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南川,一座綠色生態美城正在崛起

南川微發佈, 資訊快一步!

NEWS

從曾經的資源枯竭城市到綠色生態城

十年來, 南川在轉型路上實現了華麗蝶變

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

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等

一張張耀眼的城市名片紛至遝來

基礎設施日趨完善

城市面貌日新月異

生活環境日益優美

······

一座綠色生態美城正在崛起

新城區在鳳嘴江的縈繞、綠化樹的環抱下

營造出錯落有致的視覺盛宴

“黑土”換新顏

我區煤礦保有儲量6000萬噸, 原煤產能238萬噸/年, 曾是全國百強產煤縣。 然而經過四十多年的開採, 環境無力承載, 逐漸形成了兩百余平方千米的採煤沉陷區,

因採煤導致的地面沉降、地下水污染等礦山地質環境破壞, 給群眾生產生活造成較大影響, 礦農矛盾日益突出。

為推動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綠色發展, 我區先後出臺了《南川區採煤沉陷區綜合治理方案》等規範性檔, 率先在全國系統性地提出了人為地質災害的預防、處置及治理方法, 為我區綜合治理採煤沉陷區提出了指導性意見。

同時, 以實施農村土地整治為載體, 努力推進採煤沉陷區生態修復治理。 此外, 還加大扶持力度, 大力推進煤礦企業轉型發展。 在2016年關閉的13家煤礦中, 已有8家轉型到生態農業、健康養生等領域。

截至目前, 我區已累計投入資金4.2億元開展採煤沉陷區綜合治理, 投入1950萬元治理地質災害8處。

12月10日, 工業園區龍岩組團內的園區大道上, 環衛工人在清掃工程車的落土。 為防止園區施工車輛造成揚塵污染, 園區聘請了專業保潔公司對園區道路實行全天候即時保潔。

打好環保“組合拳”

近年來, 我區加大工業企業污染治理, 開展城區揚塵污染集中整治攻堅行動, 大力實施城區“推清工程”, 城區建成無煤區, 強力整治餐飲油煙污染;加快城鄉汙水處理、垃圾清運體系建設, 建成30個鄉鎮汙水處理廠、31個鄉鎮垃圾中轉站及7個片區壓縮式垃圾轉運站, 城市第二生活汙水處理廠即將建成投用, 完成工業園區“一園四組團”工業汙水處理廠建設, 城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8%;建成城市污水管網135公里, 改造新舊城區污水管網20公里,

建成天星至城區污水管網, 在全市率先實現鄉鎮垃圾、污水“兩汙”處理全覆蓋……

綠色環繞的新城區道路

一系列“組合拳”的實施, 使五大環保行動成果斐然。 截至11月21日, 我區今年城區空氣品質達標天數286天, 空氣品質不斷優化。

告別土地癌症

冬日的九鼎山公園, 蔥綠悠然, 一片清新。 誰能想到, 幾年前這裡還是寸草不生、一毛不拔的荒山禿嶺。

九鼎山公園

九鼎山公園是我區依託喀斯特地貌打造的3個城周公園之一, 它的改變源于我區開展的石漠化治理工作。 我區是全市石漠化最嚴重的地區之一, 石漠化和潛在石漠化面積51974公頃, 極大制約了經濟社會持續發展。

九鼎山公園桃花競相綻放

根據石漠化地帶坡度和落差均較大的特點,

通過多年摸索, 我區確立了在石漠化地區發展立體生態農業、林業的方法:在較平坦的土地種植玉米、旱藕等旱作糧食作物;在山麓、平緩山坡重點發展經濟林, 間種中藥材;在較陡的山坡種植金銀花等藤本植物;陡峭山峰則長期封山育林, 重點發展水源林和景觀林。

通過多年造林與造景相結合的治理方法, 我區治理石漠化取得突出成績, 累計實施石漠化綜合治理17.7萬畝, 形成環城市的2.6萬畝森林屏障, 在環境保護、成果展示與經濟效益之間實現了平衡發展。

本條內容:南川日報社記者胡溢

圖片為南川日報社資料圖

——————推廣——————

目前N多人已關注加入我們

看完記得分享、點贊噢。 長得好看的人都會這樣做!

本公眾號內容注明原創內容, 系南川微發佈原創作品, 版權歸南川微發佈所有。 若要轉載, 請在後臺留言發起授權申請, 獲得明確授權認證之後, 方可轉載發佈。 否則視為侵犯版權。

值班總編:鄧偉 本期編輯:汪敘含

推薦微信公眾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