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孫甯玲:2017高血壓互聯網血壓管理的創新與實踐

12月9日上午, 第二屆華夏互聯網+高血壓峰會在北京舉行, 會議雲集了國內高血壓及移動醫療領域的眾多專家、學者和從業者, 大家各抒己見, 紛紛發表了精彩的觀點, 以下是北大人民醫院孫甯玲教授的主題演講:

互聯網+生活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場景呢?在雙11這樣一個一天裡頭, 我們可以發現每11秒就能銷售1億, 每一分鐘就能銷售300億, 那麼在一天裡銷售了將近1600億, 這麼一個驚人的數字, 使人非常的驚奇。 有了雙11, 即將出現的雙12是不是又會出現同樣的場景呢?有可能的。

互聯網+生活帶來了方方面面的便捷,

但是也可能會帶來一些可能的思考, 比如說我們目前我們的青年人, 這些青年人90%以上的人都是用速食來進行飲食, 很少在家裡自己做飯, 而外餐給我們帶來了什麼?帶來的是美味佳餚, 但是同樣也帶來了一些困惑就是它的鹽的含量增加, 它的糖的含量的增加, 以及它脂類含量的增加, 這些增加有可能帶來的就是那些不確定的健康問題。 所以說到健康, 我們要談到一個重要的疾病就是高血壓。

高血壓本身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慢病, 它每年有將近導致200萬的高血壓患者死亡, 但是我們的控制率是不夠的。 我們可以看到這樣一個場景, 這個場景實際就是我們非常常見的三大巨頭在(英)會議上, 其中史達林、羅斯福和邱吉爾,

這三者都是非常重要的軍事家和政治家, 但是它都不免死於了中風這樣一種疾病, 而中風的產生是由高血壓造成的。 血管疾病的進展會導致這樣一種臨床疾病的進展, 會導致心腦腎的損害, 最後導致中風這樣一個環節, 所以對血壓是需要管理的, 對血壓是需要控制的。

對此, 我們國際指南、中國指南都強調了血壓的控制, 無論是歐洲高血壓學會, 中國高血壓聯盟, 以及美國高血壓學會都強調了三個重要點, 就是管理好血壓、控制目標達標、保護我們的器官, 同時推薦互聯網這樣一種管理模式在血壓中的管理作用, 這是剛剛結束的在美國開的ACC年會, 在這個年會中, 公佈了這樣一個新的指南, 而在這個指南中強調了兩個重大的問題,

一個在醫療管理中我們強調要進行電子化醫療管理模式, 同時我們強調移動醫療這樣一個重要的環節來管理。

通過這樣一重要的環節管理, 可以使我們的血壓控制力得到一個明顯的提高, 進一步提示了在互聯網+高血壓的過程中, 互聯網的管理起了重要的環節。 那麼互聯網下我們應該做到什麼樣的血壓管理模式呢?這種模式應該發生什麼樣的改變呢?因為互聯網前面我們重要的是管好血壓, 首先要有設備, 而這個設備就是血壓表。

我們知道的血壓表本身是測量血壓最重要的工具, 我們的診療模式又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呢?首先我們面對面的診療模式仍然是傳統的經典的診療模式,

我們醫生跟病人之間的溝通瞭解病人的心理, 瞭解病人的軀體, 也瞭解病人的面容, 使我們非常準確性的判斷。 但是有一些患者是屬於見了醫生血壓就高的患者, 我們稱之為白大衣高血壓, 這樣我們可能會誤判一種血壓的增高會給予不恰當的藥物治療, 這就派生出一個新的工具, 就是家庭血壓測量, 病人可以篡寫出自己的血壓資料, 讓醫生看到這個結果, 但是今天這個時代是不可傳送的。 這情況下又誕生了電子血壓表, 在這個模式的管理下, 我們發現我們的病人當測量血壓的過程中, 他可以通過雲端, 可以通過WI-FI或者藍牙進行傳送, 傳到雲端之後會分送到我們病人和醫生, 觀看到他的血壓變化,
這樣的模式會大大改善我們的血壓進程, 大大改善我們診斷血壓的水準。 因此在互聯網下這種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和醫療設備的發展, 大大推動了醫學的發展。

