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美國軍售的回歸——F

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網站2017年8月2日在其網站發表了阿什利·泰利斯的署名文章,題為《美國軍售的回歸:F-16賣給印度空軍,F/A-18賣給印度海軍》,對美制F-16 Block 70和F/A-18E/F兩款戰機在印度“中型多用途戰鬥機”(MMRCA)採購案中的優勢進行了討論,分析了美國戰機在作戰性能、單價和使用成本、對推動印度國防工業的發展以及深化雙邊關係的貢獻等方面對印度的吸引力。

▲印度國產的“光輝”戰機本是MMRCA專案的首選, 不過卻因產量嚴重不足且技術不達標, 在等待了三十多年後, 該選項基本已被排除

相比之下,印度海軍卻朝著與之前計畫完全不同的方向發展。

作為印度國防工業最主要的支持者之一,印度海軍先前計畫訂購46架海軍型“光輝”戰機以作為其首艘國產航母“維克蘭特”號的艦載機(該航母目前仍在建造之中,預計2025年服役),但目前印度海軍也堅決否定了該計畫。 鑒於海軍的特殊要求,該決定是非常明智的:因為一艘航母所能攜帶的艦載機相對有限,即使在最好的情況下,單發戰機也是十分危險的,而“光輝”戰機在技術和操作上的缺陷又將此類風險繼續放大。 “維克蘭特”號航母原計劃搭載俄羅斯“米格-29K”艦載機,但因該款艦載機自身適用性較差且事故頻發,“維克蘭特”號航母只將搭載16架“米格-29K”艦載機,剩下近20架艦載機的空缺仍需補充。
而即使只是作為“米格-29K”的補充,“光輝”戰機的缺陷也無法令印度海軍滿意。 因此,印度海軍急於尋求一款先進的雙發戰機,以期能夠擴充“維克蘭特”號航母上艦載機的數量。

印度對新型戰機的需求使以美國為首的國外生產商感到有利可圖。 由於印度空軍明確了其需要一款單發戰機,目前能滿足其要求的兩款戰機分別是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以下簡稱洛·馬公司)的F-16 Block 70戰機和瑞典薩博公司的“鷹獅-E”戰機。 據美國《防務新聞》週刊網站9月1日報導,隨著美國洛·馬公司和印度塔塔公司、瑞典薩博公司和印度阿達尼集團分別組成競標團隊,價值120億美元的印度空軍單發戰機選型的範圍已經縮小到兩種戰鬥機,即F-16 Block 70和“鷹獅-E”。 早在2011 年的印度航展期間,洛·馬公司即首次開了 F-16 Block 70“戰隼”(又稱“超級蝰蛇”)的設計方案,這款改進型號被洛·馬公司稱為“終極第四代戰鬥機”,大量整合 F-35 的先進技術,綜合性能獲得大幅提高,用以競爭印度空軍的採購計畫。

而薩博公司的“鷹獅-E”於2016年5月18日首次亮相。 薩博公司在“鷹獅-E”上的設計理念是製造一種與“鷹獅-C”同級的戰機,但能夠裝載更多燃料和有效武器載荷,因此“鷹獅-E”的外形結構與之前的型號相比更為優化。 而對於印度海軍來說,其雙發戰機的需求目前僅留下了兩款備選機型——法國達索公司的“陣風”,這是印度空軍2001年“中型多用途戰鬥機”競標下的備選戰機,以及美國波音公司的F/A-18E/F“超級大黃蜂”——當今美國航母的主力艦載機。

美國洛·馬公司的F-16 Block 70和波音公司的F/A-18E/F分別成為了印度空軍和海軍的熱門備選戰機。 這兩款美式戰機相較于其他競爭對手有何優勢,又有多大概率成功勝出——這些問題成為了美印專家討論的焦點。

▲薩博公司在“鷹獅-E”上的設計理念是製造一種與“鷹獅-C”同級的戰機, 但能夠裝載更多燃料和有效武器載荷, 因此“鷹獅-E”的外形結構與之前的型號相比更為優化

▲從最初被定位用於視距內格鬥的輕型戰機到現在, F-16已經發展成為了一個強大的多用途平臺, 同時還是美國製造的最敏捷的空中戰機之一

波折輾轉最終選擇“戰隼”?

