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俄方確認:計畫近期向中國起運S-400防空導彈系統

參考消息網12月9日報導俄媒稱,俄羅斯技術國家集團總經理謝爾蓋·切梅佐夫表示,計畫近期向中國起運S-400防空系統。

據俄羅斯衛星網12月7日報導,切梅佐夫在回答記者提問時稱:“S-400……近期。 正在生產。 我們一切依照合同進行。 ”

報導稱,S-400“凱旋”是最新的遠端防空導彈系統。 它用於摧毀飛機、巡航導彈和彈道導彈,其中包括中程導彈。 S-400也可以用於對地面目標的打擊。 S-400的最大射程達到400公里,能夠摧毀高至30公里的高空目標。 俄羅斯軍隊2007年接裝該導彈系統。 S-400“凱旋”防空導彈(北約命名為SA-21Growler)是新一代中遠端防空導彈系統。

報導稱,該系統可在強烈的電子干擾下使用,無論日夜,也不受地理和氣候條件影響。

S400“凱旋”防空導彈系統包括:有雷達檢測配套設施的作戰控制所、多達6套防空導彈系統,每套配備一個雷達站,發射裝置總數達12個;2種防空導彈;附屬設施:全高度雷達和移動信號塔。

S400“凱旋”防空導彈系統的殺傷空氣動力目標範圍最大超過250km,最小3km。 殺傷目標高度最大27km,最小0.01km。 殺傷戰術導彈目標範圍:最大60km,最小5km。 殺傷目標速度可高達4800m/s。 將系統從行軍狀態調整到部署狀態時間為5分鐘,將系統從部署狀態調整到戰備狀態時間為3分鐘。 地面裝置使用壽命至少20年、防空導彈15年。 一套防空導彈系統最多同時可射擊6個目標。

資料圖片:S-400防空導彈。 (俄羅斯衛星網)

美媒宣稱美國用人工智慧分析衛星照片搜尋他國導彈發射場

參考消息網11月26日報導美媒稱,在情報機構中,只有為數不多受過訓練的分析人員從事從浩如煙海的衛星圖像中尋找未公開宣佈的核設施或秘密軍事場所的工作。 但是,使穀歌和臉書公司的人臉和喵星人圖片的自動過濾成為可能的那種深度學習人工智慧,在針鋒相對的間諜世界中也可能被證明是無價之寶。 一個早期的例子是:美國研究人員已經訓練了發現中國地對空導彈發射場的深度學習演算法,其速度要比人工分析快數百倍。

據美國連線雜誌網站11月21日報導,深度學習演算法被證明能夠説明先前不具備圖像分析經驗的人員,找到散佈在中國東南地區近9萬平方公里區域內的地對空導彈發射場。

這種基於神經網路——即能夠對海量資料進行過濾並從中學習的層狀人造神經元——的人工智慧可媲美人類圖像分析專家在定位導彈發射場時取得的90%的總體準確率。 也許更加令人歎為觀止的是,深度學習軟體説明人類把找出潛在導彈發射場的時間從60個小時縮短至僅42分鐘。

密蘇裡大學地理空間智慧中心主任、電機工程和電腦科學教授柯特·大衛斯說:“演算法被用來尋找據說被高度懷疑存在導彈發射場的位置,然後由人工對搜索結果進行評估以確保準確,並弄清演算法節約了多少時間。 ”

報導稱,密蘇裡大學的這項研究於10月6日發表在《應用遙感雜誌》上。

該研究是在衛星成像分析人員正在被大資料的洪流淹沒的背景下展開的。 知名商業衛星成像公司DigitalGlobe每天生成大約70兆百萬位元組的原始衛星成像資料,更不用說來自其他商業衛星和政府間諜衛星的所有成像資料了。

大衛斯和同事們證明了現有的深度學習模型——它們經過了針對衛星成像分析的培訓和改進——能夠如何發現讓情報機構和國家安全專家產生極大興趣的潛在目標。 這些深度學習模型——包括GoogleNet和微軟研究公司的ResNet——最初建立時的目的是從傳統照片和視頻資訊中發現目標並進行分類。 大衛斯和同事們對這些模型進行了調整以使它們適應解讀衛星成像資料的難題和局限,例如培訓一些能夠解讀彩色和黑白圖像的深度學習模型,以備在只能獲得地對空導彈發射基地的黑白圖像時使用。