2017年互聯網+高血壓醫促會高血壓分會我們做了什麼工作呢?我們從以下兩點做了工作:

第一點, 血壓的一個管理。

第二點, 靶器官的保護。

這兩個工作是我們做的重要的工作。

在血壓管理方面我們做了中國血壓軌跡的探討, 同時也進行了中國控鹽行動的工作, 在血壓探討的過程中我們做了軌跡的探討, 同時也對心率的切點進行的分析。 這張圖是來自一千萬資料, 其中我們對一些省市做了統計, 中國高血壓患者仍然存在北高南低, 東北三省它的血壓要比平原南方高出幾個毫米汞柱的血壓。 在我們臨床上這種北高南低的現象是我們需要重視的,因為在東北的防治水準相對更低一些,我們應該更多的投入在這些北方地區的血壓管理方面。

從另外一個方面,我們也可以看到,晝夜節律的改變,季節節律的改變,在這個大資料庫下我們可以發現,冬天血壓增高,夏季血壓下降,這種現象確實存在。我們從上海、北京這兩個城市可以看到一種現象,在11月份的時候,天開始冷了,北京上海的血壓都在上升,但是到了12月份卻上海的血壓更高一些,為什麼他們會更高呢?這是因為供暖條件的限制,在上海沒有供暖的設備,在北京有供暖,所以溫度的改變產生了血壓的變動,因此夏季血壓低,冬季血壓高,城市之間是有差別的,而城市之間的差別有利於我們血壓有效的管理。

這就是我們從大資料下看到的結果,同樣我們也看到另外一個現象,在在職的工作人員中到底他在一周中血壓的狀態,我們以男性和女性進行觀察,男性的病人我們可以發現在工作時段,他的工作時段是指週一到週五,休息階段是週六周日,休息階段男性的下降了3個毫米汞柱,女性卻增加了3個毫米汞柱。同樣週一的時候血壓明顯的上升,而這種上升提示什麼?我們在週一的時候應該關注這些人的血壓變化,同時要督促他按時的服藥。這些資料都給我們帶來一些驚喜的發現,而這驚喜的發現使我們感到我們血壓完全的賣點應該在哪裡?

這就是工作狀態下的一個,可以顯然的看到星期一他的血壓明顯上升,寫在周日週末血壓明顯下降,基本差了5個毫米汞柱的血壓,這種現象我們是應該關注的。因此,我們看到通過大資料我們看到這種現象,也就是說血壓和心率之間到底存在什麼樣一個問題?長期以來,管理血壓的同時,對於心率的管理是忽略的,為了分析兩者的關係,我們運用了雲的平臺進行大資料的分析。

我們在家庭血壓測量和診所血壓測量上都採用了大的資料,它的資料量將近一百萬這樣一個資料量,我們看到這兩個資料量的變化。首先我們從不同的年齡進行了分組,在不同年齡組中看在什麼樣的心率下使血壓上漲?我們得到的結論是心率在80次的時候,在這樣一個節點血壓明顯開始上升,隨著心率的增快,血壓在上升,而血壓的逐漸上升又會導致器官損害的加重。因此在這樣一個研究的背景下,我們出臺了中國專家共識,有是高血壓患者中國專家共識,我們強調了兩點,我們靜態的心率的切點應該定在80次,動帶心率的切點應該定在70次,這就是我們基於大資料得到的一個結果,幫助我們解決我們臨床問題。

以互聯網+物聯網的血壓監測及管理的平臺上,我們可以整合資料,找出醫學規律,並且合理的管理病人,這就是大資料本身在互聯網的支持下得到的結果,也為我們高血壓防治提供了一些思考。

第二點,我們做的工作就是控鹽,控鹽是我們國家重要的問題,從目前來看165萬的死亡跟鹽的負荷增加是相關的。高鹽的攝入會導致中風的發生,導致高血壓的發生,而高血壓的管理好壞跟鹽控是相關的。2025年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了重病的管理規劃,慢病的管理規劃,這裡強調了血壓的下降管理應該下降2%,管理要提高25%,同時鹽要下降35%。

