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黑釉瓷在中國陶瓷史上的發展歷程

黑釉是古代瓷器釉色之一, 釉面呈黑色或黑褐色。 黑釉瓷器出現于東漢中、晚期, 但當時的釉色為深褐綠色乃至黑色, 釉層也薄厚不均, 常有蠟淚痕, 並在器表的底凹處聚集著很厚的釉層。 早期燒制黑釉最成功的首推東晉時期浙江德清窯, 所燒黑釉釉面滋潤、光亮, 色黑如漆, 可與漆器媲美。 唐代黑釉較為盛行, 宋代則是黑釉的高峰時期。 明、清時期禦器廠所燒黑釉器做工精細, 多在純淨的黑釉上施以各種低溫色彩, 黑釉則成為各種美麗顏色的襯托。 黑瓷在中國陶瓷史上往往被遺忘, 除了宋代茶文化崇尚“黑”道受到較高的禮遇以外,

很少受到人們的青睞。 就連後來的瓷器研究中, 對黑瓷也往往是一筆帶過。 的確, 黑瓷在中國近兩千年的瓷器歷史長河中, 宛若銀河系幾顆微弱的星星, 不是很惹眼, 但是存在的, 並像其他瓷器一樣共同構建了中國陶瓷的大廈。

德清窯黑釉雞頭壺

在夏商周三代以前的蒙昧時代, 中國先民創造了舉世矚目的彩陶文化因此考古學上也有時將這一時期稱為彩陶時代, 主要以仰紹文化為代表但在彩陶文化普興繁榮的時候, 黑陶也漸漸初露端倪。 如黃河流域山東龍山文化的黑陶, 不僅燒成溫度高, 而且胎薄如蛋殼之烏黑透亮。 無獨有偶在中國文明的另一個發源地長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也出現了品質較高的黑陶這種南北呼應的現象,

確切地表明中國陶器時代, 黑陶也是一個重要的表徵。

東漢時期, 在浙江越地燒成中國陶瓷史上第一件真正意義上的瓷器之前經歷了一個相當漫長的陶轉瓷的過程。 在這一時期, 青銅時代占盡了應有的輝煌和榮耀。 而陶器開始在文化的夾縫中適應性地生存。 這一時期, 也出現了高品質的黑陶。 《墨子•耕柱篇》中說到陶鑄於昆吾的昆吾, 即是夏的一個部族, 以燒陶和鑄銅而著稱。 所燒陶器以灰黑陶最多。 在這一時期的陶器裝飾上, 可以看到有與青銅器相類似的饕餮紋, 甚至還有裸體人像蝌蚪紋、龍紋、蛇紋等高品位的裝飾。 商朝以後, 灰陶、白陶、印紋陶等逐漸取代了黑陶,

成為重要的陶器品種。

黑瓷的成熟期應在兩晉時期在浙江杭州北面的德清窯, 出土了成熟的黑瓷, 胎呈紅、紫或褐色, 釉層厚實滋潤如玉, 且色澤黑亮如漆, 閃閃發亮。 造型主要以壺為主, 如雞首壺四系壺等, 與當時的青瓷名品“越瓷”造型基本相同。 德清黑瓷得到了當時人們的喜愛, 在浙江、江蘇、四川等地發現了廣泛使用的痕跡。 當南方德清窯黑瓷處在興盛時期, 北方也開始了黑釉瓷器的生產。 至遲在東魏時期北方的黑釉瓷器已經成熟。

隋唐以前, 青瓷的文化含量遠遠高於黑瓷, 僅憑色彩視覺傳達的感覺就自然將人們的目光集中在青瓷身上。 黑瓷, 古穆、莊嚴、沉寂, 決定了它的實用和審美局限。 魏晉南北朝時期,

是崇尚自然主義美學的時期。

隋朝的短暫統一, 沒能讓我們留駐更多的目光唐代瓷器的南青北白托起了中國瓷業的第一個高峰。 作為單色釉瓷器的黑瓷, 便顯得很珍貴了。 唐代的黑瓷主要分佈在安徽、河南、陝西等地。 在安徽的蕭縣白土窯出土了少量的黑釉瓷在陝西銅川的黃堡鎮出土了黑瓷塔式罐。 在河南的貢縣鶴壁密縣, 郟縣和安陽等地都出土了黑釉瓷器。 在山東淄博也發現了黑釉瓷器很顯然, 這些黑瓷未能擠進當時瓷器的主流。 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唐代飲茶文化的審美觀。 茶聖陸羽的青則宜茶將越窯青瓷的地位提到了最高。

宋 黑釉執壺

而白瓷又受到了當時文人的稱頌。 詩聖杜甫就盛讚四川白瓷大邑白瓷輕且堅,

摳如哀玉錦城傳。 君家白碗勝霜雪, 急送茅齋也可憐。 就連音樂方面對瓷器的選擇也重點在青瓷和白瓷上唐代段安節在《樂府雜錄》中提到樂師郭道原對青白瓷樂器的重視, 黑瓷在當時的文獻中少有提及, 但令我們略感欣慰的是, 1974年在浙江寧波余姚江唐代港口發現了一條沉船, 船上有越窯瓷器和少量的黑釉瓷器, 顯然, 這些黑瓷是供出口用。 但在國外的瓷器出土中很少見到唐代黑瓷。

