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復旦胃外科主任: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離胃癌有多遠?

作者:王亞農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胃外科主任

胃癌的高危人群大致有以下4類:

1.我國胃癌高發地區人群, 如東南沿海及西北地方。

2.長期患有胃部疾病的人群, 這些人群包括: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患者, 以往接受過胃部分切除的患者, 慢性肥厚性胃炎患者等。

3.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群, 如直系親屬中有胃癌患者, 那麼他們患胃癌的概率要高很多。

4.長期擁有不良生活習慣的人群:吸煙、飲酒、高鹽飲食, 喜歡吃醃制的食品。

幽門螺桿菌, 是至今發現唯一存在於人體胃部內的一種細菌。 中國人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非常高, 超過 50%。 而目前, 幽門螺桿菌與胃癌有一定的相關性。 流行病學調查結果表明, 感染了幽門螺桿菌的患者患胃癌的風險比沒有感染幽門螺桿菌的人群要高, 所以對於幽門螺桿菌陽性的人群, 如果同時伴有一些高危的致病因素, 比如慢性萎縮性

胃炎等慢性胃疾病, 那麼就要進行幽門螺桿菌清除治療。

由於胃癌患者早期並沒有特異症狀, 所以在多數患者就診時都已進入中晚期。 胃癌早期症狀與胃部一些良性疾病症狀很相似:如胃部隱痛、上腹部不適, 一直有飽脹感, 消化不良等, 這些症狀很容易被患者忽視, 當做慢性胃炎等疾病對待。

而一旦出現比較明顯的症狀, 往往已經進入胃癌的中晚期階段。 日本和韓國曾針對 45 歲以上的國民進行普查, 普查的方式為每年採用胃鏡檢查。

這樣容易在早期及時地發現並進行及時的治療。

但這樣的方式不適合在我國廣泛, 只能建議高危人群每 1 ~ 2 年進行胃鏡的檢查,儘早發現胃部腫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