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上海科技金融產業園”成立,15億元投資基金將投向何處?

在普陀區今天與市科委、市金融辦、上海社科院等單位聯合主辦的2017長風科技金融論壇暨“深化金融創新, 服務實體經濟”論壇上, 普陀區宣佈成立上海科技金融產業園, 以長風生態商務區為核心, 重塑其外延與內涵。 普陀區與複星集團、德邦證券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 整合金融資源整體入駐, 還與上海金浦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 在本區設立總規模15億元的上海金融發展投資基金二期, 主要投向科技金融、智慧製造等符合產業導向的企業, 引導金融資本助力科創價值實現。

挖掘科技金融業“普陀優勢”

根據區委區政府要求, 上海科技金融產業園發展目標就是發揮科技金融產業園的綜合功能, 推進科技與金融互動、區域互動、政府與企業互動。 以先進的資訊技術為核心, 打造雲計算、大資料、人工智慧、區塊鏈等科技金融服務業態。 有效聚集科技、金融、投資、仲介等機構, 形成先進資訊技術產業、高效金融資本流動、產融融合服務三者有機統一和互動發展, 撬動更大的產業, 成為上海重要經濟增長極和金融科技服務中心, 服務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長三角地區, 並輻射國內各大經濟區域乃至亞太經濟圈。

普陀區區長周敏浩認為, “科技金融”是產業和金融的結合, 資訊技術與互聯網的發展促進了金融工具、金融服務的系統性創新和變革,

反過來金融業發展也服務於科技企業、科技成果轉化。

長期以來, 普陀區具有發展科技金融的資源和優勢。 近幾年, 普陀主動對接上海科創中心建設, 積極營造創新、創業生態環境, 創新要素不斷積聚。 有華師大“工業控制安全創新服務功能型平臺”和電科所“機器人產業技術服務平臺”, 在全市“四梁八柱”首批18家研發與轉化功能性平臺中佔據兩席, 區域內集聚機器人及相關配套企業34家。

此外, 普陀區還具備空間優勢和生態資源。 普陀在上海中心城區中相對面積較大, 具有工業生產、研發和商務辦公等不可多得的產業發展空間。 上海科技金融產業園所在的10平方公里, 將加強城市形態設計、推進整體更新,

形成發展空間較大、產業載體業態豐富、產城高度融合的區域;普陀區還積極融入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發展大局, 以長風生態商務區為依託, 目前發展的並購金融集聚區集聚了一批功能性平臺、一批股權投資基金及管理企業以及專業服務機構, 構築起良好的金融生態體系。

將形成三大產業集群

今後, 上海科技金融產業園將培育“五大核心功能”園區將形成產業生態良好、要素集聚明顯、創新能力突出、地區貢獻凸顯的產業特點, 突出核心技術研發、金融業態創新、要素平臺建設、科技成果轉化以及產融融合發展五大核心功能金融業態創新、科技成果轉化五大核心功能。

還將形成“三大產業集群”。

集群一為科創產業集群, 聚集人工智慧、智慧製造、機器人、大資料、雲計算、區塊鏈、智慧硬體等高科技企業以及研發中心和培訓機構等, 以發展智力產業為核心, 以打造智創園區為抓手, 以實現智慧生活為目標, 著力打造“智慧普陀”, 使普陀成為上海智慧科技創新高地集群;集群二為金融產業集群, 以銀行、證券、保險、基金組成的傳統金融格局和以互聯網金融、PE/VC、融資租賃等為代表的新金融形態相互交織, 聚焦新的投資環境下的風口產業;集群三為高端綜合服務產業集群, 彙聚要素交易平臺、仲介服務機構、產業聯盟、行業協會、高端研究機構和實驗室等。

加大力度扶持企業

一系列產業服務平臺將在園區陸續形成。

園區將推動設立“中國科創金融聯盟”, 為全國科技企業搭建“全方位、專業化”的創新型金融服務平臺;聯交所已正式上線國家級“一帶一路專案資訊服務平臺”, 以資訊服務為起點, 打造“一帶一路”PPP領域智慧撮合平臺, 致力成為“一帶一路”專案資訊要素中心和功能樞紐;此外, 園區計畫與騰訊金融洽談合作, 簽訂金融創新科技戰略合作協定, 共同致力於孵化金融科技創新企業, 成立聯合創新實驗室, 開發金融大資料運用等, 積極貫徹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普陀區還將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加大金融產業扶持力度, 營造良好營商環境。 制定發佈《普陀區加快發展金融服務業實施意見》, 設置平臺建設、產業扶持、交易促進、融資支援、金融創新五大版塊, 重點突出做大引強政策導向,大力發展金融總部經濟,增強本區金融業的集聚力和輻射力;鼓勵有條件的大型企業集團成立財務公司,提高資金運用效率和水準;鼓勵金融企業開展綜合化經營,支援金融類控股(或集團)公司集聚發展;支援有條件的金融企業跨地區並購和市場化重組,實現金融資源優化整合和外溢發展。