長期以來,這種評估是存在困難的,通過26小時尿納來評估,煩瑣,不方便,我們在探索一種方法。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進行了中國控鹽行動工程,在這個行動工程中,我們採取了24小時的動態血壓以及我們24小時尿納進行它的標準,進行資料的傳送和資料的管理,同時我們在全國高血壓領域要篩查一萬個高血壓患者他的納的排泄,以及食鹽量,看中國患者到底食鹽量是什麼結果?我們進行了簡單方法的評估,希望把複雜的評估鹽的方法變為簡單化,利於基層應用,同時我們也根據中國的狀態進行鹽敏感基因的測定,從基礎到臨床到推動全面落地,這就是中國控鹽行動的一個重要的項目。

我們在2017年做了一個簡單的工作,我們採用了一個鹽片,通過鹹淡指導我們進行簡單的血壓管理,這樣一種管理通過網路平臺傳到我們醫生手裡,傳到大夫手裡,通過院外服務系統給他進行教育,實現全方位的以鹽為中心的管理,血壓管理的這樣一種策略,這就是在互聯網下做的這樣一個工作,這是2017年主要的工作之一。

為了以解決臨床問題為導向進行科學研究,我們怎麼做?首先我們讓病人知道什麼?我們上病人知道他的口淡的鹹重是與血壓增高是相關的。我們採用鹽抑制片來讓病人知道控制咸淡。通過網上的傳輸,工具的運用,實現我們臨床上的血壓管理的便捷性。在整體上,我們應該怎麼管理呢?我們通過病人、醫生這樣一個重要的環節,通過血壓的控制,鹽的一個管理,以及互聯網的一個關係來綜合的管理患者,這就是以問題為主導,來解決我們的臨床問題的一個方向。在2017年我們啟動了這樣一個工作。

最後一個工作,就是2017年的血壓管理器官保護工作,我們可以看到高血壓在血壓控制不良的時候會引起腎臟損害,會引起心臟損害,會引起它的血管損害,那麼腎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器官,因為我們每年以8.7-10的速度滲透在增長,腎衰的明顯上升,這與血壓的管理是有關的。腎小球是重要的一個血液濾過的、尿液濾過的一個重要環節,微量蛋白尿和蛋白尿就是早期損害的標記,針對這樣的情況,如果不控制導致心系世界,腦系世界,所以我們從微量蛋白尿開始管理是我們一個重大的策略。

這個篩查工作是我們高血壓分會啟動的,我們也可以看到這樣一個進程,如果我們採用傳統的方式進行篩查,一年也就能夠篩查五千個病人,但是我們採用了這種互聯網模式進行篩查,一年就能篩查將近30萬病人。 這樣可以大家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所以互聯網給我們帶來的防治的機遇,也帶來了診斷的一個機遇。因此,我們利用這樣一個方案來進行管理是重要的。

我們說我們在互聯網這樣一個前提下,我們可以看到我們通過互聯網進行檢疫方法,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在互聯網它準確的資料和快速的傳動給我們帶來的可能性,大資料的處理給我們帶來了更快捷的結果,近30萬人群在一年內完成的蛋白尿的篩查,這是不可想像的。因此,這樣一個工作,我們在今年還要進行,還要更好的解決這樣一個科學問題和臨床問題,這就是互聯網在2017年我們高血壓專業分會做的工作。

總的來說,互聯網正在全面開展血壓管理的體系,為高血壓管理帶來機遇和前所未有的變化。那麼作為一個高血壓患者,到了醫院診斷,他通過分級診療系統,醫院和社區中心的一個互動,來解決我們的臨床分診,進行分級診療。通過了這個硬體的管理,來進行血壓的傳輸,通過雲平臺的處理,來把資料發送到一個醫生手裡和病人的手裡,最後我們通過雲處理的系統來有效的管理資料,進行科學研究,進行臨床實踐。這就是高血壓互聯網在這個過程中給我們臨床帶來的可能性。

所以說,互聯網+將複雜的技術簡單化,作為普及的技術,是對患者管理更加互動、即時、緊密,那麼已經在我們重塑中國血壓管理模式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我們歡迎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我們要加入到互聯網中,我們要通過互聯網來管理我們的慢病病人,同時我們也希望將這種慢病管理推向未來。

好,謝謝大家!

