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星座創業商戰下半場:融資喝到尿血的CEO和月入4萬的員工

星座創業已告別缺錢的時代, 精明的投資人也並非星座文化的忠實擁躉, 紅火的內容與冷靜的資本相逢, 實現各取所需的資源盤整。 雙方的共同出口, 都是對星座下半場戰事突圍的期待。

文|AI財經社 杜雯雯

編輯|祝同

剛剛結束的這場團建聚會, 或許算得上是章晉源這一年最為開心的時刻。

在北京的一家酒吧, 這位26歲的“同道大叔”CEO給不到40人的北京團隊現場發放了超過六位數的紅包。 “還喝了幾十萬的酒。 ”章晉源, 星座類知名IP同道大叔的新任CEO。 他的前任、同道大叔創始人蔡躍棟在一年之前套現1.78億,

已成為星座行業的標杆式人物。

章晉源畢業於清華大學經濟與金融專業, 與前任同為校友。 這位接盤的新CEO似乎並沒有受到學長離場影響, 如今的意氣風發也頗有底氣。

在星座內容賽道上頗具江湖地位的同道文化, 歷經並購後的管理層更迭、團隊認同建立以及業務營收模式的轉型探索後, 截至目前的業績也極為亮眼, 對比去年的全部業務總營收, 今年的數字翻了一倍。

就目前來看, 僅在雙微平臺粉絲就已超2000萬的“同道大叔”, 以先發優勢完成了早期粉絲積累後, 又得到美盛文化並購後在製造業全鏈條的加持, 從最初的星座吐槽自媒體大號向佈局泛娛樂化產業的商業品牌轉化, 統治級地位明顯。

2016年12月初, 美盛文化發佈公告稱,

其控股股東美盛控股以2.17億元收購同道文化72.5%的股權, 彼時, 同道文化的估值高達3億元人民幣。 而同道大叔的創始人蔡躍棟通過這筆交易套現後, 個人持股比例降至12.5%。

這場去年受到超高關注的並購案, 被外界視為“內容創業者繼流量紅利後的第二春”信號, 也悄然改變著星座內容這個垂直賽道上的行業格局。

▲2017年10月11日, 網紅IP同道大叔在上海開起了十二星座“Party”。 圖@視覺中國

自此之後, 投資方對極具潛力、星座細分領域的內容創業公司的關注度驟升。 不少星座內容創業者受到資本的青睞。 比如, 靠動畫短視頻切入的星座不求人、女明星莫小奇的星座女神分別在去年和今年獲得千萬級的投資。 而就在上個月,

定位於情感消費社區共用平臺的測測星座, 獲得百合網1920萬的資本注入。

如果說2016年之前, 星座賽道上的玩家們都還在尋求安身立命的早期階段蒙眼狂奔, 自同道被收購後諸多資方的陸續進場, 2017年的行業的格局逐漸明晰起來。

星座細分之下領域更窄, 而占山為王幾分天下的趨勢也日趨明顯, 但對於“星座潛在用戶”這個無法用具體數值去囊括的龐大消費市場, 無論是資方還是內容創業者, 都有極大的想像空間。

在商業模式愈加清晰, 資本輸血完成之後, 星座領域的下半場戰事已然開始。

陪投資人喝酒喝到尿血

像其他內容創業一樣, 星座領域也歷經大浪淘沙, 如今這幾個星座大IP, 也大多以輕鬆玩笑講述曾經“打碎牙齒和血吞”的艱難時刻。

畢竟能夠活下來走到今天, 已屬不易。

測測星座就是其中之一。 “測測星座”以APP的形式於2013年12月上線, 上月的A輪融資獲得了百合網1920萬元的資金注入, 這距離上一次拿到遠瞻資本的天使輪投資, 已經過去了整整三年。

創始人任永亮還記得要斷炊的艱難時刻。 那時, 誕生才一年多的測測星座使用者資料雖然在持續增長中, 但資金緊張卻成為阻礙公司發展的最大難題。 最困難時, 公司裡只剩下任永亮在內的三個人, 這位具有醫療和技術雙背景的前IBM工程師, 在星座創業面前, 也只能眼看著5萬額度的信用卡一點點被刷至透支。

