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美國海軍一年撞五次 專家:不全是人為因素 “宙斯盾”艦有缺陷

11月18日, 美國海軍第七艦隊“本福爾德”號驅逐艦在日本近海與一艘日本拖船碰撞。 據報導, 驅逐艦艦體輕微受損, 雙方均沒有人員傷亡。 算起來, 是已經是美國驅逐艦今年的第5次撞船事故了。

據日本媒體報導, 碰撞事故發生於當日中午, 位於東京西南部的相模灣, 當時正在進行拖船課目的演練。 訓練過程中, 日方拖船的螺旋槳遭拖纜纏繞, 被強行拖到“本福爾德”號上發生了碰撞。 美聯社的報導是, “本福爾德”號艦身有部分擦傷, 但受損不大, 仍可自主航行。 日方拖船隨後被拖到第七艦隊駐紮地所在的橫須賀一處港口。

“本福爾德”號驅逐艦, 裝備導彈垂直發射裝置, 以及三聯裝魚雷發射管等武器, 是美海軍18艘具備全面彈道導彈防禦能力的軍艦之一, 滿載排水量8590噸, 可以對敵方的彈道導彈進行偵測、跟蹤並攔截。 如此先進的戰艦, 卻發生這般低級的錯誤, 讓人不由得大跌眼鏡。 如果僅僅是“擦破點皮”, 美軍不重視也還可以勉強自圓其說, 但就是今年一年的時間, 發生了5次撞船事故, 前四次共造成17名海軍官兵死亡, 而且兩艘軍艦嚴重受創。 這樣的“傷筋動骨”, 還有人員犧牲, 到底是宙斯盾技術本身存在缺陷, 難以發現來船, 還是軍隊管理存在漏洞?不禁讓人疑竇叢生。

我們先回顧一下前四次撞船情況:

1月底, 美海軍“安提坦”號巡洋艦還在日本橫須賀近海觸礁並導致漏油。

5月9日, 美韓在韓國附近海域舉行聯合軍演時, 美海軍“夏普倫湖”號巡洋艦在演習期間撞上了一艘韓國漁船, 未造成人員傷亡。

6月17日, 美海軍“菲茨傑拉德”號驅逐艦在日本海域與菲律賓籍貨輪發生碰撞, 造成7名水兵死亡。

8月21日, 美海軍“麥凱恩”號導彈驅逐艦在新加坡東部海域, 與一艘商船相撞, 導致水兵10人喪生, 5人受傷。

軍事專家朱啟超表示:海上船隻相撞一般不外乎三大類原因, 一是技術故障, 二是人為因素, 三是突發自然災害導致的不可抗力。 美軍艦艇人員常年部署在外, 訓練有素, 排除了人為因素, 就可能只有宙斯盾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了。

宙斯盾戰鬥系統(Aegis combat system), 正式編號是Weapon System Mk7,

是全世界第一種全數位化的艦載戰鬥系統, 是美國海軍第一種具備決策協助工具的系統, 美國海軍現役最重要的整合式水面艦艇作戰系統。 宙斯盾系統具備強大的探測能力, 相控陣雷達是宙斯盾系統的心臟, 可同時監視400批目標, 自動跟蹤100批目標, 目標可以為來襲的飛機、導彈以及其他飛行器。 按道理來講, 不可能發生撞船事故。 排除人為因素, 那麼只存在兩種可能:

第一, 宙斯盾在近海活動, 尤其是出入港口的時候, 其狀態時關閉的, 因為沒有威脅性的因素存在, 並且可以節省電力。

第二, 近海周邊電磁環境複雜, 干擾因素眾多。 使得宙斯盾系統遭到干擾, 未能及時、準確地發現目標。

第三, 艦載電子系統複雜性的提升本身會帶來新的不確定性,

宙斯盾系統未及時升級, 對於海量資訊資料處理可能出現了誤差, 導致其自動巡航模式出現偏差。

總而言之, 再先進的設備也有弱點, 我們不能迷信其宣傳。 (利刃/張陽)

更多軍情解讀, 請關注微信公眾號lirenjunshi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