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腦卒中認識上的幾大誤區

點擊右上角立即關注, 更多健康內容不再錯過, 不定期驚喜送給你

腦卒中病人越來越年輕化了。 ”過去只有老年人得腦卒中, 因為老年人血管比較脆, 容易破裂。 但近年來, 腦卒中的發病人群開始偏年輕化了, 30~45歲之間突發腦卒中的病人多起來。

腦卒中的發病呈低齡化趨勢

“腦卒中的發病人群的確已經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 ”以前腦卒中是七八十歲的老人容易得的病, 現在有很多三四十歲的中青年人也會得腦卒中。

這主要跟生活環境的改變有很大關係。 如今生活節奏快, 中青年人的壓力大, 很容易忽視自己的健康,

不太注意自己的飲食習慣、生活方式等, 很容易為腦血管疾病埋下隱患。

此外, 高血壓、糖尿病等的低齡化, 也導致了腦卒中的低齡化。 突發腦卒中的中青年人, 多半是有糖尿病、高血壓等基礎病。 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是導致腦卒中的重要因素。

如果抽煙、酗酒, 得腦卒中的概率會更高。 香煙中的煙鹼會造成血管持續性緊張, 導致血管痙攣、動脈硬化, 增加發生腦卒中的危險性。 酒精可直接作用於腦血管平滑肌, 引起血管痙攣, 還可通過使血小板增多, 導致腦血流調節不良、心率失常、高血壓、高血脂, 這些均可提高腦卒中的發生率。

腦卒中認識上的幾大誤區

誤區一:我不會得中風

很多人覺得, 腦中風是老年病,

我年輕, 祖上又沒有這樣的病, 我血壓也不高, 生活很注意, 每年都體檢, 所以我肯定不會中風。 其實, 全世界每6個人中就有1個人將在此生遭遇卒中, 每2秒鐘就有一人發生腦卒中, 每6秒鐘就有1人死於卒中, 每6秒鐘就有1人因卒中而永久致殘。

在人的一生中, 任何年齡都會得卒中, 它的發病不分性別和年齡。 中國卒中的發病平均年齡是66歲, 比美國白人早10年。 其中, 小於45歲的患者已接近全部患者的1/5。 而且, 大多數腦卒中患者發病前都毫無徵兆, 不到1/3的患者有短暫性缺血發作的歷史。

誤區二:頸動脈篩查=腦卒中篩查

經常在門診聽到患者說, 頸動脈檢查等於腦卒中篩查, 頸動脈有斑塊就會發生腦卒中。

腦卒中篩查是一個綜合過程。

在此過程中, 腦血管、頸動脈等檢查只是其中一部分, 是否發病還要看它具不具有危險因素, 一類是行為因素, 最大的危險是吸煙, 第二個是精神壓力, 第三個是運動減少, 這是三大危險。 疾病因素則包括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 當然還包括血脂異常和其他。 所以即使有頸動脈斑塊也不要緊張, 它不一定就意味著卒中。

誤區三:腦血管檢查正常, 就不會患腦血管病

腦血管病中, 血管因素只是原因之一。 比如, 有統計顯示, 1/5的腦血管病其實來自心臟, 先有房顫, 和血管毫無關係。 所以腦血管篩查正常, 並不意味著你不會患腦血管病。

誤區四:有些食物或動作是防止卒中的靈丹妙藥

經常有人跟我說, 他有防病絕招, 吃特殊的食物,

每天還用犀牛角梳子梳頭, 每天運動等。 有一個老先生說他每天在公園裡倒走1萬步, 預防中風。 還有的人每天都吃納豆、卵磷脂、健身茶。 這些真的能預防中風嗎?

對於養生保健來說, 有時候規律生活甚至超過科學本身。 任何食物, 包括我們常說的納豆、卵磷脂等, 真正有效的不多, 最好的食物還是我們每天吃的這些蔬菜水果。 預防中風最有證據的運動就是快走。 但來自美國健康研究所的調查顯示, 劇烈運動會增加腦出血, 因此運動也是要有限度的。

誤區五:阿司匹林可以預防任何卒中

中國的阿司匹林使用量遠遠低於國外, 目前普通人是14%, 美國是50%。 臨床大夫推薦的阿司匹林是因人而異的, 肯定不是任何人都能吃。

美國的研究指出, 一是已經發生過心臟病的人, 二是45歲以上的女性, 三是有多重危險因素, 未來發生心血管病風險高的人才適用。 不過, 下列人員最好不用阿司匹林:血壓很高不易控制的人、有出血性疾病的人、有腦出血家族史的人。