沒有深夜裡痛哭的劇情, 現實的困境已讓他欲哭無淚。 每天跟不同的投資人見面成為任永亮要為測測輸血的頭號大事,

同時還要面對團隊裡大家因情緒低落所帶來的激烈爭論。 所幸5個月之後, 他融來了一筆來自遠瞻資本的數百萬元投資。

到2015年底, 挺過來的任永亮在知乎上回答“創業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時, 敲出了如下的關鍵字:忘我、徹底、沒有退路, 消耗了大量的荷爾蒙最終卻很可能一無所有, 對個人來說是一場修行。

▲測測星座App。

和測測星座初期缺錢的窘境不同, 讓莫小奇和餘中鼎感到最累心的是早期創業時周遭對“女明星創業玩票”的質疑。

莫小奇和圈內好友余中鼎在2014年創辦“星座女神”, 以多年在娛樂圈積攢的資源, 致力於“星座+網綜網劇+直播”的模式, 明星效應有著自有流量的優勢, 而資方對其未來變現潛力也很看好。

“2014年最多這個聲音,說我倆是不是想玩票撈一筆?”餘中鼎對AI財經社說。他的環形耳造型感十足,黑色毛領外套裡是範思哲的白色毛衣,墨鏡進辦公室採摘下,這些細節透出他的“圈內人”屬性。

對於這樣的聲音,餘中鼎感到可笑。他說與莫小奇all in到星座女神,是瞄準了未來更長遠的事業。在融資過程中,他對資方也有自己的要求,錢不是最看重的,而是資本背後的資源整合,並且雙方在思想理念上要一致。

要找到各方面匹配的資方並不容易,前幾年一次尋求融資過程中,餘中鼎就遭遇過瀕臨崩潰的時刻。

本來FA(財務顧問)告知他和莫小奇,第二天早上九點準時去和投資機構簽協定,但頭一天晚上卻被投資人約出去灌酒。那是餘中鼎做完腎結石手術的第六天,他陪投資人喝酒喝到尿血,但最後那筆投資卻無疾而終。

相較其他幾家星座創業公司而言,僅從業務的發展上來看,出發最早的同道文化應該是焦慮感最低的——畢竟鮮活的先例還擺著,和同道文化都在望京SOHO辦公的小藍單車,就在上個月死在了對手“唯快不破”的預言下。

但對於同道文化而言,去年“賣身”美盛是一個關鍵節點。

彼時,無論是投資圈還是自媒體圈,都對同道之後的發展前景打一個問號:核心創始人離場,團隊人心會不會散?資本取得實際控制權之後,同道大叔的業務是否會被干預?

章晉源在接手同道之前就在美盛負責IP內容投資。從投資人變成了投資項目的CEO,他也在適應著角色轉換帶來的焦慮。採訪的一個小時裡,他從萬寶路的爆珠薄荷煙盒裡前後取出了五支煙,抽煙這個動作,他現在幾乎每天要重複40次——而過去作為投資人,他每天不會抽煙超過半包,而且大多都是避不開的“社交煙”。每天淩晨四、五點睡覺則變成了生活的常態,章晉源的白髮也比以往更明顯。他開著玩笑自嘲,“以前頂多也就是斑白,現在去理髮,人家都會問我是不是染的。”

紅利爆發期的前夜

星座這個公共話題,是幾乎所有社交場景裡都可以用於破冰的入口,且星座的排他性很小,與動漫、情感、漫畫、短視頻、社交、綜藝等形式都可以進行糅合、加工和再次販售。

創業者們帶著與星座各自不同的故事而來,但資本卻是理智的,如果說A輪之前投資人或許還會為了一個可能性買單,那越往後走,即使暫時還不考慮利潤,更明晰的商業模式和營收增長的可能性才是抓住資本的法寶。

投身星座生意的投資人們,也絕沒有想像中對風口概念追逐的盲目,清楚明晰的投資邏輯下是他們達成一致的共識——星座行業裡要單獨成長出一家獨角獸公司的可能性很低,但跳出星座本身去佈局產業、打通管道和盤活資源,卻有著豐富的想像空間。

