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域外|法國不給“第一夫人”名分

39歲的法國年輕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最近有點沮喪。 2017年5月宣誓就職以來, 這位懷揣一腔熱血和理想主義情懷的政治素人, 一直在努力兌現競選承諾, 卻發現最大的障礙來自把他送入愛麗舍宮的民意。

直接的對抗引爆得有些出人意料。 新總統試圖給予妻子布麗吉特“第一夫人”官方職務, 卻發現越推進這個計畫, 民眾的反彈就越嚴重。 8月8日, 請願書上的簽名超過28萬, 民調顯示六成以上民眾不支持將“第一夫人”稱號官方化, 總統馬克龍在嚴重跳水的支持率前, 終於選擇不再為愛“堅持”。

1

或許是希圖效仿“第一夫人”蜜雪兒·奧巴馬在丈夫掌政時期扮演的活躍角色,

馬克龍很早便開始向法國人闡釋妻子步入政壇後的意義。 在充滿軍事意味的總統就職典禮上, 布麗吉特身穿帶有肩章和閃亮雙排扣的外套, 幾乎給了媒體的相同的暗示:布麗吉特有意展示她的獨立與力量。 這身裝扮還間接傳遞了一個資訊——馬克龍對妻子的絕對支持。

所以, 當大開腦洞的言情小說中, 霸道總裁也僅停留在“承包魚塘”的段位時, 法國新上臺的總統馬克龍, 決定不惜修憲也要給太太一個正式的“第一夫人”名分。

“布麗吉特會獲得她一直嚮往的角色——站在我的身邊, 平衡我的角色。 我們兩個的關係一直是這樣的。 ”馬克龍說, “她一定會獲得身份,

因為她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我不會將她藏起來。 ”

據法國媒體報導, 2017年7月初, 愛麗舍宮關於布麗吉特的角色定位正在進行相關立法討論, 總統府召集了一批司法專家研究相關的改革法案, 並準備交付國民議會。

然而, 2017年7月下旬, 一份反對設立“第一夫人”官方職務的網路請願未滿半個月就已徵集到超過28萬民眾簽名。 這份發佈於著名公益請願網站Change.org的請願書寫道, “國家元首的妻子沒有理由從公共資金中獲得預算。 如今, 布麗吉特已經有了2到3名助手, 以及2名秘書和2名安保人員, 這就足夠了。 ”

馬克龍作為總統候選人為愛妻謀身份時, 他誠摯的愛情是贏得選票的加分項。 而當他真正入主愛麗舍宮, 民眾並不會容忍他用政治權力為愛妻服務。

人們選他, 只是因為人們認同並支持他的政治許諾, 而非動人的愛情故事。

2

馬克龍競選時就提出要為總統的夫人“正名”, 稱現有的混沌狀態是“法國式虛偽”。

“那個和你生活在一起的人, 理應獲得一個身份, 並得到認同。 ”

這個理由在很多人眼中並不成立。 “我不知道什麼叫明確第一夫人的定位。 從民主層面來說這沒有意義, 我們又不選舉總統夫婦。 ”政治分析家奧利維爾在法國RMC電臺挖苦道。 瓦萊特也表示, “如果我們必須要決定是否設立第一夫人, 那也應該由全民公投決定, 而不是某個人說了算。 ”

8月6日早上, Change.org上的請願書已經集聚15萬名支持者, 龐大的請願活動規模, 使愛麗舍宮不得不重新審議原本的計畫,

尋求出臺更加保守、不須召集議會和修改憲法的方案。

8月8日, 請願活動徵集到超過28萬個民眾簽名。 當天一早, 有法國政府官員表示, 法國政府已經決定將按照多數民意, 放棄馬克龍的相關計畫。

法國政府發言人克里斯多夫·卡斯塔內隨後在推特上發表多條推文, 表示馬克龍夫人會成為公共角色, 但不會從法國政府領工資。 “我們所說的不是付薪的工作, 總統的夫人現在不會, 未來也不會為她所做的事情收費。 ”

他還承諾馬克龍總統不會為了夫人的“名分”修憲。 “不修憲, 不提供新的資金, 也不給布麗吉特·馬克龍發薪水。 ”

針對民眾對總統夫人佔用公共資源的不滿, 卡斯塔內稱, 政府將會出臺“透明章程”, 徹底地厘清馬克龍夫人的角色,

每天會花費法國納稅人多少錢, 以及有多少人為她工作。 他暗示, 布麗吉特的工作也有獨特的重要性, “她每天收到200多封信, 並且投入地與法國公眾保持著聯繫。 ”

卡斯塔內和馬克龍其他助手的先後表態似乎預示著, 布麗吉特扮演的角色將和過去幾十年的總統伴侶別無二致:陪著丈夫出訪, 被數不清的媒體放到“第一夫人” 的框架中考量, 卻得不到憲法對這一稱呼的正式賦名:拿不到薪水, 卻有工作人員圍著她轉、供她差使, 由法國財政為這一切埋單。

馬克龍仍然努力維持一國元首的威嚴:儘管被民意逼得方寸大亂, 他的工作人員仍然一口咬定, 這個決策並非民意左右的結果, 總統的工作組正在研究如何定位布麗吉特的角色。 卡斯塔內則將這次官民對峙定性為“關於透明度的演習”。“今天,我們什麼也沒有說。一切明天再說。”

3

最終,馬克龍政府在與民眾的微妙角力中選擇了妥協。

類似的“官民對峙”近年來在西方社會頻繁發生,多數以政府妥協收尾。畢竟政客比民眾更加相信政治是“妥協的藝術”。

初入政壇的馬克龍正逐漸體味這一點。因為第一夫人事件,馬克龍的支持率持續下降,創下1995年以來總統支持率的新低。到8月初,只有36%的法國人對他滿意,而他前任奧朗德和薩科齊同期的支持率分別為56%和66%。

對馬克龍來說,與唱反調的民意鬥爭的日子還會持續很久。比如2017年9月,當法國人從夏季休假切換到日常生活模式,反對派與他勞動法改革的較量就會風風火火地展開。

(摘自《領導文萃》2017年12月上)

卡斯塔內則將這次官民對峙定性為“關於透明度的演習”。“今天,我們什麼也沒有說。一切明天再說。”

3

最終,馬克龍政府在與民眾的微妙角力中選擇了妥協。

類似的“官民對峙”近年來在西方社會頻繁發生,多數以政府妥協收尾。畢竟政客比民眾更加相信政治是“妥協的藝術”。

初入政壇的馬克龍正逐漸體味這一點。因為第一夫人事件,馬克龍的支持率持續下降,創下1995年以來總統支持率的新低。到8月初,只有36%的法國人對他滿意,而他前任奧朗德和薩科齊同期的支持率分別為56%和66%。

對馬克龍來說,與唱反調的民意鬥爭的日子還會持續很久。比如2017年9月,當法國人從夏季休假切換到日常生活模式,反對派與他勞動法改革的較量就會風風火火地展開。

(摘自《領導文萃》2017年12月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