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拆一台“移動大沙發”,看看這台天籟除了舒服還有啥?

視頻載入中...

2016款日產天籟看外觀設計, 其實並沒有老款耐看, 因為大燈的設計有點兒太過犀利, 但是又要配合“V字臉”的家族風格, 最後成了這個樣子, 會不會有人喜歡, 只能說是見仁見智了。

不過說實話, 這台車如果只看前臉和大燈的話, 你能認得出, 這是台日產軒逸, 還是一台天籟?哎, 臉盲症又犯了。

天籟是日產的B級車, 但是天籟從來沒有肆意的增加軸距, 所以相比較其他同級車2米8以上的軸距, 天籟2米77的軸距確實並不佔優勢。

天籟的後“屁股”還是比較耐看的, 比較圓潤也不缺乏運動感, 但實際上這台車跟“運動”倆字毫不沾邊。

天籟的後尾箱的空間非常大, 進去躺兩個人, 絕不是問題。 但是做工實在是慘了點兒, 撐杆連個保護罩都沒有。 具體情況我們, 試駕的內容中再跟大家詳聊。

備胎是非全尺寸的, 一看就是偷工減料, 三角牌連個盒都沒有, 直接就是一個裸架子, 塞到裡面。 太奇葩了!

天籟的內飾算是比較簡潔的, 沒有太多花哨的裝飾, 但是大量的銀色裝飾條, 是否符合你的品味, 這同樣是見仁見智的事情。 比如, 我們的攝像小哥就對這個裝飾嗤之以鼻。

非常傳統的三幅方向盤, 2.5L排量的高配車型上還有撥片換擋功能, 2.0L的沒有, 但是喜歡改裝的朋友, 也能夠在網上淘到配件, 可以自己動手按上, 不難。

儀錶盤設計非常的傳統,

並非全液晶儀錶。 其實我還是比較喜歡指針儀錶盤, 簡單實用, 而且還有點兒“復古風”。

雖然這台車支持定速巡航功能, 但是巡航定速沒有數值顯示, 只能看時速表指標位置, 估計預定的速度值。

更奇葩的是, 方向盤“ENTER”鍵向上撥是“下一曲”, 向下撥是“上一曲”, 比較反人類。 難道日本人都是這個邏輯嗎?總之, 不太適合中國人的使用習慣。

不大點兒的中控液晶屏, 也就一個手機大小。 設計非常簡潔, 當然功能也非常簡潔。 液晶屏還是需要按壓操作的電阻屏, 老古董了!雖然支持智慧手機互聯但是非常難用, 還不如沒有。

這台天籟提供了一個自動雙區空調, 操作比較簡單。

車窗按鍵, 除了主駕駛是一鍵升降之外, 其它車窗按鍵是只有一檔的普通按鍵。

如果想升玻璃, 就要一直按住。

雖然車上提供了後視鏡電動折疊這個功能, 但是這個功能只能單獨操作, 鎖車之後, 後視鏡不會自動折疊!奇葩的設計!還好有萬能的某寶, 100多元就能搞定。

由於天籟源於美國, 所以駐車方式和大多數美國車相同, 腳踩式的, 也就是俗稱的“手刹”變“腳刹”, 我不是很喜歡, 但是我們的攝像小哥, 覺得這個“把手刹”的方式很酷!

天籟提供一個CTV模擬7速的變速箱, 直列式排擋杆。 中央的兩個水杯架看上去比較精緻, 但是實用價值為零, 儲物空間太少!

檔杆後面還有一個點煙器, 還有一個活動的蓋, 設計的好繁瑣。

不是全景天窗, 這一點也說明這天籟該換代了!太老了!

不過天籟之所以還能賣到今天,

超級無敵舒服的座椅, 絕對是這台車的唯一賣點!“移動的大沙發”的稱呼, 名副其實!

後排出風口, 沒有儲物格、USB介面、12V電源口, 什麼都沒有。

中央地板有凸起, 但是不高, 還能忍。

後排座椅非常舒服, 雖然包裹性一般, 但是坐上去能感覺到身體直陷沙發裡, 非常舒適。

天籟的後排座椅不支持4/6放倒, 根本就不能放倒, 但是中央扶手有個小視窗, 可以伸到後備箱中取東西。

我們這台天籟搭載了一台2.0L自然吸氣發動機, B級車還在用自吸發動機的, 已經不多了。 這台發動機的動力參數, 實在是比較可憐, 最大馬力只有150匹, 扭矩只有195牛米。 這個帳面資料, 也就相當如目前1.4T或1.5T的水準。

那麼這台日產2016款天籟具體駕駛感受如何, 內部做工用料如何?請繼續關注我們後續的試駕和拆車內容。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