孫甯玲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臟中心副主任

高血壓病房主任 主任醫師 博士生導師

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高血壓分會主任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高血壓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

高血壓危害大,管理好血壓是一門大學問,想要管理好您的血壓,多關注高血壓管家吧!

在我們臨床上這種北高南低的現象是我們需要重視的,因為在東北的防治水準相對更低一些,我們應該更多的投入在這些北方地區的血壓管理方面。

從另外一個方面,我們也可以看到,晝夜節律的改變,季節節律的改變,在這個大資料庫下我們可以發現,冬天血壓增高,夏季血壓下降,這種現象確實存在。我們從上海、北京這兩個城市可以看到一種現象,在11月份的時候,天開始冷了,北京上海的血壓都在上升,但是到了12月份卻上海的血壓更高一些,為什麼他們會更高呢?這是因為供暖條件的限制,在上海沒有供暖的設備,在北京有供暖,所以溫度的改變產生了血壓的變動,因此夏季血壓低,冬季血壓高,城市之間是有差別的,而城市之間的差別有利於我們血壓有效的管理。

這就是我們從大資料下看到的結果,同樣我們也看到另外一個現象,在在職的工作人員中到底他在一周中血壓的狀態,我們以男性和女性進行觀察,男性的病人我們可以發現在工作時段,他的工作時段是指週一到週五,休息階段是週六周日,休息階段男性的下降了3個毫米汞柱,女性卻增加了3個毫米汞柱。同樣週一的時候血壓明顯的上升,而這種上升提示什麼?我們在週一的時候應該關注這些人的血壓變化,同時要督促他按時的服藥。這些資料都給我們帶來一些驚喜的發現,而這驚喜的發現使我們感到我們血壓完全的賣點應該在哪裡?

這就是工作狀態下的一個,可以顯然的看到星期一他的血壓明顯上升,寫在周日週末血壓明顯下降,基本差了5個毫米汞柱的血壓,這種現象我們是應該關注的。因此,我們看到通過大資料我們看到這種現象,也就是說血壓和心率之間到底存在什麼樣一個問題?長期以來,管理血壓的同時,對於心率的管理是忽略的,為了分析兩者的關係,我們運用了雲的平臺進行大資料的分析。

我們在家庭血壓測量和診所血壓測量上都採用了大的資料,它的資料量將近一百萬這樣一個資料量,我們看到這兩個資料量的變化。首先我們從不同的年齡進行了分組,在不同年齡組中看在什麼樣的心率下使血壓上漲?我們得到的結論是心率在80次的時候,在這樣一個節點血壓明顯開始上升,隨著心率的增快,血壓在上升,而血壓的逐漸上升又會導致器官損害的加重。因此在這樣一個研究的背景下,我們出臺了中國專家共識,有是高血壓患者中國專家共識,我們強調了兩點,我們靜態的心率的切點應該定在80次,動帶心率的切點應該定在70次,這就是我們基於大資料得到的一個結果,幫助我們解決我們臨床問題。

以互聯網+物聯網的血壓監測及管理的平臺上,我們可以整合資料,找出醫學規律,並且合理的管理病人,這就是大資料本身在互聯網的支持下得到的結果,也為我們高血壓防治提供了一些思考。

第二點,我們做的工作就是控鹽,控鹽是我們國家重要的問題,從目前來看165萬的死亡跟鹽的負荷增加是相關的。高鹽的攝入會導致中風的發生,導致高血壓的發生,而高血壓的管理好壞跟鹽控是相關的。2025年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了重病的管理規劃,慢病的管理規劃,這裡強調了血壓的下降管理應該下降2%,管理要提高25%,同時鹽要下降35%。

長期以來,這種評估是存在困難的,通過26小時尿納來評估,煩瑣,不方便,我們在探索一種方法。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進行了中國控鹽行動工程,在這個行動工程中,我們採取了24小時的動態血壓以及我們24小時尿納進行它的標準,進行資料的傳送和資料的管理,同時我們在全國高血壓領域要篩查一萬個高血壓患者他的納的排泄,以及食鹽量,看中國患者到底食鹽量是什麼結果?我們進行了簡單方法的評估,希望把複雜的評估鹽的方法變為簡單化,利於基層應用,同時我們也根據中國的狀態進行鹽敏感基因的測定,從基礎到臨床到推動全面落地,這就是中國控鹽行動的一個重要的項目。

