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為什麼芝麻信用都好幾年了,騰訊信用才姍姍來遲

簡單的說, 螞蟻金服的芝麻信用來說更加簡單, 直接獲取一線的支付資料或者其他互聯網信貸資料的征信模型相對來說簡單, 這一點比較接近傳統金融征信體系, 所以其實相對來說有良好的範本, 只是螞蟻金服把這個範本從線下模式主要搬到了線上模式而已。

雖然表面上芝麻信用有行為偏好、身份特質、履約能力、信用歷史、人脈關係等五個維度, 但是畢竟來說, 支付寶想要採集人脈關係的難度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大的。 除此之外, 支付寶依託阿裡系的天貓、淘寶、阿裡巴巴的巨大交易資料支援,

是最接近傳統金融征信體系的方式, 所以操作起來相對簡單。

但是微信不一樣, 毫無疑問, “社交+金融”的複合征信體系的實現難度就相對較大, 單獨的分開, 騰訊沒有天貓、淘寶這樣的平臺, 即使是線下, 微信的資料更多的直接到了很多協力廠商支付, 即使微信線下支付超越了支付寶, 但其實很多資料騰訊是採集不到的, 但是支付寶不一樣, 阿裡還有口碑、天貓等等平臺, 而這些平臺阿裡都是可以自己掌控的。

騰訊信用可以說擁有最天然的互聯網征信體系, 也就是社交征信體系, 但是同時騰訊手握的也是全世界互聯網征信體系裡面最難、最複雜的征信體系, 如何利用好社交資料、然後又如何做好“金融+社交”的整體征信模型,

而且相對於支付寶, 微信的直接資料支援有更少, 穩定的平臺支持更不具有, 要實現起來難度可想而知。 所以也許這也就是騰訊至今沒有正式上線騰訊信用的原因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