事實上,分析人員廣泛依賴于衛星成像技術對朝鮮武器計畫的發展進行跟蹤。 人類分析員很可能已經發現了這個幅員相當狹小的國家境內現有的大部分、甚至全部的地對空彈發射場。 但是類似的深度學習工具可以説明自動標記在朝鮮或其他國家境內出現的新的地對空發射場。 對已有和新的導彈發射場的瞭解有時可以引導分析人員發現其他可疑地點,因為各國通常把地對空導彈發射場設置在特定區域以防其附近的寶貴裝備遭到空中打擊。

報導稱,研究人員最終只利用了大約90個得到肯定確認的中國導彈發射基地樣本來訓練人工智慧。 規模如此小的培訓資料集在正常情況下或許無法取得準確的深度學習成果。為了繞過這一問題,大衛斯和同事們通過在不同方向上對原始圖像稍作改變,把這90多個培訓樣本轉化成了89.3萬個培訓樣本。

報導稱,這項研究令人印象深刻的深度學習成績很可能得益於地對空導彈發射場的規模相當龐大,並且從衛星的俯拍照片上呈現獨特的形狀。大衛斯提醒說,在試圖分析較小的目標如車載導彈發射器、雷達天線、車載雷達系統和軍車等的時候,深度學習演算法將面臨大得多的挑戰,因為現有衛星圖像在提取識別特徵時沒有那麼多的圖元可以使用。(編譯/曹衛國)

資料圖片:這張拍攝於2012年12月2日的衛星圖像顯示的是朝鮮豐溪裡核子試驗場地區的交通線路圖。(衛星圖像由DigitalGlobe公司拍攝、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研究學院美韓研究所下屬網站“38North”添加注解並於2012年12月28日發表。)新華社/法新

美媒:美再進行導彈防禦測試稱成功攔截中程彈道導彈

參考消息網8月31日報導美媒稱,美國8月30日在夏威夷進行導彈防禦測試,成功攔截了一枚中程彈道導彈。此次測試之前不久,朝鮮剛進行了一次導彈試驗,發射一枚中程導彈,從日本上空飛過。

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8月31日報導,美國導彈防禦機構負責人格裡夫斯說:“我們與艦隊密切合作,開發這項非常重要的新能力,這是一個關鍵的里程碑。”該導彈防禦機構隸屬於國防部。

報導稱,美國經常測試其導彈防禦系統,8月30日的測試是美軍SM-6型防空導彈第二次成功攔截中程彈道導彈。測試是很久以前便計畫好的。

“看炮火可能會導致失明”!關島發佈應對導彈襲擊指南

參考消息網8月13日報導西媒稱,在朝鮮表示要打擊美國在關島的軍事基地後,關島民防當局向公眾發佈一系列關於如何應對“近在眼前的導彈威脅”的建議。

據西班牙《世界報》網站8月11日報導,建議書總共有14頁,提出的建議包括準備應急藥品、到哪裡避難、如何應對生物化學武器襲擊,以及如何保持資訊暢通等等。具體建議包括“不要看炮火,它可能會導致你失明”、“躲藏在能夠保護你免受攻擊的任何物體後面”、“即使你遠離事發現場,也要儘快找到避難地”、“儲備罐頭食物、水和日用品”等等。政府在其官網和社交網路帳號上發佈了這份建議書。

