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訪歌曲《天眼》詞曲作者:向宇宙發出的一聲問候

“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實施, 創新型國家建設成果豐碩, 天宮、蛟龍、天眼、悟空、墨子、大飛機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繼問世。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到這些創新型國家建設成果, 天眼讓世界再次聚焦貴州。

2016年9月, 被譽為“天眼”的世界最大單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在貴州省平塘縣落成啟用。 隨後貴州省委宣傳部以“中國天眼”為題材, 組織創作了歌曲《天眼》。

2016年11月, 作詞家陳濤到貴州平塘采風, 看到如此浩大的國之重器, 他感慨萬千。 如何透過百來字的歌詞, 展現如此大體量的高科技成就?在萬千感慨中,

又從哪裡切入表達讚美之情?采風回來的路上, 他一直苦思冥想。 “天眼”是人類仰望宇宙的一個視窗, 從地球和宇宙的關係切入豈不妙哉!“天眼”不就是地球“向宇宙”發出的“一聲問候”嗎?

陳濤想到了我國古代先民對天文現象濃厚的興趣和悠久的觀測歷史。 明末清初思想家顧炎武說:“三代以上, 人人皆知天文。 ‘七月流火’, 農夫之辭也;‘三星在戶’, 婦人之語也;‘月離於畢’, 戍卒之作也;‘龍尾伏辰’, 兒童之謠也。 ”我們的祖先, 早在幾千年以前就對“銀河”“月宮”充滿想像, 對一些天文現象作出異常細緻、從不間斷的觀察與解讀。 民間更有數不清的美麗傳說相傳至今。 古香古色的歌詞於是汩汩流出:“我先祖, 無數次仰望星空, 動情于你的永恆之美;長夜裡,

刀刻筆記追隨, 口口相傳, 百轉千回, 以愛情做結尾……”

歌詞完成後, 作曲家印青數次打電話與陳濤溝通詞曲搭配細節。 “我試圖在主旋律音樂和流行通俗音樂中尋找一個平衡點, 既有個人情感的表達, 又有國家情懷的展示。 ”印青說。

“《天眼》是個大題材作品, 如何讓廣大群眾特別是年輕人接受和喜愛至關重要。 歌曲有對浩渺星空的描述, 又有對歷史縱深的刻畫, 更有當代人類的追尋。 ”印青說, 要把這些創作理想在音樂中深入淺出地表達出來, 達到浪漫動人又大氣磅礴的效果, 他和陳濤幾易其稿。

“在創作中, 我將貴州民歌的旋律特點有機融入歌曲, 而又不露太重的痕跡。 歌曲的主歌部分就是由貴州民歌演變而來的。

”印青說。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資訊的需要, 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 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來源”, 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 請與我們接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