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用好生薑,對這19種疾病都有效!

生薑主要含薑辣素、揮發油、天門冬素、薑醇、谷氨酸、澱粉和樹脂樣物質等成分。 味辛辣、性微溫。 《本草綱目》謂“姜辛而不葷, 去邪辟惡, 生啖熟食, 醋、醬、糟、鹽, 蜜煎調和, 無不宜之, 可蔬可茹, 可果可藥, 其利博矣。 ”

用於醫藥, 入肺、脾、胃三經, 具有解表散寒、清熱解毒、止咳化痰和開脾胃、解抑鬱、疏肝導滯、救暴卒、祛風濕、通壅嗝等多種功能。

薑用於醫藥, 有著廣譜的效應。 在治療各種疾病中, 可單獨使用, 亦可與其它藥物配合使用。

風寒感冒、寒濕腹瀉

1.鮮薑250g, 紅棗25枚, 紅糖250g, 加水適量煮沸半小時, 取汁沖茶常飲。 適用於風寒感冒、胃病、腸炎、寒濕泄瀉等夏季易發病症。

2.生薑、蘇葉各5g, 紅糖15g, 開水沖泡15min, 趁熱飲。 適用於受風寒所致腸胃型感冒、頭痛身熱、噁心嘔吐等。

3.生薑10g搗泥、蜂蜜1匙, 開水沖服。 適用於因風寒致咳嗽不止。

痢疾、腸炎

鮮薑6g、紅糖30g、細茶葉15g, 用沸水500ml沖泡;待汁濃時飲下, 病重者日飲2次。 適用于紅白痢疾、急性腸炎等。

氣喘、乾咳

1.鮮薑6g、紅棗2枚、粳米60g。 加適量水, 武火燒沸、文火煮粥食之。 可溫脾胃、化痰止咳。 適用於慢性支氣管炎和脾胃虛寒引起的咳喘、嘔吐清水及受風寒引起乾咳、頭痛、鼻塞等。

2.蜂蜜、生薑汁各200g, 梨汁、白蘿蔔汁、人乳各400g, 共熬成稠糊, 每次開水沖服3~5匙, 早晚各1次。 適用於受風寒引起的乾咳。

咽炎、聲音嘶啞

生薑榨汁50g、蘿蔔榨汁400g、白糖50g, 水煎頻飲。 適用于陰虛火旺引起的慢性咽炎、咽痛、聲音嘶啞等。

類風濕性關節炎

每日口服薑粉1g(或食鮮薑5g), 連續3個月。 可消炎止痛、改善關節活動。

暈車、暈船

乘車船前喝1杯薑糖茶或直接將鮮薑切下1片貼臍部, 均能起到減輕或避免暈車、暈船。

腰腿痛、軟組織挫傷

1.取鮮薑120g搗爛取汁, 加水膠30g, 共煎成膏, 攤於牛皮紙上, 貼患處。 可解肌散寒、化瘀止痛。

2.鮮薑250g取汁, 置碗內;將薑渣炒熱、紗布包裹, 在患處往返熨敷;待姜渣涼時, 在渣中加汁再炒熱, 如上法再熨。 適用於一般腰腿痛和軟組織挫傷。

宮冷不孕

鮮薑、紅糖各500g。 將薑搗泥調入紅糖, 蒸1h, 放陽光下曬3天;連續再蒸再曬, 共九蒸九曬(最好在三伏天曬, 每伏三蒸三曬);待月經來時, 日3次服, 每次1湯匙, 1月服完。 服藥期間忌房事。

抗過敏反應

飲適量生薑汁, 可防止過敏性休克及某些蛋白質所引起的過敏反應, 如蕁麻疹等。

脫髮

生薑切片, 直接擦頭皮, 日數次。 可預防脫髮並可刺激毛髮生長。

手脫皮

取鮮薑50g切片, 置125g白酒內泡24h後, 塗擦患處, 日2次。

營養不良

生薑50g, 當歸30g, 共裝紗布袋內, 與250g羊肉共燉(可加調料);燉熟後取出紗布袋, 喝湯吃肉。 可增進食欲, 改善胃腸吸收功能。

懷孕嘔吐

鮮薑汁1匙, 甘蔗汁1杯, 調勻加熱服。 可健胃下氣、止嘔。

白癜風

將適量鮮薑切片煨熱, 輕擦患處, 以皮膚微紅為度, 日2次, 每次3~5min。

牙痛

生薑所含姜醇、薑烯、檸酸醛、辣素等成分, 均有消炎、鎮痛、殺菌作用。 牙痛時, 只要在痛處咬住1片生薑, 即可使牙痛緩解或消失。

強心、利尿

研究表明, 薑醇是一種有效的強心劑;平日飲食中常加點薑,

就可起到強心利尿和解毒作用。

預防膽結石、動脈硬化

膽固醇是形成膽結石的因素之一。 生薑所含薑酚能非常有效地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 抑制前列腺素的形成, 並有較強的利膽功能;與此同時, 還有助於維持血管彈性、降低血脂、防止動脈硬化的發生。

抗癌

德國科學工作者研究發現, 生薑溶液可抑制癌細胞生長繁殖, 並能減輕抗癌藥物的副作用。

延年益壽

生薑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抗氧化劑, 其所含的辛辣成分可抑制體內過氧化脂質產生, 從而延緩細胞衰老而起抗衰延年作用。 與目前應用的抗氧化劑維生素E相比, 其效果更佳。

因此, 日常飲食中常搭配些生薑或其製品, 對健康長壽是有益的。

(文章內容僅供臨床思路參考, 非中醫專業人員請勿試藥。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