F-16在作戰性能上的優勢

自1976年投產以來,美國已經生產了超過4500架F-16。 從最初被定位用於視距內格鬥的輕型戰機到現在,F-16已經發展成為了一個強大的多用途平臺,同時還是美國製造的最敏捷的空中戰機之一。

目前,美國空軍的F-16已用於全天候的空中作戰行動。

F-16一系列型號的演進主要著眼於提升機動優勢和資訊化水準,其外形沒有太大變化。 事實證明,無論是在低海拔還是高海拔地區的持續和暫態轉彎性能(在沒有保形油箱的情況下),F-16幾乎與“鷹獅”相同,並且其推重比明顯更大——儘管F-16比“鷹獅”早誕生了近15年。

然而,現代空戰的要求並不僅僅只關注戰機的機動作戰性能,戰機的電子戰能力、配備的感測器和資訊管理系統等資訊化水準以及可裝載的武器同樣是空中作戰的關鍵,此外還包括飛行員的訓練、作戰條令以及觀念都會對勝負產生很大影響。 經過不斷的升級換代,F-16在這些領域十分出色,是“鷹獅”有力的競爭對手。

F-16 Block70作為最新和最先進的F-16型號,也被稱為F-16的終極改進型,搭載有十分先進的資訊化裝備。F-16 Block70裝備有AN/APG-83有源電掃相控陣(AESA)雷達。此外,F-16 Block70的電子戰系統將採用先進的以色列產品,這很符合印度空軍的要求。在武器掛載方面,F-16 Block 70同樣可與“鷹獅—E”一較高下。在先進的航電系統和洛·馬公司超過36年的武器集成經驗的支持下,F-16 Block70可以掛載的武器裝備超過了180種,使其成為有史以來能力最強的F-16系列戰機,並且還可與其他國家的武器進行整合,即可以掛載印度自行研製的空戰武器,例如阿斯特拉空對空導彈。此種設計不僅可以降低印度空軍的使用成本,也是對印度國防工業的一種扶持。儘管“鷹獅-E”同樣搭載有先進的資訊化裝備,例如“眼鏡蛇”頭盔顯示器、相控陣雷達、具有被動超視距能力的紅外搜索與跟蹤系統以及先進電子戰系統等,不過在作戰環境中並沒有相較於F-16 Block 70的絕對優勢。而F-16 Block 70更強大的武器掛載能力和使用保形油箱時更遠的作戰半徑,則比“鷹獅-E”更具競爭力。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美國賣給印度的F-16 Block 70明顯優於賣給巴基斯坦的F-16型號,這一點更增加了印度的興趣。

鑒於印度空軍目前緊張的財政狀況,這兩款戰機的飛行成本和使用壽命將成為影響印度選擇的關鍵因素。不過,目前還難以得到相關資料進行比對。早前的“鷹獅”型號因為飛行成本低而廣獲讚譽(F-16的飛行成本稍高一些),但是“鷹獅-E”是否同樣如此尚不清楚。此外,F-16Block 70和“鷹獅-E”給印度的報價目前仍是保密的。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兩款戰機的價格十分接近,F-16Block 70將對印度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因為其在國防工業合作方面更具優勢,而且還可深化美印戰略夥伴關係。

F-16在推動印度國防工業發展方面的優勢

在國防工業合作方面,相比於“鷹獅-E”,F-16Block 70的優勢最為明顯。由於洛·馬公司正全力生產F-35,如果F-16Block 70被印度空軍選中,該公司已承諾將整個F-16生產線轉移至印度,該提議也得到了美國政府的支持。生產線的轉移將使洛·馬公司及其合作夥伴印度塔塔公司完成F-16Block 70的戰機組裝及其各種零部件的製造,並最終轉向製造F-16系列型號的部分戰鬥系統元件。此舉即可滿足印度本土需求,還能進行出口外銷,並可獲得廣闊的維修保養市場。

儘管薩博公司肯定也會進行類似表態,例如除了技術轉讓之外,薩博公司還將採用納米技術對“鷹獅-E”加以改造。不過洛·馬公司將印度納入全球航空產業鏈的能力,則是薩博公司無法匹敵的。正如上文所述,除了生產印度空軍自己的F-16Block 70之外,全球未來所有的F-16的生產銷售都將出自印度工廠。此外,印度還將成為服務全球3200架F-16系列型號的維修商,這些戰機涉及25個國家並包括還將繼續在美國空軍服役20年左右的950架F-16。與之相反,如果最終選擇“鷹獅-E”,所獲得的市場範圍將大大縮小,因為最多只有六七個國家在使用“鷹獅”,總數也只有200~300架。可見,F-16的全球知名度以及其帶來的廣闊市場對印度而言是極具吸引力的。

F-16在深化美印雙邊關係上的優勢

因此,總的來說,無論印度空軍最終選擇F-16 Block 70或“鷹獅-E”,印度國產戰機都已出局,因為無論是在機動性能、資訊化水準、武器掛載和作戰半徑方面這兩款戰機都大大優於“光輝”戰機。F-16Block 70和“鷹獅-E”在機動性方面差距很小,但在有效武器載荷和最大起飛重量方面 F-16Block 70具有無可爭議的優勢。這兩款出色的多用途戰機都裝備了先進的現代化空戰設備——主被動感測器、先進的攻防武器、協同目標定位以及空中和地面作戰的火力控制系統。因此,無論選擇哪款戰機,印度空軍的需求都將得到滿足。最終,“鷹獅-E”自身作戰效率和成本的優勢,和F-16Block 70對發展印度國防工業和深化美印關係的推動優勢,將使印度政府面臨兩難選擇,畢竟“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由於洛·馬公司正全力生產F-35,如果F-16 Block 70被印度空軍選中,該公司已承諾將整個F-16生產線轉移至印度,該提議也得到了美國政府的支持

▲印度海軍對於艦載機的要求十分複雜,要求所選的艦載機不僅能適用於“維克蘭特”號這種滑躍起飛攔阻著艦式航母,還要適用于未來的彈射起飛攔阻著艦式航母

海軍選用超級大黃蜂?