其實投資星座不求人,並不是王晟第一次接觸星座項目。王的身份是英諾天使基金合夥人。在與星座不求人創始人王宏一結識之前,王晟與同道大叔創始人蔡躍棟就早已相識,但略微遺憾的是,對於同道這個項目,王晟入場晚了一步,與之擦肩而過。

因此,在朋友圈裡看到“星座不求人”的星座歌系列時,它的趣味性、高點擊量下的項目潛力被王晟敏銳捕捉到。彼時,他還在臺灣,便讓投資總監Emma主動去找王宏一聊。第一次見面後並不算順利,王宏一的“星座不求人”專案正處於持續盈利、資金需求不算太強的階段,且手握多個offer,可選擇的投資機構很多。

▲圖片來源於網路

王晟的二次拜訪打破了這一僵局,並促成此後的投資。

回憶起當時和王晟見面的場景,王宏一依舊印象深刻。在投資圈,王晟的確很有特點,他組建了一個“老幫菜”樂隊搞搖滾,是個不枯燥、熱情的投資人,多年來一直在投資佈局文娛產業,專業性在圈內有口皆碑,然而最打動王宏一的,是王晟對於創投雙方關係的理解和親和態度。

“他認為投資人實際上是賣錢的,如何能把錢賣出去,是一個好投資機構的本事。我覺得在這個理解上,王晟是很不一樣的,”王宏一告訴AI財經社,“大多數投資機構做不到這一點,認為我要把錢給你就怎麼著,其實創始人有時候看中的是錢背後的資源。”

而對於英諾來講,“星座不求人”是他們在自媒體中投的第一個項目,但並不是站在星座的角度去投,而是以文娛泛娛樂的角度作為考量。

“星座只是承載內容的一個方向,星座不求人的受眾面比較廣、衍生性比較強,有形象、漫畫、精神內核、動畫和音樂的支撐,比較容易做IP價值的變現和衍生,是英諾去理解這個領域和行業很重要的第一步”王晟告訴AI財經社, “對英諾來說其實更像一個探索。”

而對同樣作為投資方的百合網來說,使用者以相親為目的,但隨著婚戀群體的年齡反覆運算,越來越多的90後人群也開始進入百合網的目標使用者中。

如何讓自己的品牌調性年輕化?百合網瞄準了星座這個切入點口。星座和婚戀天生就有很高的契合度,在交友、相親、戀愛、結婚的場景裡,男女雙方都避免不了問上一句,你是什麼星座?

在篩選了市場上的一眾星座APP後,偏重社區和情感的測測星座,無疑與百合網的需求最為契合。百合網打算新開一個入口,接入測測的星座服務,兩個APP之間的用戶增強互動,也增加了用戶的粘性。

百合網投資管理部總經理王紀章說,其實投資過程中,也不止百合網一家在跟測測洽談,大家在資金上開出的條件都差不多,但未來百合網和測測星座的用戶未來更大價值的交互性、以及在婚戀產業的資源,才是測測星座最終選擇百合網的原因。

同樣的邏輯,專注于文旅體娛大消費投資的北京左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選擇投資星座女神便不難理解了。

左馭的私募股權投資業務部董事總經理趙連強告訴AI財經社,浙江松陽縣一家山頂上的網紅民宿吸引了眾多喜好觀星的天文愛好者以及拍攝星空的攝影愛好者前往,這給了左馭很大的啟發。

左馭希望借由星座文化在民宿、演藝、主題咖啡館等專案上有效衍生,打開一個新的思路。再加上莫小奇本身的明星效應帶來的自有流量和粉絲效應,以及在星座類網綜、網劇的植入引流,未來可變現的管道和衍生場景還是極具空間。

在2017年年初,“星座女神”就獲得包括北京左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小米、水木資本在內的多家資方在A輪共計3000萬人民幣的聯合投資。

在與不同的投資人交流星座行業的現狀和前景時,很多共通之處得到印證:無論星座內容搭載的是其他的落地形式,資方對於星座的用戶基礎以及未來變現的衍生可行性是認可的,在投資人眼裡,這波紅利還處於爆發期的前夜。

