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機制釋放動能 創新迸發活力

2017年2月, 黔南煙草“網框式散葉烘烤關鍵技術研究”和“基於移動計算技術的煙葉烘烤業務管理系統研發及應用”兩項科研成果獲全省煙草系統科技創新三等獎;2017年4月, 黔南州煙草公司研製的“智慧打包賦碼機”、甕安縣分公司研製的“可擕式編煙器”雙雙獲全省QC成果一等獎;2017年7月, “智慧打包賦碼機”獲國家局QC成果三等獎;2015年, 黔南煙草自主研發的“雲上煙葉全程資訊化管理系統”轉變以往煙葉生產管理粗放模式, 為任務的完成、等級的把控、品質的提升提供了強有力的管理保障;2016年, 黔南煙草“工作搶單積分制績效薪酬管理模式研究及應用”實現了績效薪酬管理激勵有效、工作搶單積極、內部人力資源分享的良好局面;2016年,

黔南煙草“126.21”專業化烘烤模式和“151”精准收購管理模式列入國家局教科書, 並在全省得到推廣……

無論是小改小革的QC創新活動, 還是自主立題的科研課題, 還是經營管理模式探索, 近年來, 黔南煙草的創新成果呈現“井噴”現象, 讓眼前一亮。

是什麼調動了員工的創新細胞, 激發了企業的創新活力?

2016年8月, 由甕安縣煙草公司創效艦隊QC小組研製的“可擕式編煙器”, 在煙葉烘烤中得到試驗應用, 為煙農節省了大量的用工成本。 該創新成果於今年4月獲得了全省煙草系統QC成果一等獎, 並在今年的煙葉烘烤季節在全省廣泛推廣使用。

近年來, 隨著土地成本和各種煙用物資價格的上漲, 勞動用工成本不斷增加, 種煙比較效益逐漸減小。 據測算, 編煙環節每個工人每編一杆煙(每杆65扣左右)需要8分鐘, 以一天工作8小時計算, 編一炕煙葉(380杆)共計需要5個工, 按每工100元計算, 僅編煙環節的用工成本就高達500元。 為了減工降本, 提高煙農種煙效益, 甕安縣煙草公司創新小組通過“頭腦風暴”, 收集到多個方案進行設計和比較試驗, 最終選定了最佳設計方案, 經過多次改良, 最後研製出這款可擕式編煙器, 使用該編煙器每杆編、解煙用時較人工作業減少5.8分鐘, 折合畝均節省0.7個工以上, 畝均可減少用工成本70元以上。 今年全州推廣面積約12萬畝, 共節約成本840萬元以上。

黔南煙草極具創新特質。 近年來, 來自基層的各類小改小革小創新層出不窮, 便攜編煙機、精准施肥機、便捷抑芽槍、智慧化烘烤系統研發應用工程等自主新技術在生產中得到廣泛推廣應用, 減工降本成效顯著。 開發的“掌上煙櫃”實現了零售戶庫存全面準確管理, “工作搶單積分制績效薪酬管理模式”激發了員工創新創效能力。

突圍困境:堅持創新領跑

近年來,煙草行業面臨“三個持續下滑、兩個居高不下”的嚴峻形勢。 面對困難, 黔南煙草保持冷靜, 客觀分析原因, 正確看待黔南煙葉品質問題, 正確看待企業困難。 “狹路相逢勇者勝, 困難面前方顯英雄本色, 我們要始終保持永不服輸的精神, 保持自信、堅定信心, 視困難為考驗,

把挑戰當機遇, 變被動為主動, 激流勇進、砥礪前行、再創佳績。 ”黔南州煙草專賣局(公司)局長(經理)楊秀祥在全州煙草商業工作大會上的講話, 讓企業員工精神為之一振。

為了突圍困境, 黔南煙草按照省局(公司)黨組明確的“十三五”期間“不下降、保穩定、促增長”和“創新發展、持續發展、共同發展”的總體目標任務, 牢牢把握“責任感、行動力、好結果”三個關鍵, 發揮集體智慧, 調動全部資源, 迎難而上, 大膽創新, 全力推進黔南煙草平穩創新轉型發展。

思路明確後, 黔南煙草確定了“在提升煙葉品質上發力、在調控捲煙行銷市場上發力、在加快資訊化建設上發力、在全面加強從嚴治黨上發力、在提升企業管理水準上發力, 做標準化生產的示範者、市場化行銷的實踐者、資訊化管理的領跑者、全面從嚴治党的踐行者、企業轉型發展的探索者”的發展定位,

