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視野|這樣的交叉口設計 可以讓自行車出行更安全

隨著城市騎車出行人數的不斷增加, 騎行安全問題也逐漸受到了關注。 儘管騎行者在使用自行車的行為上存在著諸多問題, 但城市交叉路口設施不完善、設計不合理等因素也確實影響著自行車的出行安全。 作為自行車出行“大國”的荷蘭, 在相關領域有不少好的經驗與措施。 交通言究社梳理了相關內容, 以供借鑒。 自行車交叉口事故頻發 騎行者出行風險增大

在國內, “交叉口混合區”是比較流行的一種交叉口設計方案, 但此種形式的交叉口對於騎行者來說比較危險。 因路口人車混行、無專門自行車道或對自行車道的保護措施建設不到位等引發的交通事故屢見不鮮,

大大影響著騎行者的出行安全。

❖ 交叉口混行現象嚴重, 轉彎車輛危及騎行者安全

2015年5月, 石家莊一丁字交叉口處, 由西向東行駛的罐車在此處右轉, 與在此處同時轉彎騎山地自行車的中學生相撞, 學生被碾壓在罐車前輪下, 當場死亡。 肇事司機稱當時拐彎, 沒有看到孩子在後面的視野盲區, “感覺沒人”才導致慘劇發生。 而事故發生路口機動車與非機動車混行、車流人流大等危險的路況條件也是造成此次事故的原因之一。

​▲圖:事發地丁字交叉口機動車與非機動車混行

❖ 交叉口交通設施不完善, 加大騎行者過街風險

2012年9月, 在重慶一處無紅綠燈、無非機動車道的十字交叉口,

騎自行車的王女士被一輛空載大卡車撞倒, 當場身亡。 肇事司機稱其在轉彎時並未發現騎行者。 而事發交叉口, 雖設有人行橫道及各種交通安全標誌, 但行人與騎行者要通過交叉口, 仍要等左右均無來車時, 抓緊時機通過, 而過往車輛過快的速度, 使得人行橫道基本發揮不了作用。

提升自行車出行安全 荷蘭哪些交叉口設計可借鑒?

❖ 標準交叉口設計如何更好地保障騎行者安全?

如何設計交叉口來保障騎行車者的安全?來看看荷蘭標準的交叉口設計是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

☞ 自行車道永遠設置在機動車道右側。

為保障騎行者的安全, 在荷蘭自行車道始終處於機動車道右側。

在交叉口處也會增設路緣用以連接街道兩旁的自行車道, 並與現有路緣半徑保持一致, 使得汽車無論在何種情況下都能繞開自行車。

​▲圖:交叉口處採用的自行車道單獨處理方式

☞ 開放路緣、增設自行車道, 提升交叉口道路使用者的視野。

在以上交叉口設計基礎上, 還可以開放路緣, 以便騎行者可直行, 並同時增設自行車道。 這樣並不會佔用交叉口的太大空間, 但卻能使所有道路使用者擁有更加清晰的視野。 此外, 還在交叉口處為自行車道添加了不同色彩與標識, 使其更加醒目。

​▲圖:交叉口處的自行車道設計提升了使用者的視野

☞ 後移停車線、施劃人行橫道, 為行人提供過街通道。

在交叉口與不便行人過街的地方將機動車停車線後移,

提供較為充足的空間, 用以施劃人行橫道標線。 採用此類設計, 不僅提升了騎行者的出行安全, 同時也為行人過街提供了更安全的通道。

​▲圖:交叉口處的人行橫道設計

❖ 針對其他不同類型的交叉口, 還做了哪些具體設計?

☞ 含多條車道的大型交叉口

下圖為包含多條車道的大型交叉口, 在自行車道與汽車道交叉處, 會設置信號燈進行指引, 並且將行人和騎行人過馬路的時間錯開。 這裡路緣的設計是為了便於輪椅等順利通過, 而地面上帶有紋路與點狀的地磚, 也便於引導視障人士安全通過路口。 與此同時, 信號燈所發出的不同節奏的聲音信號也可為其做出提示。

​▲圖:信號燈控制有單獨自行車道的交叉口

​▲圖:為行人提供的下沉路緣的交叉口

☞ 支路與主幹道間的交叉口

下圖為支路和主幹道的交叉口, 這裡的支路為左右方向, 路邊的標誌標明自行車優先, 自行車可以在此自由地通過。 地面上施劃的三角形指向了來往車流, 也標明了自行車的優先權。 行人區域(即圖中灰色混凝土地磚區域)鋪設帶有紋路與點狀的白色地磚, 為視障人士提供更好的觸感資訊, 告知該路口的起始點。

此外, 圖中汽車所在位置設有一條通往圖片左側的道路, 騎行人可以通過這條路在這裡左轉。 汽車從主幹道右轉進入右側街道後, 有專門區域能夠停車避讓優先權較高的直行自行車, 避免導致主幹道擁堵。 這實際上是一條通往鄰近地區的主幹道, 有了以上這些設計,加上該地區車流量較小,就不必再使用信號燈。

☞ 設有獨立自行車道設施與人行道的環狀交叉口

上圖為單獨的自行車道和人行橫道的環狀交叉路口細節。在這裡人行道路緣與自行車道(即圖中紅色瀝青部分)的交界處,採用了斜坡設計,以便輪椅、嬰兒車等安全通過。下沉式設計的交通島,無需增設路緣,便可將自行車道與主幹道隔離開來,同時也為行人過街提供了安全便捷的步行環境。帶有紋路與點狀地磚為視障人士提供了過街資訊,引導其安全通過馬路。在該區域,具有一定高度的斑馬線形成了減速帶,車輛行至此處需減速通過,大大提升了安全性。

有了以上這些設計,加上該地區車流量較小,就不必再使用信號燈。

☞ 設有獨立自行車道設施與人行道的環狀交叉口

上圖為單獨的自行車道和人行橫道的環狀交叉路口細節。在這裡人行道路緣與自行車道(即圖中紅色瀝青部分)的交界處,採用了斜坡設計,以便輪椅、嬰兒車等安全通過。下沉式設計的交通島,無需增設路緣,便可將自行車道與主幹道隔離開來,同時也為行人過街提供了安全便捷的步行環境。帶有紋路與點狀地磚為視障人士提供了過街資訊,引導其安全通過馬路。在該區域,具有一定高度的斑馬線形成了減速帶,車輛行至此處需減速通過,大大提升了安全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