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語言要求低,學生“佔領”物理課堂?看中國學生如何引航美國高校

近日, 《中國學生如何引航美國高校》的文章, 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我們一起跟隨它的腳步來看看中國留學生如何影響美國課堂?

中國學生“佔領”物理課堂

“許多來自中國的國際學生並不能融入西方的教育體系, 並且他們缺乏能夠參與討論式課堂的語言能力。 ”

比如在密西根州立大學的一個寫作課堂上, 來自中國的學生占學生總數的80%到90%並不少見。 老師們在試圖適應快速變化的學生人數、以及處理學生之間的關係時會面臨一些困難。

參加本書研究的其中一名物理系講師描述了他在一門200級難度的課程上所經歷的挑戰。

選報這門課的30名學生中, 有27名都來自中國。

據這位講師猜測, 他這門課吸引了諸多中國學生的原因是因為他們的物理基礎十分扎實, 並且這門課對他們的語言技能要求比較低。

建立線上學習小組 有利有弊

書中還對許多中國學生們創建起來的學習網路做了研究。 一些“學渣”會通過這個網路向他們所認為的“學霸”尋求幫助。

“通過這種中國學生慣用的求助方法, 一種動態的合作學習被建立起來, 這一做法有好也有壞。 比如, 學生們通常會在微信和QQ中創建由課程命名的學習小組。 ”

“在這些線上平臺上, 學生們可以對難懂的概念進行討論, 共同備考, 在做作業時互相幫助……合作也會越界成作弊,

學生們會在考試期間通過非法手段獲取以及傳播答案。 ”

美國高校教師應切實做到換位思考

“我們推薦採用互惠教學法, 寬泛地講, 就是與國際學生開展真正的對話, 試著去瞭解他們的個人背景與經歷。 我們認為在這種雙向溝通裡, 教師和學生必須換位……”

書中指出, 要想與來自中國的國際學生融洽相處, 關鍵就在於要理解他們所處的社會、文化和教育環境。

由於中國的教育體系高度結構化, 主要通過全國性的高考進行, 所以中國的學生更習慣于記憶大量資訊, 他們聽教師和學校的話, 並認為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只有一個。

這樣的結果造成了許多來自中國的國際生在學習站定立場和觀點的同時, 需要更多時間來適應這種開放式的問題解決觀念。

另外, 大多數中國學生不適應討論式課堂的原因是, 他們認為那樣會讓他們“丟臉”。

說在最後

與國內大學進了校門就可以高枕無憂相比, 美國大學是典型的“寬進嚴出”。

美國大學大多數的課堂都要求學生踴躍發言, 你可以分享自己的觀點, 或是對自己不清楚的內容提出疑問。

課堂發言, 參與討論, 甚至是提出問題, 是很多留學生的“死穴”。

中國留學生來到一種與國內完全不同的課堂上, 會覺得手足無措, 常常內心糾結, 不知該說什麼, 不知該怎樣說才得體、才不會被人嘲笑。

通過課堂發言, 不僅可以提高你在公眾場合的表達能力, 也對你的學習成績有幫助, 因為在美國大學裡,

課堂參與和表現在學生的成績單上占著一定的比例。

為了不做大學課堂裡的邊緣人, 就要及早突破自我, 讓自己融入其中。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