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諾貝爾獎得主:這些不合理的消費行為,可以用經濟學解釋

生活中, 我們會有很多衝動消費, 不合理消費的行為, 很多人事後也許會後悔, 不知道為什麼當時會做出這樣的決定。 2017年諾貝爾獎得主理查·塞勒對這些不合理的消費行為, 做出了經濟學上的分析。 看些看似不合理的消費, 隱藏著行為經濟學上的合理解釋。

理查·塞勒是著名的行為經濟學和行為金融學家。 他對生活中的經濟學非常感興趣。 說到行為經濟學, 可能很多人不太理解這個詞語, 它其實是經濟學和心理學的交叉學科。 2017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理查·塞勒提出了兩個觀點:

一、“稟賦效應”

什麼是“稟賦效應”, 通俗的講就是“擁有什麼, 就高估什麼”。 粵商貸理財小編為大家舉個例子:很多人炒股, 在手中股票的價格下跌時明明發現了情況不對, 但捨不得割肉。 幻想著它還會高漲, 結果輸的更慘!再比如, 很多人玩遊戲賭博, 明明輸了很多次, 但總想著贏回來, 哪怕三天三夜不眠不休。 生活中, 我們還會遇到這樣的例子, 買了一件東西, 明明用的不合適但捨不得丟掉, 因為花了錢。

稟賦效應有什麼作用?

正因為存在“稟賦效應”, 我們常常做出錯誤的決定。 比如, 跟一個渣男在一起, 還捨不得分開, 因為你付出了很多, 沒有得到你想要的。 後來, 硬著頭皮結婚了, 但最終還是分開了。 還有, 在一個公司待的並不滿意, 但又不想辭職,

害怕找到更差的。 到最終下定決心的時候, 發現白白浪費了很多時間。 所以, “稟賦效應”提醒我們不要貪婪, 該斷則斷!

二、“心理帳戶”

什麼是“心理帳戶”, 簡單的說錢和錢不一樣。 由於消費者心理帳戶的存在, 個體在做決策時往往會違背一些簡單的經濟運算法則, 從而做出許多非理性的消費行為。 例如, 你忍痛花1000元去買了一張演唱會門票, 但在去演唱會門口你發現門票丟了, 這張門票價格很貴, 門口有賣黃牛票的, 這時候大部分會選擇放棄, 因為這意味著你要花雙倍價格。 同樣是去看演唱會, 你沒有提前買票, 打算去現場買演唱會門票, 這時候你發現你的1000元沃爾瑪購物卡丟了。 結果你還是會選擇去看演唱會的。 同樣是1000元,

但卻不同的結果, 這是因為“心理帳戶”的存在。

心理帳戶有什麼作用?

正是因為存在心理帳戶, 我們會有很多不理性的消費。 很多人因此就失去了理性分析的能力。 信用卡、花唄、現金分期等存在影響了我們的決定。 很多人明明做好了預算, 不會超支消費。 但賣家說服他, 可以使用信用卡、分期只要很少的錢, 就影響了他們的消費態度。 “心理帳戶”的存在, 提醒我們要做好財務規劃, 換種支付方式也是消費, 要理性消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