很多人當成垃圾直接丟掉, 但就是這些在常人眼中看似不起眼的東西, 在咱們文祖中學的學生眼中全是寶貝。

正如採訪中的學生所說,

每個班級裡都配備了一個塑膠回收筐, 學生們會將喝完的飲料瓶或者廢舊紙張放在裡面, 而且每週以班級為單位劃分衛生區域, 打掃下院環境的同時也將一些廢品順便撿拾, 達到一定數量組織志願者將同學們的廢舊物品統一回收。

為了更好的統一管理回收的廢品, 學校還規劃了一個回收點, 並由志願者同學清點記錄。

活動的開展, 實現了資源的回收再利用, 實現了節能減排、低碳環保, 不僅解決了同學們的舊物處理問題, 也進一步地美化了校園環境。 通過日常的回收活動, 使同學們潛移默化, 逐步樹立環保觀念, 更好地投身於節約型校園的建設之中。

廢品回收只是雷鋒之家活動的一部分, 這個“廢品回收公司”,

將各個班級的廢品, 收集後再統一銷售, 賣廢品的錢再資助給學校的困難學生。

雷鋒之家活動的所得資金用於建立“愛心”公益基金, 以此來資助品學兼優的學生。 這種模式在文祖中學已經運行了好多年, 這讓學生們明白了小舉動能創造大文明, 也讓學生們養成了勤儉節約愛心奉獻的意識。

思想決定行為, 行為決定習慣, 習慣決定性格, 而性格決定一生。 通過活動的開展, 促使學生無論在校園內外, 都要有意識的規範自己的言行, 養成受益終身的好習慣。 這樣才能用環保與奉獻搭建起一座溝通校園與社會的橋樑, 在校園樹立愛心典範, 激勵廣大青年學生積極地投身愛心公益事業, 為建設和諧社會添磚加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