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國語》著名漏洞:宣王即位不藉千畝,如何導致他數十年後大敗?

《國語·周語》記載, 周宣王繼位之初, 就“不藉於千畝”。

周宣王

大臣虢文公對此痛心疾首, 於是語重心長地對輕視傳統文化的周宣王進行規勸:“不行啊。 百姓的頭等大事就是農業:祭天的貢品靠農業提供, 民眾的繁衍靠它生養, 財務的增長靠它產出, 強大的國力也得靠它維持。 您現在想繼承祖先功業, 卻又不重視農業生產, 這怎麼能行呢?”

在農耕文明時代, 農業生產就是一切經濟活動的基礎, 所以歷朝歷代都必須對農業高度重視。 否則, 國之根基就要動搖。 傳統上, 人們都認為周宣王“不藉於千畝”, 就是放棄了藉田儀式。

藉田這類形式化的儀式, 本身很務虛, 但是背後所蘊藏的意義卻異常重大。 所以, 周宣王放棄藉田儀式, 遭到大臣們的強烈反對也就不奇怪了。

然而, 上臺伊始, 周宣王日理萬機, 所以虢文公的進諫, 他根本就聽不進去。

在宣王三十九年, 王室軍隊在千畝與戎人交戰, 結果潰敗, 周宣王還差點丟了性命!

現代人看來, 周宣王繼位之初的“不藉千畝”, 居然導致了三十多年後千畝之戰的失利, 這麼簡單而武斷的推理太難讓人信服了:對農業的重視與否, 更多地體現在其它日常扶助措施, 而不在於藉田儀式本身。 周宣王若果真不重視農業, 甚至放棄了農業生產, 在缺乏國際貿易和其它支柱性產業的強力支撐下,

其後果將是更加致命的——周族政權都可能就此垮臺, 而不僅僅是區區的千畝之敗。

所以, 周宣王“不藉千畝”, 既不能說明他不重視農業, 也肯定不會因此而導致了千畝之戰的失敗。

因此, 《國語》說周宣王“不藉於千畝”導致千畝之敗, 理由過於牽強。

然而, 歷史可不會這麼簡單。

傳統上人們認為《國語》中的“藉田”, 只是指藉田儀式, 但依據李亞農先生之說, 應該是指藉田制度。 也就是說, 周宣王“不藉於千畝”不僅僅是放棄了藉田儀式, 更是解散了藉田制度。

韋昭

藉田, 是西周初文、武王時期就已存在的一種助耕制度。 韋昭曰:“籍, 借也。 借民力以治之, 以奉宗廟, 且以勸率天下, 使務農也。 ”有學者認為, 藉田制即為井田制。 把田地按照“井”字形劃分開來,

“井”字中間為“公田”, 四周即為農夫的“私田”。 西周初年, 上層貴族把土地劃分成公田和私田。 公田為借助民力耕作, 土地生產所得, 作為上層貴族乃至周王室的財稅收入。 私田則是上層劃分給農夫的份地, 但是農夫必須到公田上服無償勞役, 作為獲得份地所付出的代價。 誰想要分得土地維持生活, 就得先把公田上的莊稼伺候好。 正是因為公田是借助民力耕作, 所以才被稱為“藉田”。

藉田制, 是周人鄉遂制度的基礎。

徐中舒

徐中舒先生在《先秦史稿》中指出, 在“鄉”的劃分中, “閭二十五家, 四閭為族, 族則以百家為單位, 族與黨保存的‘家族公社’關係是較多的”;對於“遂”, “這種組織裡就沒有族、黨等名稱, 說明遂和鄉不同的地方正在於遂是沒有血緣關係的”,

