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火龍果的種植方式與支架

蔓生的特性必須設支架, 以利生長、開花結果和管理採收。 支架要牢固, 耐重壓、抗風;要耐土壤腐蝕;還要考慮造價。 根據實踐, 有三種支架可供選擇。

1、鋼筋水泥柱獨立式支架。 長 2 m 的方形鋼筋水泥柱, 粗細為 11-12 cm見方, 埋入土中 0.5 m , 地上 1.5 m 。 頂端有 6-7 cm 鋼筋突出, 以便焊接一個以柱為中心, 直徑約 0.7 m 的鋼筋十字園盤。 柱距為 3 m (行距)×2- 2.5 m (株距), 約111-89 條柱/畝。 柱的四邊各植 1 株苗, 靠氣生根及人工捆縛, 莖沿柱上攀至頂, 再伸長則搭在鐵圈上往四周散佈下垂, 只有下垂枝才易現蕾開花。 可在鐵圈上加放舊輪胎外胎, 以免搭著部位溫度過高或易折斷。

水泥柱強度好, 獨立式通風透光也好, 但一定要埋得實在, 下垂莖蔓向四周分佈均勻(人工輔助), 以免傾側。

2、鍍鋅鐵管長方形排式支架。 按行距3 m打上一排排木樁, 木樁粗細、牢度及耐腐性以至少維持火龍果攀附生長一年多而不斷為原則。 柱距 1 m , 高1.2 -1.4 m , 旁植兩株果苗。 定植後, 有計劃地架設耐久性的鍍鋅鐵管(自來水管)支架, 使用外徑 2.5 cm 的管材。 以木樁為中心向兩側各0.5 m 設架腳, 即架寬 1 m 。 既可用管材做架腳, 也可用 7-8 cm 見方的水泥柱(內有鋼筋)做架腳, 後者會更耐久。 埋深以牢固為度, 且埋管材應有混凝土墩基。 地上部高仍為 1.5 m , 架腳距2 -2.5 m(按管材強度及植株生長旺盛度而定), 腳頂間橫向及縱向焊上管材。 定植一年內, 果苗莖蔓長高及分枝,

就要時時人工引導莖蔓搭向管架兩側, 讓排式支架承受重壓。 排式支架種植較便於管理, 單產也較高。 金葵子公司以此方式種植為主, 柱式支架次之。 排式種植應注意規劃成南北行向, 使兩側均勻受光。

3、交叉鋼筋組支架。 臺灣王群光醫師棄醫從農種植火龍果多年的實踐經驗, 認為此種支架最為理想。 方法為使用粗5分(1.7 cm )的竹節鋼筋, 截成長2 m 和3.2 m 兩種。 前者做架腳, 兩支鋼筋相對斜敲入土中0.5m, 上部互相交叉, 交叉腳架間距3 m。 用不銹鋼絲或鋼索夾綁緊交叉口(含搭上的橫向鋼筋), 橫向鋼筋的中間還要加一鋼筋(或管材)垂直頂住以能經受以後的重壓。 下種果苗及打上臨時木樁與第二種方式同, 長高後莖蔓搭在橫向鋼筋上。

4、其他。

非規模種植, 火龍果還可攀附於矮牆、活樹樁上, 甚至可以假檳榔一類下部無枝葉的樹幹為依託。 但不可用棚架式栽培, 因為向水準伸展的莖蔓, 分枝多而現蕾開花少, 即使結了果也難收摘。 棚頂分枝密麻麻難疏剪, 棚下黑洞洞, 均對開花結果不利。

火龍果是長壽植物, 成活幾十年乃至上百年。 故無論用何種支架, 其牢固及耐久性應放在第一位。 還應考慮到若干年後如支架不勝重負, 可在適當疏剪的前提下, 能較方便地補強加固而基本不影響當年的正常生長。 根據我們幾年的種植經驗, 還應注意新建園時, 行距不能小, 2.5m為最低限, 否則莖蔓充分伸展開, 過窄的通道令管理者及觀光客處處閃避三角莖上十分尖利的短刺紮刺,

很不舒適方便。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