我們在2017年做了一個簡單的工作,我們採用了一個鹽片,通過鹹淡指導我們進行簡單的血壓管理,這樣一種管理通過網路平臺傳到我們醫生手裡,傳到大夫手裡,通過院外服務系統給他進行教育,實現全方位的以鹽為中心的管理,血壓管理的這樣一種策略,這就是在互聯網下做的這樣一個工作,這是2017年主要的工作之一。

為了以解決臨床問題為導向進行科學研究,我們怎麼做?首先我們讓病人知道什麼?我們上病人知道他的口淡的鹹重是與血壓增高是相關的。我們採用鹽抑制片來讓病人知道控制咸淡。通過網上的傳輸,工具的運用,實現我們臨床上的血壓管理的便捷性。在整體上,我們應該怎麼管理呢?我們通過病人、醫生這樣一個重要的環節,通過血壓的控制,鹽的一個管理,以及互聯網的一個關係來綜合的管理患者,這就是以問題為主導,來解決我們的臨床問題的一個方向。在2017年我們啟動了這樣一個工作。

最後一個工作,就是2017年的血壓管理器官保護工作,我們可以看到高血壓在血壓控制不良的時候會引起腎臟損害,會引起心臟損害,會引起它的血管損害,那麼腎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器官,因為我們每年以8.7-10的速度滲透在增長,腎衰的明顯上升,這與血壓的管理是有關的。腎小球是重要的一個血液濾過的、尿液濾過的一個重要環節,微量蛋白尿和蛋白尿就是早期損害的標記,針對這樣的情況,如果不控制導致心系世界,腦系世界,所以我們從微量蛋白尿開始管理是我們一個重大的策略。

這個篩查工作是我們高血壓分會啟動的,我們也可以看到這樣一個進程,如果我們採用傳統的方式進行篩查,一年也就能夠篩查五千個病人,但是我們採用了這種互聯網模式進行篩查,一年就能篩查將近30萬病人。 這樣可以大家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所以互聯網給我們帶來的防治的機遇,也帶來了診斷的一個機遇。因此,我們利用這樣一個方案來進行管理是重要的。

我們說我們在互聯網這樣一個前提下,我們可以看到我們通過互聯網進行檢疫方法,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在互聯網它準確的資料和快速的傳動給我們帶來的可能性,大資料的處理給我們帶來了更快捷的結果,近30萬人群在一年內完成的蛋白尿的篩查,這是不可想像的。因此,這樣一個工作,我們在今年還要進行,還要更好的解決這樣一個科學問題和臨床問題,這就是互聯網在2017年我們高血壓專業分會做的工作。

總的來說,互聯網正在全面開展血壓管理的體系,為高血壓管理帶來機遇和前所未有的變化。那麼作為一個高血壓患者,到了醫院診斷,他通過分級診療系統,醫院和社區中心的一個互動,來解決我們的臨床分診,進行分級診療。通過了這個硬體的管理,來進行血壓的傳輸,通過雲平臺的處理,來把資料發送到一個醫生手裡和病人的手裡,最後我們通過雲處理的系統來有效的管理資料,進行科學研究,進行臨床實踐。這就是高血壓互聯網在這個過程中給我們臨床帶來的可能性。

所以說,互聯網+將複雜的技術簡單化,作為普及的技術,是對患者管理更加互動、即時、緊密,那麼已經在我們重塑中國血壓管理模式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我們歡迎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我們要加入到互聯網中,我們要通過互聯網來管理我們的慢病病人,同時我們也希望將這種慢病管理推向未來。

好,謝謝大家!

孫甯玲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臟中心副主任

高血壓病房主任 主任醫師 博士生導師

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高血壓分會主任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高血壓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

高血壓危害大,管理好血壓是一門大學問,想要管理好您的血壓,多關注高血壓管家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