用創新破解企業發展難題。

“解決工作中的難題, 最好的方法是創新, 突破發展的瓶頸, 最優的路徑還是創新。 只要找准了方向, 精准發力, 就能推動企業創新發展。 ”楊秀祥說, 精准發力就是要“有所為、有所不為”:不搞形式主義、不搞形象工程、不搞鋪張浪費, 把精力放在打基礎做實事上、把費用投在創新上、把力量放在解決問題的瓶頸上。 立足崗位, “改”在點子上、“創”在關鍵處, 破解工作中的“瓶頸”、打通環節中的“梗阻”、去除流程中的“冗餘”。

為此, 黔南煙草把創新的落腳點放在標準化生產、重點項目和重要課題的研究示範上, 設立了創新專項基金,制定了鼓勵創新的考核機制,出臺了創新創效的管理辦法,企業大力選拔任用創新型人才,弘揚創新文化,堅持用創新考核業績、評價幹部,激發了員工創新積極性,企業創新能力爆發,創新的觸角延伸到生產經營管理的每一塊工作中。同時,將互聯網、物聯網、大資料思維和技術引入企業經營管理,提升企業資訊化管理水準。創新成為各單位、各部門的管理標配、考核標配、文化標配,成為企業發展的“驅動力”。

創新項目:突出問題導向

在長期的煙葉收購中,煙葉的資訊流在煙葉成包環節發生中斷,成包後形成了資訊“孤島”,不能實現煙葉品質的全程追溯。在煙葉成包環節,等級、重量核對主要靠常規的人工監管方式,混級、錯級成包現象時有發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煙葉的等級純度,降低了煙葉原料的可用性。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黔南煙草e時代QC小組研製了一種智慧成包管控裝置——煙葉成包賦碼機,這台“小機器”徹底解決了混級打包、錯級成包的“大問題”,將煙葉成包前後的資訊連接起來,實現了煙葉從田間到工廠的品質可追溯。這項創新技術,獲得了國家局QC成果三等獎、省局QC成果一等獎。

在創新中,黔南煙草堅持問題導向,針對生產經營管理中的難點、堵點、盲點、梗點,開展各種小改小革小創新活動,擬定科研課題,使創新專案接上地氣。計數定量精准施肥器、背負式施肥器、便捷式編煙機、採收比色環、烤房“取電卡”、“三臉矩陣庫存管理”、“十字座標庫存陳列”等等來自基層的小改小革小創廣泛運用到工作中。

“以往我們的課題,大多追求“高大上”,成果也只注重於論文發表、申報專利,與‘兩煙’生產經營嚴重脫節。”技術中心主任陸新莉說,這兩年黔南煙草技術創新的最大改變,就是從“高大上”變為“接地氣”,立足於解決工作中的難題,大量的科研成果被應用到“兩煙”生產經營中。

創新,增強了煙草人的發展自信。

“過去我們的創新只局限於烤煙生產中的技術這塊,現在我們的創新面拓展到每一個角落,延伸到捲煙、財務、政工、物流、管理等等空白地帶。”陸新莉說,除了面上的變化,創新項目的數量也翻了好幾倍。比如,2015年底,黔南煙草申報的QC活動項目只有8個,2016年有16個,而2017年就達到了75個,呈現爆發式的增長。而且很多技術創新來自基層一線,全員創新的氛圍已經形成。

工作搶單:全員創新創效

“我的崗位是科技專案管理員,這次我搶到的單是製作介紹工作搶單積分制的PPT及現場彙報。”劉婕是90後煙草“新人”,沒有太多人事工作經驗,但是善於總結、提煉和現場彙報的她,一個人組隊“搶”到這次難得的彙報工作機會。

“通過實施工作搶單積分管理模式,一方面企業因員工積極作為而激發出創新創效的活力;另一方面員工通過主動爭搶工作積分提高個人技能水準,讓人人都能成為創客。”人事勞資科科長吳邦元介紹,去年以來,黔南煙草將“滴滴打車”搶單模式融入薪酬績效管理工作,自主創建了“631+”和“6211+”工作搶單積分制模組,員工根據自己的特長,通過積分制績效考評系統自主“搶單”,企業根據“搶單”人員特質,匹配工作任務,建立管理者與員工之間的信任,團隊成員之間的信任,鼓舞員工將熱情和創造力投入工作,提高執行力,培育有利於催生創客的土壤,打造內部跨界創客團隊,企業整體創新氛圍明顯高漲。

