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此人妙筆生花,疑為《金瓶梅》作者,傾情為一羽化飛升女道士作傳

釋家修行追求成佛, 道家修行追求成仙。

釋迦牟尼圓寂涅磐, 需要弟子火化肉身, 留下舍利以證成佛。

道教呂祖以形合道, 神形俱妙, 羽化飛升, 不留半點痕跡。

相對而言, 道家比釋家更顯超脫。

千百年來, 不知多少人嚮往學道修仙, 希翼有朝一日, 可以如呂祖一樣, 羽化飛升, 飄然世外。

明朝有一位道號為曇陽子的女道士, 在23歲那年, 自稱修仙得法, 將羽化成仙, 公開放話, 自己將在直塘堆砌高閣, 並于萬曆七年九月九日正午白日飛升。

此事傳出, 各地蜂擁而來觀瞻的膜拜者高達十萬之眾, 哄動一時。

之產以產生這麼大的社會效應,

主要是這個女道士來歷不凡。

女道士為南直隸太倉人, 姓王, 俗名燾貞。

相傳, 太倉王氏是北宋真宗朝宰相王旦的後裔, 元代時, 舉族避戰亂南遷至太倉瀏河。

在明代, 光耀太倉王氏的人物是王錫爵。

王錫爵出生時, 喜雀雲集其家院宅, “雀”與“爵”同音, 故起名錫爵。

王錫爵聰明穎異, 嘉靖三十七年(1558)鄉試第四名, 嘉靖四十一年(1562)壬戌科會試第一, 廷試為一甲第二名榜眼(一甲第一名狀元為申時行), 授編修, 累遷國子監祭酒。 萬曆十二年(1584)拜為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 成為宰輔。 後於萬曆二十一年(1593)拜為首輔。

王錫爵牛, 他的兒子也牛。

萬曆十六年(1588), 王錫爵的獨子王衡參加順天府鄉試, 位列第一。 曾有官員認為或有不公,

請複試舉子。 複試結果, 王衡仍排第一。

王衡後來參加殿試, 也是一甲第二名榜眼。 故人們把王錫爵父子並稱為“父子榜眼”。

王衡自幼體弱多病, 死在父親王錫爵之前, 留下獨子王時敏。

王時敏在祖父王錫爵的悉心培養下, 成一代大畫家, 被時人譽為“國朝畫苑領袖”, 佔據畫壇正統地位近三百年。

王時敏生有九子, 個個都是進士。 其第八子王掞在清康熙朝官至大學士, 因此人稱太倉王氏“祖孫宰相”、“兩世鼎甲”。

王時敏次子王揆之子王原祁, 也是著名大畫家, 與王時敏、王鑒、王翬合稱“四王”, 畫風對後世影響深遠。

女道士曇陽子、王燾貞, 其實就是王錫爵的女兒。 她和哥哥王衡一樣, 一出娘胎就弱質多病。

王錫爵和夫人朱淑人都認為這個小丫頭恐怕養不活了。

但王燾貞還是成功地避開了病魔的毒害, 頑強地活了下來。

王燾貞十二歲那年, 父母作主, 將她許配了一個名叫徐景韶的官家子弟。

王燾貞對琴棋書畫都沒有興趣, 對女工更是敬而遠之, 獨獨迷上了學道修仙, 整日靜坐冥想。

因為她年紀還小, 家裡人也沒有太過注意。

到了十六歲, 該出閣了, 未婚夫徐景韶卻得暴病掛了。

王燾貞長哭了三天三夜, 聲稱要為徐郎守節, “縞服草屨”, 開始了寡居生活。

守節的第三年, 王燾貞突然遁入空門, 自稱是曇鸞菩薩的化身, “慧眼頓開”, 取法名為“曇陽”, 做起了女道士, 每日辟谷修仙。

王氏乃是名門望族, 出了這麼一位元“女神仙”, 消息自然不脛而走, 傳遍太倉、蘇州、杭州直至整個江南。

江南名士紛紛來訪, 其中的大學問家王世貞當面與王燾貞論道, 最終被這個小姑娘的道家理論所折服, 心悅誠服地拜倒在了曇陽門下。

表現與王世貞相似的還有馮夢龍、屠隆、沈懋學、王敬美、徐渭等名噪一時的大文豪、大學者。

萬曆七年九月九日, 人們對曇陽大師的膜拜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該日, 王燾貞先絞發于徐景韶墓前, 然後靜坐於直塘高閣, 如期坐化, 香消玉殞。

王燾貞明明是死了(懷疑是服毒身亡), 但大家都咬定她是羽化飛升了。

王錫爵、王世貞等人引領眾善男信女追思禮拜。

王世貞索性在曇陽觀住了下來, 學習王燾貞辟谷修仙, 渴望有朝一日, 自己也可以象王燾貞一樣, 羽化飛升。

辟谷期間,

王世貞揮毫寫下了洋洋灑灑的《曇陽大師傳》, 記曇陽大師夢中得觀音大士(這個有點荒唐, 觀音大士屬佛教菩薩)指點, 又在修練內丹辟谷見到仙人朱真君, 得朱真君指引, 謁見了西王母, 終於羽化升仙的全過程。

王世貞妙筆生花, 被傳為《金瓶梅》作者, 其《曇陽大師傳》問世, 立刻被眾信徒瘋搶、爭相傳閱。

基本就一同時, 號稱才華冠絕一時的大才子徐渭在浙江也寫了一篇《曇大師傳略》, 與王世貞的《曇陽大師傳》相輝映, 給王燾貞的服毒事件籠罩上了濃厚的神秘氣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