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農村電商助貴安農產品走向世界

秋冬天的蓮藕,號稱“水中小人參”。 12月6日,高峰鎮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和辦公室正在忙碌著為岩孔村生產的蓮藕聯繫批發商。

一年前,他們通過各大電商平臺幫助岩孔村在網上銷售蓮藕1000公斤,其中惠及貧困戶6戶。 今年,高峰鎮計畫改善產品包裝,助推銷售成績再創佳績。

這樣一個專門為推進鎮級電子商務示範鄉鎮建設的部門成立於2015年12月,旨在搜集本地電商資源,監督本地資源的品質控制,為樹立電商誠信、品牌服務,為本地企業商戶與電商企業的合作牽線,保障本地企業商戶的利益,組織電商培訓,指導村級電商服務點的建設,推進本鎮電子商務產業化。

根據《高峰鎮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實施方案》,高峰鎮計畫建設電子商務運營服務中心、物流倉儲配送中心、1個鄉鎮電商綜合服務站及21個村級電商服務點,為農村居民提供資訊發佈、網路銷售、線下體驗、品質追溯、售後服務等功能。

農村電商破解農產品銷售難題

在王家院村和北斗灣小鎮,可以看見醒目的農村電商服務站,它的功能除了能在網上幫農戶代購商品外,更重要的是幫助農戶包裝設計農產品,聯繫批發商和尋找銷售管道。

截至目前,高峰鎮通過與貴州玖玖鴻雲大資料有限公司和京東便利店合作,建設有三個農村電商示範點。

與此同時,去年6月,高峰鎮還建立了自有獨立的電商平臺路驛網,此平臺包括電腦端平臺、手機端平臺和微信公眾號,農戶的商品展示可在三個端平臺同時進行。

今年5月,路驛網已為王家院村銷售草莓4000件共12000斤,線上線下交易總額達30萬元。 此外,路驛網還為高峰鎮大米、蓮藕、雞蛋等農產品服務,優先向全鎮有貨源的貧困戶提供訂單資訊,處理代售農產品。

推動傳統企業入網“觸電”

“全域電商、全企入網”,這是高峰鎮著力推進產業轉型升級,重點推動傳統企業應用電子商務,提升傳統產業“互聯網+”水準,促進“電商+產業”融合發展而作出的一項重要部署。

自成立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和辦公室以來,高峰鎮就為平壩農場茶葉加工廠、清蘭馬尾刺繡廠、高峰大酒店等本地傳統企業提供更多的電商平臺和銷售管道。

紅豆杉養生園是王家院村農家樂的龍頭品牌。 在與路驛網合作後,它不僅在莊園中推出季節性與地域性多類菜譜,更將獨有的菊花系列、紅豆杉系列等養身系列產品放在網上,讓更多的外地遊客瞭解和喜愛高峰的特色農產品。

根據計畫,高峰鎮將遴選大米、葡萄、折耳根、民族服飾等地域名優特產品,通過運營中心和專業團隊的品牌策劃、工藝提升、包裝設計、行銷推廣等手段,以統一品牌打造高峰網路銷售地標產品,將千家萬戶的產品納入到同一品牌,通過電商管道銷售到全國乃至世界各地。

加快電商產業集群網狀發展

在各村建立村級電商服務站,加強村級網站與農戶的聯繫;建立“電商服務站+農村合作社+農戶”幫扶模式,電商服務站説明農村合作社尋找銷路,農村合作社把農戶納入生產成員,為其提供生產技術,使貧困戶在生產和銷售環節得到全方位保障;加強農戶的電商知識和技能培訓,使貧困戶能獨立在電商領域創業和經營……

這是高峰鎮的電商發展策略和思路。

截至目前,高峰鎮共組織四次電商培訓,全鎮培訓人數120人次,其中貧困戶學員24人。 通過培訓,學員們基本掌握了在網上銷售產品、做農村網上代購的技能。

高峰鎮電子商務產業發展辦公室負責人羅城介紹,未來,高峰鎮還將完善鎮級物流配送中心、村級服務網點,鼓勵傳統物流企業通過升級改造提升冷鏈物流雙向流通能力。

並與各物流快遞公司合作,使快遞配送能夠延伸至各村級電商服務站點,解決農村居民物流配送線上“最初一公里”和線下“最後一公里”的問題。 (王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