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相伴成長•共育生態”學前教育發展論壇舉行

日前, “相伴成長•共育生態”學前教育發展論壇暨奕陽教育十五周年慶典在北京舉行。 論壇邀請了老一輩學前教育學人、學術機構專家、幼稚園管理者、社會組織代表等400人參加, 共同探討學前教育生態未來發展之路。

論壇圍繞“相伴成長•共育生態”的議題, 共分為三大主題:陽光與陰影——2010年以來的中國學前教育發展述評及未來發展走向;領域、遊戲、課程——幼稚園教育教學的發展走向;秩序繽紛的年代——“另類”幼稚園之路。

論壇開幕式由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奕陽教育研究院院長高峽老師致歡迎辭。

高峽老說, 15年前奕陽在探索中艱難起步, 奕陽人歷經坎坷, 不忘初心, 以優質的、專業的服務產品為中國的學前教育, 為千千萬萬個孩子的快樂幸福, 健康的成長奉獻力量。 奕陽教育從分享閱讀起步, 開闢了通向數學之路;從愛迪坊奇思妙想彩泥, 到搭建樂高的創意平臺, 一步一個腳印到今天, 初步實現了在多個課程領域有所作為的願景。 作為一群有教育情懷的編外人員, 奕陽人也時時關注社會發展, 參加了學前教育公共政策的研究、學前地區貧困兒童捐助等多項公益活動, 這不僅是一種企業良心, 更是一份公民的責任和義務。

中國學前教育現狀和未來

論壇的第一個主題是“陽光與陰影——2010年以來的中國學前教育發展述評及未來發展走向”。

該環節由教育部國家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韓民主持。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在發言中剖析了幼稚教育發展的數量與品質之間的關係:這些年, 幼稚教育發展的數量與品質關係是否平衡;為什麼會出現數量和品質的問題, 如何解決;如何避免在日後出現同樣的問題。

儲朝暉說, 雖然現在幼稚園數量增長很快, 但卻忽略了幼稚園品質的問題, 首先就是教師品質的問題, 有將近70%的老師沒有評過幼兒教師職稱。 所以總體上來說, 我們幼稚教育的數量和品質是不平衡的, 過度追求數量, 相對忽略了品質。 問題出現的原因, 有政績的衝動、利益驅動、專業被動。 儲朝暉認為, 應該讓數量和品質並重,

且專業人士應該說出更多真實的聲音。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曾曉東教授在《公共政策微觀基礎》的報告中, 提到, 公共政策有兩個基礎, 第一, 制度杠杆, 如投入、價格、標準、要素;第二, 教學杠杆, 如教學組織形式、賦權、教學經驗的傳播、監測。 相對於制度杠杆, 針對教學內部的政策杠杆, 需要潛心調研:懂得教學、課程和兒童發展;抱有敬畏:與教師交流、真正進入教學場景技術基礎:指標從發展框架走向監測框架, 再走向良好狀態。

曾曉東也多次到幼稚園考察, 她發現中國幼稚園一日常規專場很多, 總有孩子跟不上, 老師也很累, “能不能有一點自由, 賦權給老師, 多留一點自由的空間給學生?能不能減少集體教學和集體活動,

讓兒童有一點深度學習?提倡遊戲, 固然重要, 但是, 我們可不可以改進幼稚園現有的一日常規?”曾曉東說。

華中師範大學教育學院蔡迎旗教授在論壇分享了自己《圖書與閱讀:高質幼稚園的內涵》的報告, 她有一次親身經歷至今記憶猶新。 有一次, 蔡迎旗參加一家示範園的評估, 她特意看了一下, 教室裡基本沒有圖書。 她問老師, 為什麼教室沒有書。 老師拉開一個簾子說, 圖書都被藏起來了, “因為有書, 怕被誤認為教孩子識字, 現在幼稚園不讓小學化。 ”這段經歷, 讓蔡迎旗哭笑不得, 也記憶深刻。 “閱讀不等於識字, 但不可分;閱讀不等於小學化;閱讀與遊戲並不對立。 ”蔡迎旗說, 閱讀是大腦接受外界視覺符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