近年來,黔南煙草針對國有企業績效薪酬管理中存在的考核指標設計粗糙、績效考核偏重結果忽視過程、“定性”指標多“定量”指標少、考核評價主觀性強、考核易流於形式、企業內部缺乏競爭意識、職工“慵、懶、散、慢”現象較為普遍等問題,圍繞“工作搶單”和“工作積分”兩個維度,開展了《工作搶單積分制績效薪酬管理模式研究與應用》課題研究,以建立科學的績效薪酬管理體制和有效的激勵機制、充分調動管理者和普通員工的積極性為目的,開展了“滴滴搶單”理念在績效管理中的應用研究、工作專案化績效管理模式創建、多層次多維度績效考評機制的創建、模組化薪酬體系的構建、資訊化績效薪酬管理體系的建立、企業內部人力資源分享模式研究、工作狀態數位化評價體系的構建等七個方面的研究,形成了集單項工作考評、績效考評、工作狀態數位化評價於一體的考核評價體系,搭建了可即時互聯通信和資訊交互的手機端和PC端資訊化績效薪酬管理系統,實現了績效薪酬管理激勵有效、工作搶單積極、內部人力資源分享的良好局面,構建了黔南煙草工作搶單積分制績效薪酬管理模式。

楊秀祥表示,積分制績效薪酬管理模式的研究與應用,建立起組織總體目標和員工個人目標的模組化彈性薪酬制度。搶單積分制績效考評系統,實現了績效考評工作資訊化、無紙化、公開化。關鍵在於,建立了企業內部人才流通通道和獎勵機制,實現了內部人力資源的三大共用,為企業營造了創新隨時隨地、創新無時不刻、創新不分你我的良好氛圍

在這樣的創新機制下,目前,黔南煙草成功開發了煙葉市場服務、原料定制服務、培訓管理、智慧倉儲管理四個系統,完善了煙葉資訊化管理平臺;試點創建了黨建資訊化管理平臺;結合薪酬分配改革創新,升級績效考核評價系統;結合幹部人事制度改革,開發幹部選拔任用管理系統;結合煙草內部人場市場建設,開發人才市場管理系統;根據零售戶庫存自動管理、物流配送即時查詢等工作需求,開發“掌上煙櫃”服務平臺。用資訊化手段優化管理環節,固化工作流程,記錄工作痕跡,建立電子檔案,即時自主查詢。運用大資料思維,試點“數位”煙草,深耕“互聯網+煙葉生產”,成為全省第一家煙葉全程資訊化管理的市州公司。

設立了創新專項基金,制定了鼓勵創新的考核機制,出臺了創新創效的管理辦法,企業大力選拔任用創新型人才,弘揚創新文化,堅持用創新考核業績、評價幹部,激發了員工創新積極性,企業創新能力爆發,創新的觸角延伸到生產經營管理的每一塊工作中。同時,將互聯網、物聯網、大資料思維和技術引入企業經營管理,提升企業資訊化管理水準。創新成為各單位、各部門的管理標配、考核標配、文化標配,成為企業發展的“驅動力”。

創新項目:突出問題導向

在長期的煙葉收購中,煙葉的資訊流在煙葉成包環節發生中斷,成包後形成了資訊“孤島”,不能實現煙葉品質的全程追溯。在煙葉成包環節,等級、重量核對主要靠常規的人工監管方式,混級、錯級成包現象時有發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煙葉的等級純度,降低了煙葉原料的可用性。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黔南煙草e時代QC小組研製了一種智慧成包管控裝置——煙葉成包賦碼機,這台“小機器”徹底解決了混級打包、錯級成包的“大問題”,將煙葉成包前後的資訊連接起來,實現了煙葉從田間到工廠的品質可追溯。這項創新技術,獲得了國家局QC成果三等獎、省局QC成果一等獎。

在創新中,黔南煙草堅持問題導向,針對生產經營管理中的難點、堵點、盲點、梗點,開展各種小改小革小創新活動,擬定科研課題,使創新專案接上地氣。計數定量精准施肥器、背負式施肥器、便捷式編煙機、採收比色環、烤房“取電卡”、“三臉矩陣庫存管理”、“十字座標庫存陳列”等等來自基層的小改小革小創廣泛運用到工作中。

