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鄒玉連:吃上“綠色”脫貧“飯”

陳其龍、劉文偉

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 可萬安縣高陂鎮泗源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鄒玉連, 卻靠著“綠色”吃上脫貧飯。

眼下雖是寒冬, 可在鄒玉連的果業基地裡, 卻依然綠色滿園, 她在村裡果業合作社技術人員的指導下, 正在對剛剛採摘完豐收果實的井岡蜜柚、南豐桔、臍橙等果樹, 進行冬季剪枝、加施有機肥。 鄒玉連說, 現在剪掉這些多餘的枝條, 再增施一些有機肥, 對明年的果樹結出的果實, 一個是可以提高它的產量, 結出的果實也更甜, 果品品質也就更好, 另外一個, 對眼下冬季果苗也起到了一個抗寒保暖的作用。

“今年, 已經掛了果的有13、4畝, 已經調運賣出了3萬多塊錢, 今年的收成還不錯, 相信明年的收成會更好, 更上一層樓。 ”鄒玉連介紹說, 她一共種植了20多畝井岡蜜柚、南豐桔、臍橙, 今年有一大半掛了果。

在基地的蜜桔、臍橙園裡, 鄒玉連的家人正在引導100多名遊客採摘金黃的臍橙。 “今年, 這裡接待遊客將近有4萬人次, 然後這塊果園基本上都是採摘完了, 將近2萬斤。 ”鄒玉連介紹說, 由於按照村裡合作社統一提供的技術要求:果園使用的是農家肥、有機肥, 不使用農藥化肥, 在防蟲方面, 採用燈光誘捕等物理防蟲技術, 所以, 果品生態綠色, 吸引了許多遊客前來採摘游。

今年50歲的鄒玉連, 由於缺技術、資金, 生活一直過得緊巴巴。

2014年, 作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她, 在縣裡產業幫扶政策的支持下, 加入到村裡的果業合作社, 開始發展綠色果業種植。 如今, 她和其他40多戶加入了合作社的貧困戶, 已建起了一個600多畝的果業基地, 今年, 基地的產值已達到了120多萬元, 可為貧困戶增收10多萬元, 綠色產業真正成了鄒玉連和其他貧困戶脫貧的“靠山”。

“現在, 基地已建起了休閒長廊、餐館, 接下來, 準備再擴建一些魚塘, 在果林中多養殖一些生態雞鴨。 讓更多的人來分享我們綠色產業脫貧的喜悅。 ”鄒玉連說, 下一步她準備和合作社的其他貧困戶一起依託果業基地, 發展鄉村綠色生態遊, 把基地打造成一個集休閒、採摘、垂釣、住宿於一體的綠色旅遊基地, 同時, 還可以吸納一些貧困戶進來務工,

讓他們也加入到綠色產業脫貧的行列。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