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長江邊的三大名樓,你都去過嗎

岳陽樓

黃鶴樓位於湖北省武漢市長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巔, 瀕臨萬里長江, 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 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樓“和”天下絕景“之稱。 黃鶴樓是武漢市標誌性建築, 與晴川閣、古琴台並稱“武漢三大名勝”。

黃鶴樓始建于三國時代吳黃武二年(西元223年), 三國時期該樓只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的“軍事樓”, 晉滅東吳以後, 三國歸於一統, 該樓在失去其軍事價值的同時, 隨著江夏城地發展, 逐步演變成為官商行旅“遊必於是”、“宴必於是”的觀賞樓。 唐代詩人崔顥在此題下《黃鶴樓》一詩, 李白在此寫下《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歷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許多千古絕唱, 使得黃鶴樓自古以來聞名遐邇。

黃鶴樓坐落在海拔61.7米的蛇山頂, 京廣鐵路的列車從樓下呼嘯而過。 樓高5層, 總高度51.4米, 建築面積3219平方米。 黃鶴樓內部由72根圓柱支撐, 外部有60個翹角向外伸展, 屋面用10多萬塊黃色琉璃瓦覆蓋構建而成。

黃鶴樓樓外鑄銅黃鶴造型、勝像寶塔、牌坊、軒廊、亭閣等一批輔助建築, 將主樓烘托得更加壯麗。 主樓周圍還建有白雲閣、象寶塔、碑廊、山門等建築。 整個建築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 散發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氣質、神韻。 它與蛇山腳下的武漢長江大橋交相輝映;登樓遠眺, 武漢三鎮的風光盡收眼底。

岳陽樓

岳陽樓位於湖南省岳陽市古城西門城牆之上,

下瞰洞庭, 前望君山, 自古有“洞庭天下水, 岳陽天下樓”之美譽, 與湖北武漢黃鶴樓、江西南昌滕王閣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 1988年1月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岳陽樓主樓高19.42米, 進深14.54米, 寬17.42米, 為三層、四柱、飛簷、盔頂、純木結構。 樓中四根楠木金柱直貫樓頂, 周圍繞以廊、枋、椽、檁互相榫合, 結為整體。

岳陽樓作為三大名樓中唯一保持原貌的古建築, 其獨特的盔頂結構, 更是體現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能工巧匠的精巧的設計和技能。 北宋范仲淹膾炙人口的《岳陽樓記》更使岳陽樓著稱於世。

閱江樓

閱江樓位於南京市鼓樓區下關獅子山巔, 屹立在揚子江畔, 飲霞吞霧, 是中國十大文化名樓、江南四大名樓之一,

也是南京閱江樓景區的主景點、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新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有“江南第一樓”之稱。

閱江樓喻閱江攬勝之意, 樓高五十二米, 外四層暗三層, 共七層, 碧瓦朱楹、簷牙摩空、朱簾鳳飛、彤扉彩盈, 具有鮮明的古典的皇家氣派, 為典型的明代皇家建築風格。 總建築面積五千餘平方米。

明洪武七年(1374年)春, 明太祖朱元璋下詔在國都南京城西北獅子山開始建一樓閣, 親自撰寫《閱江樓記》, 又命朝廷眾文臣職事每人寫一篇《閱江樓記》, 其中大學士宋濂所寫一文最佳, 後入選《古文觀止》。

閱江樓在建樓工程所用地基平砥完工後, 明太祖朱元璋突然決定停建, 直至上世紀末決議複建“閱江樓”的動議, 得到社會各界的回應。

1997年南京市政府正式批准建造閱江樓, 直到2001年9月閱江樓正式竣工建成。 從此結束了“有記無樓”的歷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