但資本市場對星座內容產業短板也很敏感,CP(內容提供者)的變現能力、變現效率、爆款持久性和同質化都是無法回避的隱憂。“如今在市場上還看不到,單一CP具備成為上市公司體量的價值。”王晟認為,單一CP的體量天花板不僅是星座領域,更是所有內容產業的痛點。

稅後月收入4萬的占星師

星座創業者解決了早期的生存問題,在都是不差錢的中場匯合後,下半場便開始探索自身的邊界在何處?接下來的戰事要怎樣突圍?

作為行業內第一家將星座往IP品牌方向打造的公司,同道在收穫了粉絲和利潤的同時,也擁有早於他人的嗅覺,在風吹草動前最先感知到變化。

在內容產業上,一般來說廣告都是占營收大盤比重最高的那部分。在今年6月,章晉源看到財報時,真正感受到星座行業走入後半場——廣告的營收數值雖然在增加,但和去年同期相比,增幅明顯放緩。

“我可以很明確地講,不說冬天吧,自媒體的秋天快到了。”章晉源說的“秋天”有兩個含義,“廣告市場趨冷,比我們想像來得更快,另一層意思,真正的好公司會結果,湊熱鬧的繁花可能就要凋謝了。”

除了這份焦慮,章晉源更多的第一感覺是慶倖,為這一刻,他已經提前幾個月做了準備工作,從今年3月便開始組建同道的品牌授權團隊——他在奮力嘗試扭轉一個局面,將他眼裡“過於原始、不夠性感和精緻”靠廣告占主導的營收模式轉向更健康的電商、授權、廣告三足鼎立的方向。

章晉源的改變很快有了效果:總營收翻番的同時,廣告營收占比從80%降到40%,而授權業務的營收則翻了6倍還多,電商業務的營收也突破了一個讓他感到滿意的數值。

雖然同道大叔和星座不求人在業務上有相似的部分,“就像速食界的肯德基、麥當勞或者共用單車裡的摩拜與ofo。”王宏一說。

星座市場之大,大到王宏一用“我們只咬掉了其中一口而已”來形容。如今,他正忙著打造動漫IP蛋殼DanKe Family全國巡展。

巡展,便是他在IP商業化之路上探索出的一條新思路。就星座的IP授權業務來看,王宏一也曾走入迷茫,“2C端授權是一個比較慢但盈利性又不是特別好的事情。”

他舉了一個例子,在2C端去授權做杯子,假設一個杯子買20元,授權費按八個點算,一個杯子的授權也就1.6元。但為了這個合作,生產供應鏈可能需要三個月,銷售可能要花掉半年,9個月下來就算賣出5000只杯子,其實授權費也就8000塊錢。

發現問題後,王宏一轉換了策略。從今年8月份開始,星座不求人的IP授權重心從2C端轉向2B端,“整個豁然開朗,那是完全不同的,比如一個2B的商場授權展或是跟銀行、快消品的IP授權合作,市場的想像空間很大。”

而針對2C端的短板,“星座不求人”切入線上娃娃機這個正當紅的風口去彌補,從硬體主機板的開發到上游的娃娃機工廠以及娃娃本身的正版供應鏈生產都全程參與,會促使2C端有更多娃娃的線上銷售。

在商業模式上,王巨集一的策略與章晉源有著高度相似, “營收占比永遠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授權營收會逐漸占到80%,接下來如果把我們娃娃機的業務也算在授權上,那授權占比會更高。”

定位於泛星座用戶裡有情感需求的人群,從星座占卜切入情感的陪護,測測星座的商業模式與同道大叔和星座不求人完全不同。

▲圖@視覺中國

測測星座的創始人任永亮把測測的社交和付費諮詢的商業模式比喻為星座情感領域的“陌陌”+“滴滴”:星座話題聚集一批泛使用者,有情感服務需求的深度使用者則可以選擇付費諮詢的方式,在測測上諮詢情感相關的問題。