報導稱,關島位於西太平洋,在朝鮮東南方向約3430公里處,是美國的海外屬地,有人口16.3萬。

防衛專家認為,朝鮮發射的中遠端導彈可在14或15分鐘後擊中關島領土,在這個島嶼上,美國軍事基地佔據了四分之一的面積,並部署了6000名士兵。

資料圖片:美國關島安德森空軍基地。新華社/美聯

美軍方稱用“薩德”成功攔截中程導彈

參考消息網7月31日報導美媒稱,美國軍方官員30日早上說,美國通過在太平洋上空發射一枚彈道導彈而測試了部署在阿拉斯加州的“薩德”導彈防禦系統。

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網站7月30日報導,美國導彈防禦局(MDA)說,該導彈由美國空軍的一架飛機從空中發射並被“薩德”系統攔截,MDA稱這次測試是“成功”的。MDA局長薩姆·格裡夫斯在一份聲明中說,這次測試將幫助美國“走在不斷發展的威脅之前”。

報導稱,“薩德”是一個陸基導彈防禦系統,旨在攔截中短程彈道導彈。其主要承包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說,它有能力在地球大氣層內、外攔截進犯的導彈。

MDA的聲明說:“今天,MDA和駐在德克薩斯州布利斯堡的美國陸軍第11防空炮兵旅的官兵利用‘薩德’系統成功進行了一次導彈防禦測試。”該聲明說,美國空軍的一架C-17運輸機在太平洋上空發射了一枚中程導彈,而部署在阿拉斯加州科迪亞克的“薩德”武器系統發現、追蹤並攔截了該目標。

報導稱,美國在關島部署了“薩德”,還在韓國部署了“薩德”。此舉激怒了中國。中國說,該系統強大的雷達可以深入它的領土探測。本月早些時候,莫斯科和北京在一個聯合聲明中呼籲華盛頓立即停止在韓國部署“薩德”系統。

另據美國福克斯新聞頻道網站7月30日報導,美國軍方30日對“薩德”導彈防禦系統進行了測試。

報導稱,此次測試是計畫之中的。MDA本月早些時候曾說,它將於本月在阿拉斯加州科迪亞克進行兩次“薩德”系統測試,此次測試是兩次測試中的第二次。

在進行測試的同時,美國太平洋空軍司令部司令特倫斯·奧肖內西上將警告朝鮮,美國與其盟友準備在必要時使用“快速、致命且壓倒性的力量”來對付這個無賴國家。

作為目標的中程彈道導彈被發射到太平洋上空,隨後“薩德”系統在科迪亞克跟蹤並攔截了這枚導彈。MDA局長格裡夫斯說:“除了成功攔截目標之外,收集的資料還將讓MDA能夠繼續強化‘薩德’系統。”

報導稱,“薩德”系統用於攔截中短程彈道導彈,並不瞄準洲際彈道導彈。五角大樓說,美國試射“薩德”系統的記錄很完美,15次發射均命中目標。

規模如此小的培訓資料集在正常情況下或許無法取得準確的深度學習成果。為了繞過這一問題,大衛斯和同事們通過在不同方向上對原始圖像稍作改變,把這90多個培訓樣本轉化成了89.3萬個培訓樣本。

報導稱,這項研究令人印象深刻的深度學習成績很可能得益於地對空導彈發射場的規模相當龐大,並且從衛星的俯拍照片上呈現獨特的形狀。大衛斯提醒說,在試圖分析較小的目標如車載導彈發射器、雷達天線、車載雷達系統和軍車等的時候,深度學習演算法將面臨大得多的挑戰,因為現有衛星圖像在提取識別特徵時沒有那麼多的圖元可以使用。(編譯/曹衛國)

資料圖片:這張拍攝於2012年12月2日的衛星圖像顯示的是朝鮮豐溪裡核子試驗場地區的交通線路圖。(衛星圖像由DigitalGlobe公司拍攝、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研究學院美韓研究所下屬網站“38North”添加注解並於2012年12月28日發表。)新華社/法新

美媒:美再進行導彈防禦測試稱成功攔截中程彈道導彈

參考消息網8月31日報導美媒稱,美國8月30日在夏威夷進行導彈防禦測試,成功攔截了一枚中程彈道導彈。此次測試之前不久,朝鮮剛進行了一次導彈試驗,發射一枚中程導彈,從日本上空飛過。

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8月31日報導,美國導彈防禦機構負責人格裡夫斯說:“我們與艦隊密切合作,開發這項非常重要的新能力,這是一個關鍵的里程碑。”該導彈防禦機構隸屬於國防部。