卒中的防控措施是綜合的, 阿司匹林只是預防中的一環。 儘管阿司匹林很重要, 但你不要忘了遵醫囑服用降壓、調脂、降血糖的藥物, 這些也是重要的措施。

誤區六:藥物有毒, 保健品更安全

有人說藥物說明書上寫的副作用多, 發生副作用的機會也多, 西藥治標, 中藥治本。 而事實是, 不良反應發生的頻率和嚴重性與說明書寫的多少沒有關係。 預防腦卒中的藥, 很多人擔心長期吃對肝臟有損害, 現在全世界沒有一例因為使用他汀類藥物出現身體損害的,因此不要被說明書嚇到了。保健品的安全性未接受科學評價,有確切療效的一定不是保健品,而且保健品很貴,所以大家一定不要盲目相信保健品,而放棄安全性更好的藥物,從而貽誤病情。

誤區七:我病情輕,不用住院治療

我們很多人得了中風,說自己症狀很輕,不需要住院,在門診輸液就能好,這是錯誤的。其實,即便是小中風,預後也常常不如人意,死亡率和復發率都較高,因此出現小中風一定要重視。從社會角度來講,短暫的和輕微的中風治療價值更大。小中風治好了就是正常人,不治療的話可能就變成真正的中風了。

誤區八:輸液比吃藥更為有效

很多病人認為輸液比吃藥更為有效,而我說吃藥更管用。目前,中國已成為一個輸液大國,所有的醫院都有輸液室,但對於預防中風,輸液有多少效果呢?

其實在中風早期,輸液有明顯效果的並不多。在我們國家的指南裡,幾乎也沒有輸液這一條,主要還是以他汀類、抗血小板和降壓類藥物為主,只有融栓才需要靜脈輸液。門診中我們幾乎從來不開輸液,不恰當的輸液只會使病情更重,而且研究發現,每天輸液的病人致殘率更高。

誤區九:活血=疏通血管=防治中風

經常聽病人說:“我現在每天吃三七、野生銀杏茶,每天吃活血補品,就活了血了,就可以溶解血栓了。”這也是錯誤的。現在的溶栓藥物品種很少,也都有治療的最佳時間段,溶栓風險會很大,有害無益。迄今為止還沒有口服的溶栓藥物,而且活血藥物不能溶栓,不能疏通血管。

誤區十:我病好了,不用吃藥了

要知道,中風的復發率是很高的,5年復發率是30%,1/3的人因為復發而再住院。做過ESSEN卒中風險評分量表的患者,得分越高的人越要堅持吃藥。還有的人因為腿、腳能動了就不吃藥了,實際上中風後即使肢體康復了,血管也不一定好轉。堵塞可能還存在,應該遵醫囑堅持服藥。

注:文中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現在全世界沒有一例因為使用他汀類藥物出現身體損害的,因此不要被說明書嚇到了。保健品的安全性未接受科學評價,有確切療效的一定不是保健品,而且保健品很貴,所以大家一定不要盲目相信保健品,而放棄安全性更好的藥物,從而貽誤病情。

誤區七:我病情輕,不用住院治療

我們很多人得了中風,說自己症狀很輕,不需要住院,在門診輸液就能好,這是錯誤的。其實,即便是小中風,預後也常常不如人意,死亡率和復發率都較高,因此出現小中風一定要重視。從社會角度來講,短暫的和輕微的中風治療價值更大。小中風治好了就是正常人,不治療的話可能就變成真正的中風了。

誤區八:輸液比吃藥更為有效

很多病人認為輸液比吃藥更為有效,而我說吃藥更管用。目前,中國已成為一個輸液大國,所有的醫院都有輸液室,但對於預防中風,輸液有多少效果呢?

其實在中風早期,輸液有明顯效果的並不多。在我們國家的指南裡,幾乎也沒有輸液這一條,主要還是以他汀類、抗血小板和降壓類藥物為主,只有融栓才需要靜脈輸液。門診中我們幾乎從來不開輸液,不恰當的輸液只會使病情更重,而且研究發現,每天輸液的病人致殘率更高。

誤區九:活血=疏通血管=防治中風

經常聽病人說:“我現在每天吃三七、野生銀杏茶,每天吃活血補品,就活了血了,就可以溶解血栓了。”這也是錯誤的。現在的溶栓藥物品種很少,也都有治療的最佳時間段,溶栓風險會很大,有害無益。迄今為止還沒有口服的溶栓藥物,而且活血藥物不能溶栓,不能疏通血管。

誤區十:我病好了,不用吃藥了

要知道,中風的復發率是很高的,5年復發率是30%,1/3的人因為復發而再住院。做過ESSEN卒中風險評分量表的患者,得分越高的人越要堅持吃藥。還有的人因為腿、腳能動了就不吃藥了,實際上中風後即使肢體康復了,血管也不一定好轉。堵塞可能還存在,應該遵醫囑堅持服藥。

注:文中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