這也是測測星座投資人王紀章最為看重的。測測星座具備細分領域社交平臺屬性和更為成熟的商業變現模式,而不是一味的燒錢攢用戶再單純的通過廣告來變現。

目前測測的業務營收裡,有七成來自于付費諮詢,而平臺上2萬多名經過測試認證的占星諮詢師,則成為測測星座的資源壁壘。

據測測提供的資料,平臺上每個月有2000多名活躍的占星諮詢師提供諮詢服務,從而獲得不低的諮詢費收入,甚至有人專門辭職來測測當諮詢師。任永亮說,上個月的營收分了100萬元給所有的諮詢師,最優秀的諮詢師可以拿到稅後4萬左右的月收入。

測測目前的註冊用戶達到了200多萬,這個數字和其他星座的粉絲比或許不算驚豔,但在星座加情感領域的產品裡,測測則擁有最多數量的付費用戶。

接下來,任永亮想要將AI融入測測,以人工智慧檢測語音等方式去完善產品細節。測測對於IP構想,則對標于龍泉寺的網紅機器僧“賢二”,打造人格化的IP出來。

面對行業的變化,余中鼎曾對星座女神的商業模式閃過一絲存疑,“是不是我們繞遠了,當初就應該做離錢很近的事情?”

冷靜下來,他更清楚地梳理了星座女神在未來的打法——目前繼續把焦點放在內容IP符號的打造上,不急於快速做“小變現”,他想要的是類似星座能量香氛、彩寶、線下體驗咖啡廳、精品藝術酒店這類更符合星座女神調性的商業變現模式。

“星座女神的IP生命週期才剛開始,現在還是一個初生嬰兒的狀態,找到一個符合自身狀態的良序迴圈才能持續得長久。”餘中鼎說。

在變現的同時,章晉源也思考著星座的下半場邊界在哪裡。“有邊界,但沒有盡頭。”在他看來,在一些頗具爭議的領域,即使會得到很大的商業利益,也會放棄此類授權的合作,“比如P2P這種形式。”

至今,章晉源和同道在公司內部達成一個共識,那就是公司要有自己的價值判斷,對粉絲負責的態度,不能過分地去迎合市場。

“同道也有迷茫,但這是整個行業的迷茫。”這位星座行業最年輕的公司掌門人仍舊對未來忐忑不安。“同道走在最前面,所以我們也只能破著頭皮去試。”這位白羊座CEO說。

你相信星座麼?你如何看待星座創業呢?歡迎關注我們並留言討論~

【更多報導請移步 AI財經社微信公眾號(ID:aicjnews)和官方網站www.aicaijing.com.cn 】

而資方對其未來變現潛力也很看好。

“2014年最多這個聲音,說我倆是不是想玩票撈一筆?”餘中鼎對AI財經社說。他的環形耳造型感十足,黑色毛領外套裡是範思哲的白色毛衣,墨鏡進辦公室採摘下,這些細節透出他的“圈內人”屬性。

對於這樣的聲音,餘中鼎感到可笑。他說與莫小奇all in到星座女神,是瞄準了未來更長遠的事業。在融資過程中,他對資方也有自己的要求,錢不是最看重的,而是資本背後的資源整合,並且雙方在思想理念上要一致。

要找到各方面匹配的資方並不容易,前幾年一次尋求融資過程中,餘中鼎就遭遇過瀕臨崩潰的時刻。

本來FA(財務顧問)告知他和莫小奇,第二天早上九點準時去和投資機構簽協定,但頭一天晚上卻被投資人約出去灌酒。那是餘中鼎做完腎結石手術的第六天,他陪投資人喝酒喝到尿血,但最後那筆投資卻無疾而終。

相較其他幾家星座創業公司而言,僅從業務的發展上來看,出發最早的同道文化應該是焦慮感最低的——畢竟鮮活的先例還擺著,和同道文化都在望京SOHO辦公的小藍單車,就在上個月死在了對手“唯快不破”的預言下。

但對於同道文化而言,去年“賣身”美盛是一個關鍵節點。

彼時,無論是投資圈還是自媒體圈,都對同道之後的發展前景打一個問號:核心創始人離場,團隊人心會不會散?資本取得實際控制權之後,同道大叔的業務是否會被干預?