將著力凸顯金融科技產業導向,加大對金融科技企業的吸引力度,給予開辦費、房租補貼、運營補貼、高管補貼等各類扶持政策;設金融科技專項獎,重點獎勵在創新金融、大資料及軟體服務、區塊鏈、移動支付、保險科技等領域的優秀專案,激勵金融科技企業創新發展。著重引導科技金融融合發展,鼓勵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創新融資服務方式,鼓勵支援科技企業通過多層次資本市場、通過發行債券、票據及信託產品等方式融資,發揮政府科技創新引導基金作用,加強金融對產業經濟的支持和帶動作用。 此外,還將健全線上線下一體化綜合交流對接機制。線上探索建設金融要素對接平臺——積極與聯交所、晨哨集團等平臺溝通接洽,探索搭建集專案庫建設、交易資訊發佈、融資配套服務、社會服務流轉、諮詢培訓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資訊共用平臺,努力調動區內各類金融要素機構與科技園區、企業等的參與意願,促成需求資訊提供與配對,切實發揮平臺服務實體經濟作用;線下探索優化資本-專案常態化對接機制——加強園區服務,重點科創園區,瞭解企業政策需求、融資需求、資訊需求,進一步探索券商、金融服務類企業等與園區實體經濟企業更有效的對接機制,有針對性地舉辦常態化對接交流活動。還考慮將集聚區內銀行、投行、基金等機構引入產業部門的專案評審機制,幫助科創企業多管道獲取發展所需資金,幫助投融資機構發現合適專案實現投貸聯動,幫助政府部門提高專案評審的市場化和專業化程度。

欄目主編:王志彥 文字編輯:徐敏 題圖來源:普陀區提供 圖片編輯:蘇唯 重點突出做大引強政策導向,大力發展金融總部經濟,增強本區金融業的集聚力和輻射力;鼓勵有條件的大型企業集團成立財務公司,提高資金運用效率和水準;鼓勵金融企業開展綜合化經營,支援金融類控股(或集團)公司集聚發展;支援有條件的金融企業跨地區並購和市場化重組,實現金融資源優化整合和外溢發展。

將著力凸顯金融科技產業導向,加大對金融科技企業的吸引力度,給予開辦費、房租補貼、運營補貼、高管補貼等各類扶持政策;設金融科技專項獎,重點獎勵在創新金融、大資料及軟體服務、區塊鏈、移動支付、保險科技等領域的優秀專案,激勵金融科技企業創新發展。著重引導科技金融融合發展,鼓勵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創新融資服務方式,鼓勵支援科技企業通過多層次資本市場、通過發行債券、票據及信託產品等方式融資,發揮政府科技創新引導基金作用,加強金融對產業經濟的支持和帶動作用。 此外,還將健全線上線下一體化綜合交流對接機制。線上探索建設金融要素對接平臺——積極與聯交所、晨哨集團等平臺溝通接洽,探索搭建集專案庫建設、交易資訊發佈、融資配套服務、社會服務流轉、諮詢培訓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資訊共用平臺,努力調動區內各類金融要素機構與科技園區、企業等的參與意願,促成需求資訊提供與配對,切實發揮平臺服務實體經濟作用;線下探索優化資本-專案常態化對接機制——加強園區服務,重點科創園區,瞭解企業政策需求、融資需求、資訊需求,進一步探索券商、金融服務類企業等與園區實體經濟企業更有效的對接機制,有針對性地舉辦常態化對接交流活動。還考慮將集聚區內銀行、投行、基金等機構引入產業部門的專案評審機制,幫助科創企業多管道獲取發展所需資金,幫助投融資機構發現合適專案實現投貸聯動,幫助政府部門提高專案評審的市場化和專業化程度。

欄目主編:王志彥 文字編輯:徐敏 題圖來源:普陀區提供 圖片編輯:蘇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