宋 白覆輪黑釉盞

如果說唐代以前的黑釉瓷器是以純黑的形式出現, 那麼宋代以後的黑釉瓷器則黑出了文化和美學。 宋代黑瓷的主要窯口有:定窯、耀州窯、吉州窯和建窯等。 定窯是以白瓷擅名的窯口, 是與官、哥、汝、鈞等並稱的北宋五大名窯。

宋 建窯黑釉兔毫盞

金 黑釉剔花小口瓶

吉州窯最輝煌的時期是宋代,從當時的史料記載可窺見一斑。建窯的興盛時期也在兩宋,元末才走向衰落。清代蘭浦在《景德鎮陶錄》中說:建窯入元尤盛”。吉州窯著名的黑釉瓷器品種有木葉紋、兔毫釉,玳瑁釉,油滴釉,鷓鴣斑,黑釉彩繪,剪紙漏花,黑釉剔花,黑釉印花,素黑釉等。建窯的黑釉瓷器品種主要有:純黑色釉,兔毫釉、鷓鴣斑,油滴釉,曜變釉等。這些黑釉瓷均以盞盛名於世,這主要受到宋代鬥茶之風盛行的影響。

金黑釉雙系瓷壺

金黑釉剔花瓶

兩宋時期,黑瓷的文化和美學內涵大多是通過茶文化體現出來的,隨著宋徽宗等人的遠去和鬥茶文化的衰落,黑釉盞類的黑瓷也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相反,茶文化在日本得到了弘揚和發展,日本人將這種黑色的茶盞稱為天目。時至今日我們只能在國內或日本的茶館裡看日本人表演茶道了。但讓我們稍感欣慰又覺失落的是,在西夏和金兩個短暫的王朝裡,我們還能見到一些粗獷的黑瓷,但他們的命運也像這兩個王朝一樣,始終沒有擠進中國歷史的正脈正像我們現在看到的,在西夏王朝的故土上,留下的多是盜墓者的足跡和草原的荒涼。當我們看到那些刻在黑釉瓷器上充滿智慧和內蘊的西夏文字時,我們除了對西夏先民的崇敬和欽佩之外,還能做些什麼呢?

六朝 黑釉五聯罐

元明清時期,中國瓷業的中心轉移到了景德鎮而我們基本上也被淹沒在兩種視像的海洋裡,一是素雅沉靜的青花,一是五色斑斕的彩瓷,黑瓷漸漸退出了歷史舞臺,只偶爾在元代的草原和康熙的宮廷裡能見到一些。

宋 建窯黑釉兔毫盞

金 黑釉剔花小口瓶

吉州窯最輝煌的時期是宋代,從當時的史料記載可窺見一斑。建窯的興盛時期也在兩宋,元末才走向衰落。清代蘭浦在《景德鎮陶錄》中說:建窯入元尤盛”。吉州窯著名的黑釉瓷器品種有木葉紋、兔毫釉,玳瑁釉,油滴釉,鷓鴣斑,黑釉彩繪,剪紙漏花,黑釉剔花,黑釉印花,素黑釉等。建窯的黑釉瓷器品種主要有:純黑色釉,兔毫釉、鷓鴣斑,油滴釉,曜變釉等。這些黑釉瓷均以盞盛名於世,這主要受到宋代鬥茶之風盛行的影響。

金黑釉雙系瓷壺

金黑釉剔花瓶

兩宋時期,黑瓷的文化和美學內涵大多是通過茶文化體現出來的,隨著宋徽宗等人的遠去和鬥茶文化的衰落,黑釉盞類的黑瓷也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相反,茶文化在日本得到了弘揚和發展,日本人將這種黑色的茶盞稱為天目。時至今日我們只能在國內或日本的茶館裡看日本人表演茶道了。但讓我們稍感欣慰又覺失落的是,在西夏和金兩個短暫的王朝裡,我們還能見到一些粗獷的黑瓷,但他們的命運也像這兩個王朝一樣,始終沒有擠進中國歷史的正脈正像我們現在看到的,在西夏王朝的故土上,留下的多是盜墓者的足跡和草原的荒涼。當我們看到那些刻在黑釉瓷器上充滿智慧和內蘊的西夏文字時,我們除了對西夏先民的崇敬和欽佩之外,還能做些什麼呢?

六朝 黑釉五聯罐

元明清時期,中國瓷業的中心轉移到了景德鎮而我們基本上也被淹沒在兩種視像的海洋裡,一是素雅沉靜的青花,一是五色斑斕的彩瓷,黑瓷漸漸退出了歷史舞臺,只偶爾在元代的草原和康熙的宮廷裡能見到一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