章晉源在接手同道之前就在美盛負責IP內容投資。從投資人變成了投資項目的CEO,他也在適應著角色轉換帶來的焦慮。採訪的一個小時裡,他從萬寶路的爆珠薄荷煙盒裡前後取出了五支煙,抽煙這個動作,他現在幾乎每天要重複40次——而過去作為投資人,他每天不會抽煙超過半包,而且大多都是避不開的“社交煙”。每天淩晨四、五點睡覺則變成了生活的常態,章晉源的白髮也比以往更明顯。他開著玩笑自嘲,“以前頂多也就是斑白,現在去理髮,人家都會問我是不是染的。”

紅利爆發期的前夜

星座這個公共話題,是幾乎所有社交場景裡都可以用於破冰的入口,且星座的排他性很小,與動漫、情感、漫畫、短視頻、社交、綜藝等形式都可以進行糅合、加工和再次販售。

創業者們帶著與星座各自不同的故事而來,但資本卻是理智的,如果說A輪之前投資人或許還會為了一個可能性買單,那越往後走,即使暫時還不考慮利潤,更明晰的商業模式和營收增長的可能性才是抓住資本的法寶。

投身星座生意的投資人們,也絕沒有想像中對風口概念追逐的盲目,清楚明晰的投資邏輯下是他們達成一致的共識——星座行業裡要單獨成長出一家獨角獸公司的可能性很低,但跳出星座本身去佈局產業、打通管道和盤活資源,卻有著豐富的想像空間。

其實投資星座不求人,並不是王晟第一次接觸星座項目。王的身份是英諾天使基金合夥人。在與星座不求人創始人王宏一結識之前,王晟與同道大叔創始人蔡躍棟就早已相識,但略微遺憾的是,對於同道這個項目,王晟入場晚了一步,與之擦肩而過。

因此,在朋友圈裡看到“星座不求人”的星座歌系列時,它的趣味性、高點擊量下的項目潛力被王晟敏銳捕捉到。彼時,他還在臺灣,便讓投資總監Emma主動去找王宏一聊。第一次見面後並不算順利,王宏一的“星座不求人”專案正處於持續盈利、資金需求不算太強的階段,且手握多個offer,可選擇的投資機構很多。

▲圖片來源於網路

王晟的二次拜訪打破了這一僵局,並促成此後的投資。

回憶起當時和王晟見面的場景,王宏一依舊印象深刻。在投資圈,王晟的確很有特點,他組建了一個“老幫菜”樂隊搞搖滾,是個不枯燥、熱情的投資人,多年來一直在投資佈局文娛產業,專業性在圈內有口皆碑,然而最打動王宏一的,是王晟對於創投雙方關係的理解和親和態度。

“他認為投資人實際上是賣錢的,如何能把錢賣出去,是一個好投資機構的本事。我覺得在這個理解上,王晟是很不一樣的,”王宏一告訴AI財經社,“大多數投資機構做不到這一點,認為我要把錢給你就怎麼著,其實創始人有時候看中的是錢背後的資源。”

而對於英諾來講,“星座不求人”是他們在自媒體中投的第一個項目,但並不是站在星座的角度去投,而是以文娛泛娛樂的角度作為考量。

“星座只是承載內容的一個方向,星座不求人的受眾面比較廣、衍生性比較強,有形象、漫畫、精神內核、動畫和音樂的支撐,比較容易做IP價值的變現和衍生,是英諾去理解這個領域和行業很重要的第一步”王晟告訴AI財經社, “對英諾來說其實更像一個探索。”

而對同樣作為投資方的百合網來說,使用者以相親為目的,但隨著婚戀群體的年齡反覆運算,越來越多的90後人群也開始進入百合網的目標使用者中。

如何讓自己的品牌調性年輕化?百合網瞄準了星座這個切入點口。星座和婚戀天生就有很高的契合度,在交友、相親、戀愛、結婚的場景裡,男女雙方都避免不了問上一句,你是什麼星座?

