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他們用孝心營造和睦大家庭

訊提起潯陽區人民路街道長虹村楊學友一大家人, 左鄰右舍齊誇讚:這一家子孝敬老人、團結和睦, 給村裡人樹立了榜樣, 還被評為村裡“和諧家庭”。 楊學友兄弟5家人悉心照顧生病母親, 兄弟間互幫互助, 更是在村裡傳為佳話, 他們一家人用最平凡普通的一言一行,詮釋著孝老愛親。

五兄弟輪流照顧生病母親

“媽, 我們等下出去曬曬太陽吧?”“好的。 ”昨日下午, 潯陽晚報記者見到92歲的劉金蓮老人時, 她的大兒子楊學友和媳婦劉國珍正坐在床邊給她洗腳, 老四、老五的媳婦也幫著大哥大嫂打下手, 為老人洗衣服。

“我們兄弟五家輪流, 每家一星期照顧她, 每天都有一個人守著她。 ”楊學友一邊說著, 一邊熟練地給老人穿衣服。

楊學友告訴潯陽晚報記者, 自己父親去世早, 母親一個人含辛茹苦拉扯大他們兄弟姐妹7人, 自己在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二, 姐姐妹妹都已外嫁, 他和四個兄弟住在一起。 2014年母親生病後, 生活基本無法自理, 作為大哥的楊學友將兄弟們叫到自己家中, 商量如何照顧母親。 “母親為了我們吃了不少苦, 現在就該由我們盡孝道。 ”楊學友說, 他提議五兄弟排個值班表, 每家輪流照顧母親, 兄弟們一致同意。

就這樣, 五兄弟每週輪流負責照顧生病的母親。 每天從早到晚, 都會有一人陪著母親, 兒子負責給她按摩、做好飯後喂給她,

兒媳們負責洗澡、洗衣被。 趕上誰家有急事需要外出, 就提前叫來另一人, 仔細囑託完後才能放心離開。 楊學友說, 老四去年搬家後住得比較遠, 幾個兄弟商量著不用他家每週輪流來照顧母親, 可只要一有時間, 老四和媳婦還是會來幫忙, 陪著母親。

楊學友(右一)與妻子(後排中)及弟弟弟媳和母親在一起。

兄弟間互幫互助 和諧家庭遠近聞名

在兒子兒媳婦們的悉心照料下, 老人身體越來越好。 採訪中, 楊學友的弟弟、弟媳都說:“你多報導下哥哥嫂子, 他們為這個家付出最多, 我們這個大家多虧哥哥、嫂子, 他們是我們的榜樣, 把我們兄弟姐妹團結在一起, 孝敬老人、關愛小輩, 才有我們這個和諧幸福的大家庭。 ”

楊學友告訴潯陽晚報記者,

作為大哥, 長兄如父, 他以身作則, 與兄弟、姐妹們互敬互讓、以誠相待。 多年來, 他們兄弟姐妹之間就從沒有紅過臉, 姑嫂妯娌之間相處得也很好, 偶爾遇到雞毛蒜皮的小事, 忍一忍就過了, 遇到大問題,他也會召集一家人坐下來好好商量拿主意。

“經常告誡兄弟不要計較, 誰有能力就多承擔一些。 最小的弟弟身體不好, 其他幾個兄弟都會出錢出力説明他;在孝敬老人上不講平均分配, 從不計較誰吃虧誰佔便宜。 作為大哥大嫂, 我們都會多做一點, 有事共同商量, 共同去辦。 ”楊學友說。 “我是家裡大兒媳婦, 這些事本來就是我應該做。 ”大兒媳劉國珍笑著說。

在他們點滴薰陶下, 小輩們也謹遵百善孝為先的傳統。

孫子們每天回家都哄著老婆婆開心, 孫媳婦們還會幫老婆婆洗頭梳頭。 這個和諧家庭遠近聞名, 溫馨和諧的氛圍經常引得左鄰右舍羡慕和稱讚。 “老人真是好福氣啊, 楊學友家就是我們村的榜樣。 ”村裡的一名居民說。

“每個家庭都要尊敬老人, 以孝道為先, 用孝心去帶動家和, 這也是我認為的好家風。 家和萬事興, 一家人齊心協力, 日子也會越來越好。 ”楊學友說道。 在楊學友一家人言傳身教的感召下, 長虹村也正在形成孝親敬老的新風氣。

記者 金璐 文/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