是“農村公社”。

不管是家族公社還是農村公社, 將每個公社組織起來的制度正是藉田制。 “鄉”與“遂”雖然在客觀上存在著諸多差異, 但本質上都屬於藉田制下的大型“國營農場”。

在“國營農場”內, “農場職工”在政府組織下參與各種集體勞動, 就結成了最古老的農業生產公社。 在“公社”裡, 社員們常年一起鬆土、種菜、耕田、插秧、積肥、送糞、除草、收割、砍柴、興修水利、平整道路;各個“公社”內,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社員”們抬頭不見低頭見, 家家戶戶來往頻繁, 一家有難, 則八方支援;農暇間隙, “鄉公社社員”們還需要進行半軍事化的集體狩獵活動, 如春蒐、夏苗、秋獮、冬狩, 以鍛煉軍事技能, 這就是所謂的“三時務農, 一時講武”。

以上, 就是西周“藉田公社”的基本生產、生活模式。

除此之外, 鄉遂制度還是周王室在軍事上的關鍵戰略規劃。

如前所述, 周王室創立鄉遂制度的重要目的之一, 就是為了應對周王畿內及其周邊嚴峻的維穩態勢。 周王室在“鄉”行政區域的基礎上, 首先推出了周王畿內的“徵兵法”:“乃會萬民之卒伍而用之。 五人為伍, 五伍為兩, 四兩為卒, 五卒為旅, 五旅為師, 五師為軍。 ”對於各家各戶, “凡起徒役, 家無過一人;以其餘為羨, 惟田與追胥竭作。 ”這意思是說, 一旦因戰爭需要而徵兵, 每家最多出兵一人, 即所謂的“正卒”;家庭中其他服役人員, 只負責在地方維持治安, 不需上前線, 即所謂的“羨卒”。 (《周禮•地官司徒•小司徒》)

周禮

按“徵兵法”計算, 五人為伍, 五伍為兩,一兩則二十五人;四兩為卒,一卒則為一百人;五卒為旅,一旅則有五百人;五旅為師,一師則有兩千五百人;五師為軍,一軍則有一萬二千五百人。結合鄉遂制度分析,每家出兵一人,五“比”就可組建一“伍”;五“閭”可組建一“兩”;每“族”可組建一“卒”;每“黨”可組建一“旅”;每“州”可組建一“師”;每鄉可組建一“軍”;周王畿內共有六鄉,所以共有六軍。這六支軍隊,應該就是西周青銅器中經常提及的“西六師”。

這種徵兵方式,周王室“徵兵法”中明確規定,僅限於“六鄉”之地。從“鄉”的定義而言,周人服兵役的義務大多情況下僅限於土生土長的周人,也就是西周“城市戶口”擁有者。賈公彥疏:“凡出軍之法,先六鄉,賦不止,次出六遂;賦猶不止,徵兵於公邑及三等采;賦猶不止,乃徵兵于諸侯。”可見,“六遂”之地的“農村戶口”擁有者,理論上也需服兵役,但通常只是作西周正規軍的輔助補充。這是因為“遂人”是被征服者,周人雖然征服了他們,但卻對他們並不完全信任,並不太放心讓他們上戰場作為主力兵種。

雖然史料中說“遂人”也可能要服兵役,但“遂”的徵兵制度,史料中並不明確。也許,是因為“遂人”的出兵規模實在太小、出兵次數也太少,才會被周人所忽略。

由上可見,“六鄉”之民,實際上就是西周常備軍的來源。

瞭解到藉田在政治、經濟、軍事領域對於周王室統治的深刻意義之後,才能明白為何周宣王“不藉於千畝”會對周王國產生如此重大影響。

周宣王放棄了藉田制,事實上就是把原先的“國有農場”全部私有化。“私有化”改革,對藉田公社裡的基層農民來說,不過是短期的興奮劑;興奮劑藥效過了後,他們反而陷入了更為殘酷的貧困陷阱。

所以,周宣王改革持續的時間越長,社會各階層貧富差距劇烈拉大,社會階層日趨固化。藉田制下還能維持生活的底層民眾陷入赤貧,生活完全失去了上升空間。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百姓生活愈發艱難,看不到絲毫改善的希望,慢慢地就到了徹底絕望的邊緣。

國語

底層百姓在西周政府和“農場主”階層雙重剝削下,被壓得喘不過氣來,紛紛逃離火坑,以致周王國“總理”樊仲山甫都開始擔心起來:“不謂其少而大料之,是示少而惡事也。臨政示少,諸侯避之;治民惡事,無以賦令。”(《國語·周語上》)

民眾紛紛逃離周王幾,周王室徵兵制度幾乎崩潰。為彌補周王室軍隊在防守上的漏洞,周宣王不得不從南方江漢流域調來南國之師。然而,南北氣候的差異,使得南國之師難堪大用。最終在千畝之戰中,南國之師潰敗,周王室也隨之大敗!