在篩選了市場上的一眾星座APP後,偏重社區和情感的測測星座,無疑與百合網的需求最為契合。百合網打算新開一個入口,接入測測的星座服務,兩個APP之間的用戶增強互動,也增加了用戶的粘性。

百合網投資管理部總經理王紀章說,其實投資過程中,也不止百合網一家在跟測測洽談,大家在資金上開出的條件都差不多,但未來百合網和測測星座的用戶未來更大價值的交互性、以及在婚戀產業的資源,才是測測星座最終選擇百合網的原因。

同樣的邏輯,專注于文旅體娛大消費投資的北京左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選擇投資星座女神便不難理解了。

左馭的私募股權投資業務部董事總經理趙連強告訴AI財經社,浙江松陽縣一家山頂上的網紅民宿吸引了眾多喜好觀星的天文愛好者以及拍攝星空的攝影愛好者前往,這給了左馭很大的啟發。

左馭希望借由星座文化在民宿、演藝、主題咖啡館等專案上有效衍生,打開一個新的思路。再加上莫小奇本身的明星效應帶來的自有流量和粉絲效應,以及在星座類網綜、網劇的植入引流,未來可變現的管道和衍生場景還是極具空間。

在2017年年初,“星座女神”就獲得包括北京左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小米、水木資本在內的多家資方在A輪共計3000萬人民幣的聯合投資。

在與不同的投資人交流星座行業的現狀和前景時,很多共通之處得到印證:無論星座內容搭載的是其他的落地形式,資方對於星座的用戶基礎以及未來變現的衍生可行性是認可的,在投資人眼裡,這波紅利還處於爆發期的前夜。

但資本市場對星座內容產業短板也很敏感,CP(內容提供者)的變現能力、變現效率、爆款持久性和同質化都是無法回避的隱憂。“如今在市場上還看不到,單一CP具備成為上市公司體量的價值。”王晟認為,單一CP的體量天花板不僅是星座領域,更是所有內容產業的痛點。

稅後月收入4萬的占星師

星座創業者解決了早期的生存問題,在都是不差錢的中場匯合後,下半場便開始探索自身的邊界在何處?接下來的戰事要怎樣突圍?

作為行業內第一家將星座往IP品牌方向打造的公司,同道在收穫了粉絲和利潤的同時,也擁有早於他人的嗅覺,在風吹草動前最先感知到變化。

在內容產業上,一般來說廣告都是占營收大盤比重最高的那部分。在今年6月,章晉源看到財報時,真正感受到星座行業走入後半場——廣告的營收數值雖然在增加,但和去年同期相比,增幅明顯放緩。

“我可以很明確地講,不說冬天吧,自媒體的秋天快到了。”章晉源說的“秋天”有兩個含義,“廣告市場趨冷,比我們想像來得更快,另一層意思,真正的好公司會結果,湊熱鬧的繁花可能就要凋謝了。”

除了這份焦慮,章晉源更多的第一感覺是慶倖,為這一刻,他已經提前幾個月做了準備工作,從今年3月便開始組建同道的品牌授權團隊——他在奮力嘗試扭轉一個局面,將他眼裡“過於原始、不夠性感和精緻”靠廣告占主導的營收模式轉向更健康的電商、授權、廣告三足鼎立的方向。

章晉源的改變很快有了效果:總營收翻番的同時,廣告營收占比從80%降到40%,而授權業務的營收則翻了6倍還多,電商業務的營收也突破了一個讓他感到滿意的數值。

雖然同道大叔和星座不求人在業務上有相似的部分,“就像速食界的肯德基、麥當勞或者共用單車裡的摩拜與ofo。”王宏一說。

星座市場之大,大到王宏一用“我們只咬掉了其中一口而已”來形容。如今,他正忙著打造動漫IP蛋殼DanKe Family全國巡展。

巡展,便是他在IP商業化之路上探索出的一條新思路。就星座的IP授權業務來看,王宏一也曾走入迷茫,“2C端授權是一個比較慢但盈利性又不是特別好的事情。”

