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金陵神學院裡的這棵百年銀杏,你見過嗎?

這一期我們為大家帶來了金陵神學院的百年銀杏。

南京的美, 在於金陵神韻。

當下最如火如荼的, 是斑斕璀璨的銀杏美景。

層林盡染, 那一抹金黃仿佛將這一片都點亮, 總能在不經意間掠過視線, 再也不願離去。

∆高大通直、姿態優美的百年銀杏

在南京這座城市待久了, 越發覺出所謂古城的一個妙處——一個轉身, 就在繁華背後, 熱鬧拐彎處, 一處幽靜絕美的古建築正藏得好好的——比如在新街口附近大鐧銀巷裡的金陵神學院的舊址所在。

∆金陵神學院舊址

大鐧銀巷17號, 是其中一棟教學樓的編號, 它的東側有一株高大通直、姿態優美的百年銀杏,

名列古樹名木編號582。

∆ 斑斕璀璨的銀杏美景

金陵神學院創辦於1911年9月13日, 初始叫做聖經學院, 次年即改為聖道書院, 1917年更名為金陵神學, 1929年正式定名為金陵神學院。 它的創辦方包括了衛理公會、基督教長老會、美國基督教使徒宣教會。 值得一提的是, 因著那篇《別了, 司徒雷登》而出名的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 就曾在該校任教希臘文達11年之久。

△編號582的這棵銀杏, 正是當年金陵聖經學院建造時種植的。

銀杏在南京栽培歷史悠久, 古時所在寺廟祠堂前對稱種植, 而聖經學院這樣“外來的和尚”也種植, 大約是入了他鄉隨的俗, 循的中國傳統。 可能就因此, 當年那些高鼻深目的洋人博得了不少南京人的親切感也說不定。

如今的聖經學院舊址占地30餘畝, 歐洲教堂風格的聖道大樓和兩棟美式建築風格的學生宿舍樓, 有山有水、有綠有花, 那棵百年銀杏則風姿綽約, 格外醒目, 不愧子孫樹的名號——祖輩留下千年樹, 兒孫庇蔭樂悠悠。

百年時光彈指一揮間, 如今這棵銀杏依舊挺拔, 葉子密而綠, 小雨時立於樹下, 居然雨不濕身。 春夏翠綠, 深秋金黃, 秋風一過, 簌簌落落, 滿地金色, 襯著異域風情的建築, 初冬的南京, 美景更添一處。

科普時間 - 光葉糯米椴

光葉糯米椴, 為毛糯米椴的變種。 在《中國植物志》裡其正名為糯米椴, 而原種叫做毛糯米椴, 給人的初始感覺好像原種與變種在命名上反過來了。 光葉糯米椴與其原種毛糯米椴的區別在於嫩枝及頂芽均無毛或近禿淨;葉下麵除脈腋有毛叢外,

其餘禿淨無毛;苞片僅下麵有稀疏星狀柔毛。 也是具備潛在價值的行道樹與庭蔭樹。

年輪時光 - 中國菩提樹

桂花

棲霞山被譽為“金陵第一明秀山”, 明清時就有“秋棲霞”之說, 由於戰火, 山上大樹較少, 此株光葉糯米椴為山中大樹之一, 樹齡已經110年, 較為少見。 光葉糯米椴為高大喬木, 產於江蘇、安徽、浙江等省, 是我市鄉土樹木, 棲霞山的一個特色樹種。 糯米椴花後的苞片像佛像後面的“佛焰苞”一樣, “佛焰苞”是因其形似廟裡面供奉佛祖的燭臺而得名, 故而該樹又被稱為“中國菩提樹”。

穿越年輪時光、留住綠色歷史

古樹名木是承載城市記憶的“活化石”。

一棵古樹, 就是一段歷史的見證與一種文化的記錄;一棵古樹, 就是一部自然環境發展史;一株名木, 就是一段歷史的生動記載。 透過一棵棵古樹名木, 我們可以重 溫這些“活文物”的博大精深。

一樹一故事第二季推出“六朝煙雨之古樹名木記憶”系列, 深入挖掘每一棵千年古樹背後的歷史和故事, 引導呼籲全社會關心保護這座城市的綠色活化石, 傳遞南京歷史文化名城的底蘊和內涵, 打造南京 “名城古木”的城市名片。

主辦單位

南京市綠化園林局

南京市綠委辦

南京報業傳媒集團

承辦單位

南京發佈工作室

週末報社

協辦單位

南京市園林科學研究院

【尋找南京的古樹名木第二季(第9期)】

來源 | 南報週末

編輯 | 吳一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