因此,雖然千畝之敗的直接原因不是周宣王的“不藉於千畝”,但周王室徵兵難題的根源卻正來源於此。從這個角度來說,“不藉千畝”確確實實造成了周宣王晚年的“千畝之敗”。

五伍為兩,一兩則二十五人;四兩為卒,一卒則為一百人;五卒為旅,一旅則有五百人;五旅為師,一師則有兩千五百人;五師為軍,一軍則有一萬二千五百人。結合鄉遂制度分析,每家出兵一人,五“比”就可組建一“伍”;五“閭”可組建一“兩”;每“族”可組建一“卒”;每“黨”可組建一“旅”;每“州”可組建一“師”;每鄉可組建一“軍”;周王畿內共有六鄉,所以共有六軍。這六支軍隊,應該就是西周青銅器中經常提及的“西六師”。

這種徵兵方式,周王室“徵兵法”中明確規定,僅限於“六鄉”之地。從“鄉”的定義而言,周人服兵役的義務大多情況下僅限於土生土長的周人,也就是西周“城市戶口”擁有者。賈公彥疏:“凡出軍之法,先六鄉,賦不止,次出六遂;賦猶不止,徵兵於公邑及三等采;賦猶不止,乃徵兵于諸侯。”可見,“六遂”之地的“農村戶口”擁有者,理論上也需服兵役,但通常只是作西周正規軍的輔助補充。這是因為“遂人”是被征服者,周人雖然征服了他們,但卻對他們並不完全信任,並不太放心讓他們上戰場作為主力兵種。

雖然史料中說“遂人”也可能要服兵役,但“遂”的徵兵制度,史料中並不明確。也許,是因為“遂人”的出兵規模實在太小、出兵次數也太少,才會被周人所忽略。

由上可見,“六鄉”之民,實際上就是西周常備軍的來源。

瞭解到藉田在政治、經濟、軍事領域對於周王室統治的深刻意義之後,才能明白為何周宣王“不藉於千畝”會對周王國產生如此重大影響。

周宣王放棄了藉田制,事實上就是把原先的“國有農場”全部私有化。“私有化”改革,對藉田公社裡的基層農民來說,不過是短期的興奮劑;興奮劑藥效過了後,他們反而陷入了更為殘酷的貧困陷阱。

所以,周宣王改革持續的時間越長,社會各階層貧富差距劇烈拉大,社會階層日趨固化。藉田制下還能維持生活的底層民眾陷入赤貧,生活完全失去了上升空間。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百姓生活愈發艱難,看不到絲毫改善的希望,慢慢地就到了徹底絕望的邊緣。

國語

底層百姓在西周政府和“農場主”階層雙重剝削下,被壓得喘不過氣來,紛紛逃離火坑,以致周王國“總理”樊仲山甫都開始擔心起來:“不謂其少而大料之,是示少而惡事也。臨政示少,諸侯避之;治民惡事,無以賦令。”(《國語·周語上》)

民眾紛紛逃離周王幾,周王室徵兵制度幾乎崩潰。為彌補周王室軍隊在防守上的漏洞,周宣王不得不從南方江漢流域調來南國之師。然而,南北氣候的差異,使得南國之師難堪大用。最終在千畝之戰中,南國之師潰敗,周王室也隨之大敗!

因此,雖然千畝之敗的直接原因不是周宣王的“不藉於千畝”,但周王室徵兵難題的根源卻正來源於此。從這個角度來說,“不藉千畝”確確實實造成了周宣王晚年的“千畝之敗”。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