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第三屆全國教育生態思想與現代學校發展研討會暨“生態·好教育”學前教育論壇在杭舉行

12月7日下午, 第三屆全國教育生態思想與現代學校發展研討會暨“生態·好教育”學前教育論壇在杭州聞濤中學拉開了序幕。 本次論壇旨在進一步弘揚教育生態思想, 探索《條例》指導下學前兒童的主動探索、操作實踐、合作交流和表達表現能力的培養, 更好地基於兒童、潤澤生命, 促進學前教育的生態化發展。 該論壇由浙江省浙派教育生態科學研究院主辦, 杭州高新區(濱江)教育局承辦, 彙聚了教育生態領域權威專家、教育名家及一線名師名校長, 圍繞“辦好學前教育, 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品質的教育”的目標,

共同探討如何促進學前教育的生態化發展。

據悉, 本次論壇分為大會主旨報告會、大會專題報告會和主題平行分論壇。 論壇時間為12月7日-8日。 主題平行分論壇針對幼兒教師專業成長與學前教育發展、教育生態與幼稚園課程建設、民辦教育新政背景下民辦學校與公辦教育共生發展三個專題, 以“耕讀傳家”浙派文化為基礎, 在各分會場由浙派名家領銜研討。

杭州高新區(濱江)教育局局長陳玉棠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他對論壇的順利召開表示祝賀, 並介紹了濱江教育的發展概況。 他表示, 秉承著教育生態的理念, 濱江教育自2012年起, 通過實施“四大工程”, 提升“四大能力”, 加快推進教育改革, 取得了快速發展。

未來十年, 濱江區將努力打造引領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規劃最優、硬體最優、師資最優、教育品質最高、教育開放度最高、人民滿意度最高”的現代化教育新格局。

浙江省浙派教育生態科學研究院院長周培植在開幕演講中講到, 今天我們相聚在這裡, 是希望共用生態思想的智慧, 追求生命個體的共生共長。 教育生態, 從個體上講就是對於生命的一種態度, 我們的老師怎麼看待班裡每一個孩子, 我們的園長怎麼看待每一個老師等等;從區域講, 教育生態表明教育發展的一種導向, 一種態勢。 教育生態, 源于自然生態, 立足於“生命觀”, 它其實是一種常識, 是教育的本真、本質、本來。 教育生態宣導個體生命的多樣性和差異性,

追求教育的平衡發展, 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優質的教育。

大會主旨報告會由杭州市高新區(濱江)教育局副局長傅天健主持。

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浙江省浙派教育生態科學研究院總顧問張緒培在報告中表示, 教育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不要強求, 不要超越。 幼稚教育首先是幹好幼稚教育自身的事情, 我們那個年齡段孩子的事情。 自然而然, 就是我們必須關注兒童的生命成長, 兒童的天性才是教育的起點, 我們對兒童要有敬畏之心。 生態教育, 要尊重兒童的成長規律, 不能揠苗助長, 不要讓超前教育毀了孩子的童年。 生態教育就是承認多樣性, 尋找共生的方法。 每一個個體都是不一樣的, 每一個生命都是不一樣的,

所以我們必須承認生物的多樣性, 尊重孩子的多樣性發展。 生態教育, 必須要創建一個生態的環境。 當前, 城鄉教育發展存在一定的差距, 農村學前教育還不夠完善, 需要更大的支援, 讓學前教育環境能夠更好。

臺灣政治大學幼稚教育研究所教授、教育學博士簡楚瑛從生態系統理論的角度, 探討了學前教育的多種課程模式。 她表示, 如果只是覺得某種課程模式好, 就把它引入中國, 而沒有注意它背後的文化和信念, 這樣就會導致小孩在學校裡所接受的和家裡完全不一樣。 每個模式都各有千秋, 沒有哪個模式是最好的, 幼稚園在應用的時候, 實踐層面一定要有所選擇。

浙江省特級教師、寧波市聞裕順幼稚園園長李江美在報告會上分享了生長教育理念,

她表示每個兒童都是最好的自己, 這就是生長教育。 教育要把兒童的本能作為教育的起點, 從兒童的興趣出發, 尊重兒童的能力, 努力為兒童搭建各種各樣適宜的生長平臺, 讓教育致天賦, 增強兒童的生長力。

本次論壇中, 張緒培會長、簡楚瑛教授、陳玉棠局長、周培植院長、朱麗麗教授、李江美園長, 共同上臺為論壇揭幕。

把自然生態融入教育生態中, 是教育豐富化立體化的必要途徑。 生態教育, 營造了一個自然的、寬鬆的、開放的、人性化的生態育人環境, 對學前兒童實施智慧的、自然的、人性化的、順乎兒童本性的教育。 在生態化的教育環境中, 進行“春風化雨, 潤物無聲”的教育, 張揚學前兒童的個性。浙江省浙派教育生態科學研究院以弘揚和傳承浙派教育文化為宗旨,以教育生態思想為理論基石,融合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等系統資源,為研究和實踐教育生態科學的浙派教育人提供交流分享的平臺。

近年來,濱江教育尤其是學前教育在起步遲、起點低的背景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在06年以前,全區只有三個街道辦的公辦幼稚園,僅有四個社區配套幼稚園。06年以後,區委區政府多措並舉,從制度保證、經費落實、隊伍建設、園舍優化、督導評估、品質評估等方面全面推進學前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目前,全區共有幼稚園37所,60個園區。其中公辦幼稚園27所,48個園區,有專人教師1198人,省級幼稚園覆蓋率達到百分之百,優質學前教育覆蓋率達到98%。幼稚園整體辦學水準全面提升,初步實現了優質公辦保底,高品質民辦補充的學前教育新格局。

本次學前教育論壇在濱江這片熱土上開展,依託浙派教育的深厚文化底蘊,展示了浙派教育名家風采,闡述了學前教育的初心與使命,指明了學前教育的發展方向,是一場延續教育生態思想的智慧碰撞之旅。

張揚學前兒童的個性。浙江省浙派教育生態科學研究院以弘揚和傳承浙派教育文化為宗旨,以教育生態思想為理論基石,融合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等系統資源,為研究和實踐教育生態科學的浙派教育人提供交流分享的平臺。

近年來,濱江教育尤其是學前教育在起步遲、起點低的背景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在06年以前,全區只有三個街道辦的公辦幼稚園,僅有四個社區配套幼稚園。06年以後,區委區政府多措並舉,從制度保證、經費落實、隊伍建設、園舍優化、督導評估、品質評估等方面全面推進學前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目前,全區共有幼稚園37所,60個園區。其中公辦幼稚園27所,48個園區,有專人教師1198人,省級幼稚園覆蓋率達到百分之百,優質學前教育覆蓋率達到98%。幼稚園整體辦學水準全面提升,初步實現了優質公辦保底,高品質民辦補充的學前教育新格局。

本次學前教育論壇在濱江這片熱土上開展,依託浙派教育的深厚文化底蘊,展示了浙派教育名家風采,闡述了學前教育的初心與使命,指明了學前教育的發展方向,是一場延續教育生態思想的智慧碰撞之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