他舉了一個例子,在2C端去授權做杯子,假設一個杯子買20元,授權費按八個點算,一個杯子的授權也就1.6元。但為了這個合作,生產供應鏈可能需要三個月,銷售可能要花掉半年,9個月下來就算賣出5000只杯子,其實授權費也就8000塊錢。

發現問題後,王宏一轉換了策略。從今年8月份開始,星座不求人的IP授權重心從2C端轉向2B端,“整個豁然開朗,那是完全不同的,比如一個2B的商場授權展或是跟銀行、快消品的IP授權合作,市場的想像空間很大。”

而針對2C端的短板,“星座不求人”切入線上娃娃機這個正當紅的風口去彌補,從硬體主機板的開發到上游的娃娃機工廠以及娃娃本身的正版供應鏈生產都全程參與,會促使2C端有更多娃娃的線上銷售。

在商業模式上,王巨集一的策略與章晉源有著高度相似, “營收占比永遠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授權營收會逐漸占到80%,接下來如果把我們娃娃機的業務也算在授權上,那授權占比會更高。”

定位於泛星座用戶裡有情感需求的人群,從星座占卜切入情感的陪護,測測星座的商業模式與同道大叔和星座不求人完全不同。

▲圖@視覺中國

測測星座的創始人任永亮把測測的社交和付費諮詢的商業模式比喻為星座情感領域的“陌陌”+“滴滴”:星座話題聚集一批泛使用者,有情感服務需求的深度使用者則可以選擇付費諮詢的方式,在測測上諮詢情感相關的問題。

這也是測測星座投資人王紀章最為看重的。測測星座具備細分領域社交平臺屬性和更為成熟的商業變現模式,而不是一味的燒錢攢用戶再單純的通過廣告來變現。

目前測測的業務營收裡,有七成來自于付費諮詢,而平臺上2萬多名經過測試認證的占星諮詢師,則成為測測星座的資源壁壘。

據測測提供的資料,平臺上每個月有2000多名活躍的占星諮詢師提供諮詢服務,從而獲得不低的諮詢費收入,甚至有人專門辭職來測測當諮詢師。任永亮說,上個月的營收分了100萬元給所有的諮詢師,最優秀的諮詢師可以拿到稅後4萬左右的月收入。

測測目前的註冊用戶達到了200多萬,這個數字和其他星座的粉絲比或許不算驚豔,但在星座加情感領域的產品裡,測測則擁有最多數量的付費用戶。

接下來,任永亮想要將AI融入測測,以人工智慧檢測語音等方式去完善產品細節。測測對於IP構想,則對標于龍泉寺的網紅機器僧“賢二”,打造人格化的IP出來。

面對行業的變化,余中鼎曾對星座女神的商業模式閃過一絲存疑,“是不是我們繞遠了,當初就應該做離錢很近的事情?”

冷靜下來,他更清楚地梳理了星座女神在未來的打法——目前繼續把焦點放在內容IP符號的打造上,不急於快速做“小變現”,他想要的是類似星座能量香氛、彩寶、線下體驗咖啡廳、精品藝術酒店這類更符合星座女神調性的商業變現模式。

“星座女神的IP生命週期才剛開始,現在還是一個初生嬰兒的狀態,找到一個符合自身狀態的良序迴圈才能持續得長久。”餘中鼎說。

在變現的同時,章晉源也思考著星座的下半場邊界在哪裡。“有邊界,但沒有盡頭。”在他看來,在一些頗具爭議的領域,即使會得到很大的商業利益,也會放棄此類授權的合作,“比如P2P這種形式。”

至今,章晉源和同道在公司內部達成一個共識,那就是公司要有自己的價值判斷,對粉絲負責的態度,不能過分地去迎合市場。

“同道也有迷茫,但這是整個行業的迷茫。”這位星座行業最年輕的公司掌門人仍舊對未來忐忑不安。“同道走在最前面,所以我們也只能破著頭皮去試。”這位白羊座CEO說。

你相信星座麼?你如何看待星座創業呢?歡迎關注我們並留言討論~

【更多報導請移步 AI財經社微信公眾號(ID:aicjnews)和官方網站www.aicaijing.com.cn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