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交通看點」專家:“擁堵城市排名”指標太片面

高德地圖“擁堵城市排名”被交通專家質疑了。 北京交通發展研究院首席科學家周學松、智慧交通所副所長孫建平等做客“治堵大家談”, 探討各類“擁堵城市排名”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針對高德地圖近日推出的擁堵城市排名, 專家認為其評價指標太過片面, 擁堵延時指數讓底子越好的城市越吃虧。

根據高德地圖此前發佈的《2017年第三季度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 濟南、哈爾濱、北京成為第三季度最擁堵城市前三甲, 北京則從第二季度的第一名降至第三名。 這個排名是如何算出的?高德地圖採用的指標是“擁堵延時指數”。

擁堵延時指數, 即出行實際旅行時間與自由流狀態下旅行時間的比值, 指數超過2, 意味著要花費暢通情況下兩倍的駕車時間。

“這個排名不能反映城市交通本身變好了, 還是變差了, 因為它是一個相對其他城市的排名。 ”孫建平說, 根據交研院的資料分析, 北京第二季度的交通擁堵狀況相比去年同期是有所好轉的, 特別是五、六月份。 “在機動車每年增加十幾萬、二十幾萬的北京, 交通系統每天支撐五百多萬輛機動車、四千多萬人次的出行, 能達到持平甚至好轉的情況是相當不容易的。 ”孫建平介紹, 北京高峰期車速為每小時24公里至26公里水準, 如果按高峰時速來計算, 北京擁堵排名還會進一步下降。

孫建平還指出, 擁堵延時指數的計算以暢通速度為參照, 那麼一線城市快速路越多、道路基礎設施越好, 暢通速度就高, 參照其得出的擁堵延時指數便高於中小城市, 造成底子越好越吃虧的現象。 此外, 考量範圍是北京市界還是五環、六環, 選取道路樣本是不是均勻覆蓋路網, 都會影響到評價結果。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