報導稱,美國經常測試其導彈防禦系統,8月30日的測試是美軍SM-6型防空導彈第二次成功攔截中程彈道導彈。測試是很久以前便計畫好的。

“看炮火可能會導致失明”!關島發佈應對導彈襲擊指南

參考消息網8月13日報導西媒稱,在朝鮮表示要打擊美國在關島的軍事基地後,關島民防當局向公眾發佈一系列關於如何應對“近在眼前的導彈威脅”的建議。

據西班牙《世界報》網站8月11日報導,建議書總共有14頁,提出的建議包括準備應急藥品、到哪裡避難、如何應對生物化學武器襲擊,以及如何保持資訊暢通等等。具體建議包括“不要看炮火,它可能會導致你失明”、“躲藏在能夠保護你免受攻擊的任何物體後面”、“即使你遠離事發現場,也要儘快找到避難地”、“儲備罐頭食物、水和日用品”等等。政府在其官網和社交網路帳號上發佈了這份建議書。

報導稱,關島位於西太平洋,在朝鮮東南方向約3430公里處,是美國的海外屬地,有人口16.3萬。

防衛專家認為,朝鮮發射的中遠端導彈可在14或15分鐘後擊中關島領土,在這個島嶼上,美國軍事基地佔據了四分之一的面積,並部署了6000名士兵。

資料圖片:美國關島安德森空軍基地。新華社/美聯

美軍方稱用“薩德”成功攔截中程導彈

參考消息網7月31日報導美媒稱,美國軍方官員30日早上說,美國通過在太平洋上空發射一枚彈道導彈而測試了部署在阿拉斯加州的“薩德”導彈防禦系統。

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網站7月30日報導,美國導彈防禦局(MDA)說,該導彈由美國空軍的一架飛機從空中發射並被“薩德”系統攔截,MDA稱這次測試是“成功”的。MDA局長薩姆·格裡夫斯在一份聲明中說,這次測試將幫助美國“走在不斷發展的威脅之前”。

報導稱,“薩德”是一個陸基導彈防禦系統,旨在攔截中短程彈道導彈。其主要承包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說,它有能力在地球大氣層內、外攔截進犯的導彈。

MDA的聲明說:“今天,MDA和駐在德克薩斯州布利斯堡的美國陸軍第11防空炮兵旅的官兵利用‘薩德’系統成功進行了一次導彈防禦測試。”該聲明說,美國空軍的一架C-17運輸機在太平洋上空發射了一枚中程導彈,而部署在阿拉斯加州科迪亞克的“薩德”武器系統發現、追蹤並攔截了該目標。

報導稱,美國在關島部署了“薩德”,還在韓國部署了“薩德”。此舉激怒了中國。中國說,該系統強大的雷達可以深入它的領土探測。本月早些時候,莫斯科和北京在一個聯合聲明中呼籲華盛頓立即停止在韓國部署“薩德”系統。

另據美國福克斯新聞頻道網站7月30日報導,美國軍方30日對“薩德”導彈防禦系統進行了測試。

報導稱,此次測試是計畫之中的。MDA本月早些時候曾說,它將於本月在阿拉斯加州科迪亞克進行兩次“薩德”系統測試,此次測試是兩次測試中的第二次。

在進行測試的同時,美國太平洋空軍司令部司令特倫斯·奧肖內西上將警告朝鮮,美國與其盟友準備在必要時使用“快速、致命且壓倒性的力量”來對付這個無賴國家。

作為目標的中程彈道導彈被發射到太平洋上空,隨後“薩德”系統在科迪亞克跟蹤並攔截了這枚導彈。MDA局長格裡夫斯說:“除了成功攔截目標之外,收集的資料還將讓MDA能夠繼續強化‘薩德’系統。”

報導稱,“薩德”系統用於攔截中短程彈道導彈,並不瞄準洲際彈道導彈。五角大樓說,美國試射“薩德”系統的記錄很完美,15次發射均命中目標。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