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升學面前,體育為何總“犧牲”?——青少年體育培訓熱觀察

新華社北京12月9日電題:升學面前, 體育為何總“犧牲”?

——青少年體育培訓熱觀察

新華社記者林德韌、李麗、馬鍇、王君寶

隨著體育對青少年全面發展的獨特作用日益受到重視, 作為校園體育有益補充的課外體育培訓得到迅猛發展。 然而, “體育培訓熱”並未覆蓋到所有年齡段。 體育培訓機構萬國體育的CEO張濤談到一個有趣的現象:在萬國接受訓練的孩子年齡段集中在小學階段, 年齡越大, 接受培訓的孩子越少。

在萬國體育接受擊劍訓練的孩子們。

這在體育培訓業中具有共性。 除了一些計畫出國讀書並以體育特長作為“敲門磚”,

以及打算報考體育院校的孩子, 其他孩子上初中後面臨升學和課業壓力時, 體育往往成為諸多“班”中的第一個犧牲品。

體育, 離“剛需”還很遙遠

張女士是在北京工作的“白領”, 有一個學齡前的女兒。 她對記者說:“現在孩子的課外輔導課程越來越多, 學英語, 甚至學藝術都感覺會有明顯的收穫, 而體育培訓感覺就是在玩, 對我的影響力不大。 ”

張女士代表了部分家長的觀點。 相較於以奧數為代表的文化課補習、以鋼琴為代表的藝術培訓, 體育培訓班由於難以給孩子帶來成績、考級、升學上的直觀效果, 在課外班清單中, 隨時可能被刪去。 目前, 體育已在中考成績中占一定分數, 但更多還是跑跳投等身體素質考核而少技能考核,

而考生和家長也往往傾向於考前突擊而非長期訓練。

南京理工大學動商研究中心主任王宗平說:“因為我們國家目前的人才培養體系, 中考、高考、招工、考公務員等等, 還沒有認為體育是一種能力, 如果說我們整個社會認為體育是跟奧數、英語一樣的能力的話, 這個市場就不會比外語、奧數差。 ”

福州首支青少年冰球隊“烈焰狼”隊小球員在進行冰球比賽練習。 新華社記者姜克紅攝

王宗平表示, 目前重視體育的家長在觀念上還是比較先進的, 一部分重視體育在人格培養上的作用, 還有一部分想要送孩子出國留學的家長, 是受歐美學校和社會普遍重視體育的影響。 “但還是要靠社會體育觀念的整體進步,

如果只靠部分家長的覺悟, 市場就會比較有限。 ”

在美國, 社區體育和學校體育氛圍非常濃厚, 這不僅得益于觀念和文化, 也得益於體育在美國是升學剛需。 美國各大高校都非常重視體育, 尤以“藤校”為甚, 體育特長生有更多申請獎學金的機會。

在貴州榕江縣少年兒童業餘體操運動學校內, 水族女孩姚瑤在進行體操訓練。 新華社記者歐東衢攝

據培養了多名奧運冠軍的美國著名華裔體操教練喬良介紹, 美國能有大量的體操人口, 得益於體教結合。 “不光是奧運冠軍才有機會申請獎學金, 各種大學都有不同的獎學金, 所以總給大家希望, 有動力去練體操。 ”

國家體育總局青少司司長劉扶民提供了另一種視角:隨著體育產業的蓬勃發展,

大量體育相關公司和機構亟需體育特長人才, 當家長逐漸看到出路多了, 練體育的青少年也會多起來。

體育班, 如何提升家長“獲得感”

一位在國家體育總局任職的家長, 給孩子報了游泳培訓班, 但作為瞭解體育的圈內人, 他對培訓效果並不滿意。 “就是交錢上課, 但比如訓練計畫, 孩子達到什麼水準, 下一步如何, 都沒有及時和家長回饋和溝通, 也缺少具體的資料和指標。 ”

由於接受服務的物件和付費物件不一樣, 所以青少年體育培訓需要說服家長, 對家長心理的把握非常重要。 而體育如何體現成效, 讓家長滿意?

在山東即墨市第四實驗小學操場上的“移動游泳池”裡, 小學生在教練指導下學習游泳。

新華社發核心業務也是體育培訓, 但同樣涵蓋場館和賽事, 並在加強互聯網領域的佈局。

圖片:新華社;編輯:徐征

版權歸新華社所有 未經許可嚴禁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