“以往我們的課題,大多追求“高大上”,成果也只注重於論文發表、申報專利,與‘兩煙’生產經營嚴重脫節。”技術中心主任陸新莉說,這兩年黔南煙草技術創新的最大改變,就是從“高大上”變為“接地氣”,立足於解決工作中的難題,大量的科研成果被應用到“兩煙”生產經營中。

創新,增強了煙草人的發展自信。

“過去我們的創新只局限於烤煙生產中的技術這塊,現在我們的創新面拓展到每一個角落,延伸到捲煙、財務、政工、物流、管理等等空白地帶。”陸新莉說,除了面上的變化,創新項目的數量也翻了好幾倍。比如,2015年底,黔南煙草申報的QC活動項目只有8個,2016年有16個,而2017年就達到了75個,呈現爆發式的增長。而且很多技術創新來自基層一線,全員創新的氛圍已經形成。

工作搶單:全員創新創效

“我的崗位是科技專案管理員,這次我搶到的單是製作介紹工作搶單積分制的PPT及現場彙報。”劉婕是90後煙草“新人”,沒有太多人事工作經驗,但是善於總結、提煉和現場彙報的她,一個人組隊“搶”到這次難得的彙報工作機會。

“通過實施工作搶單積分管理模式,一方面企業因員工積極作為而激發出創新創效的活力;另一方面員工通過主動爭搶工作積分提高個人技能水準,讓人人都能成為創客。”人事勞資科科長吳邦元介紹,去年以來,黔南煙草將“滴滴打車”搶單模式融入薪酬績效管理工作,自主創建了“631+”和“6211+”工作搶單積分制模組,員工根據自己的特長,通過積分制績效考評系統自主“搶單”,企業根據“搶單”人員特質,匹配工作任務,建立管理者與員工之間的信任,團隊成員之間的信任,鼓舞員工將熱情和創造力投入工作,提高執行力,培育有利於催生創客的土壤,打造內部跨界創客團隊,企業整體創新氛圍明顯高漲。

近年來,黔南煙草針對國有企業績效薪酬管理中存在的考核指標設計粗糙、績效考核偏重結果忽視過程、“定性”指標多“定量”指標少、考核評價主觀性強、考核易流於形式、企業內部缺乏競爭意識、職工“慵、懶、散、慢”現象較為普遍等問題,圍繞“工作搶單”和“工作積分”兩個維度,開展了《工作搶單積分制績效薪酬管理模式研究與應用》課題研究,以建立科學的績效薪酬管理體制和有效的激勵機制、充分調動管理者和普通員工的積極性為目的,開展了“滴滴搶單”理念在績效管理中的應用研究、工作專案化績效管理模式創建、多層次多維度績效考評機制的創建、模組化薪酬體系的構建、資訊化績效薪酬管理體系的建立、企業內部人力資源分享模式研究、工作狀態數位化評價體系的構建等七個方面的研究,形成了集單項工作考評、績效考評、工作狀態數位化評價於一體的考核評價體系,搭建了可即時互聯通信和資訊交互的手機端和PC端資訊化績效薪酬管理系統,實現了績效薪酬管理激勵有效、工作搶單積極、內部人力資源分享的良好局面,構建了黔南煙草工作搶單積分制績效薪酬管理模式。

楊秀祥表示,積分制績效薪酬管理模式的研究與應用,建立起組織總體目標和員工個人目標的模組化彈性薪酬制度。搶單積分制績效考評系統,實現了績效考評工作資訊化、無紙化、公開化。關鍵在於,建立了企業內部人才流通通道和獎勵機制,實現了內部人力資源的三大共用,為企業營造了創新隨時隨地、創新無時不刻、創新不分你我的良好氛圍

在這樣的創新機制下,目前,黔南煙草成功開發了煙葉市場服務、原料定制服務、培訓管理、智慧倉儲管理四個系統,完善了煙葉資訊化管理平臺;試點創建了黨建資訊化管理平臺;結合薪酬分配改革創新,升級績效考核評價系統;結合幹部人事制度改革,開發幹部選拔任用管理系統;結合煙草內部人場市場建設,開發人才市場管理系統;根據零售戶庫存自動管理、物流配送即時查詢等工作需求,開發“掌上煙櫃”服務平臺。用資訊化手段優化管理環節,固化工作流程,記錄工作痕跡,建立電子檔案,即時自主查詢。運用大資料思維,試點“數位”煙草,深耕“互聯網+煙葉生產”,成為全省第一家煙葉全程資訊化管理的市州公司。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