從上文可知,F-16 Block 70是印度空軍採購單發戰機的有力競爭機型。而從印度海軍對於雙發艦載機的需求來說,波音公司的F/A-18E/F“超級大黃蜂”則極具吸引力。作為配備於“維克蘭特”號航母上的艦載機,印度海軍對於艦載機的要求十分複雜,要求所選的艦載機不僅能適用於“維克蘭特”號這種滑躍起飛/攔阻著艦式(STOBAR)航母,還要適用于未來的彈射起飛/攔阻著艦式航母(CATOBAR),如未來的第二艘印度國產航母。

不過印度海軍認為,儘管對機身進行了外形結構改進,國產的海軍型“光輝”戰機仍不適用於航母甲板起降,不符合印度海軍對航母艦載機的技術要求。為應對現實和潛在的海上威脅和挑戰,特別是在印度洋與中國航母的可能遭遇,印度海軍要求其艦載機必須具備強大而有效的綜合作戰實力,以對抗中國的殲-15甚至是可能的殲-20艦載機。因此,對“光輝”戰機來說,一味地進行強化其起落架強度或者增加其前緣襟翼等外形結構優化並無太大意義。可見,印度國產“光輝”戰機相對于其潛在對手而言是絕對落後的

“超級大黃蜂”在價格上的優勢

“超級大黃蜂”在作戰性能上的優勢

除了費用和成本問題外,即使兩款艦載機進行一對一決鬥,在作戰性能上“超級大黃蜂”與“陣風”相比同樣也是略勝一籌。“超級大黃蜂”的一體化感測器及其與E-2D艦載預警機的協調配合能力是“陣風”不可比擬的(E-2D作為美軍目前最先進的艦載預警機未來可能售于印度,未來還可能在第二艘印度國產航母上部署)。“超級大黃蜂”配備的主要感測器是AN/APG-79有源電掃相控陣雷達,其較遠的探測距離和較強的抗干擾能力、多目標交戰能力均不容小視。在資訊化水準和電子戰能力方面,“超級大黃蜂”強於“陣風”,使其能夠在各種作戰環境下更好的生存。此外,“超級大黃蜂”的空空和空地作戰能力與“陣風”類似,但“超級大黃蜂”的作戰使用成本更低。具體來講,“超級大黃蜂”是美軍第一種兼具戰鬥機與攻擊機身份的型號,屬於雙發超聲速多用途戰鬥機,具備優秀的對空、對地和對海攻擊能力,因此到2040年以前“超級大黃蜂”仍將作為美國海軍的主力艦載機。雖然“陣風”也有其優勢,但“超級大黃蜂”更適用于印度海軍對航母艦載機能夠同時實現滑躍起飛以及彈射起飛的要求。

“超級大黃蜂”在推動印度國防工業發展方面的優勢

“超級大黃蜂”在深化美印雙邊關係上的優勢

▲超級大黃蜂”是美軍第一種兼具戰鬥機與攻擊機身份的型號,屬於雙發超聲速多用途戰鬥機,具備優秀的對空、對地和對海攻擊能力,因此到2040年以前“超級大黃蜂”仍將作為美國海軍的主力艦載機

總 結

毫無疑問,印度擁有良好的軍購環境,在為海空軍尋求國外先進戰機方面有很多選擇。在這種難以取捨的情況下,各款戰機的作戰性能、單價和使用成本、對推動印度國防工業的發展以及深化雙邊關係的貢獻等指標,都將成為選擇的考慮因素。而當綜合評估這些因素時,美國的戰機最具競爭力。目前,美國的武器生產商在全球航空工業領域首屈一指,因此印度對先進戰機的選擇應該向洛·馬公司和波音公司更多的傾斜。

經過不斷的升級換代,F-16在這些領域十分出色,是“鷹獅”有力的競爭對手。

F-16 Block70作為最新和最先進的F-16型號,也被稱為F-16的終極改進型,搭載有十分先進的資訊化裝備。F-16 Block70裝備有AN/APG-83有源電掃相控陣(AESA)雷達。此外,F-16 Block70的電子戰系統將採用先進的以色列產品,這很符合印度空軍的要求。在武器掛載方面,F-16 Block 70同樣可與“鷹獅—E”一較高下。在先進的航電系統和洛·馬公司超過36年的武器集成經驗的支持下,F-16 Block70可以掛載的武器裝備超過了180種,使其成為有史以來能力最強的F-16系列戰機,並且還可與其他國家的武器進行整合,即可以掛載印度自行研製的空戰武器,例如阿斯特拉空對空導彈。此種設計不僅可以降低印度空軍的使用成本,也是對印度國防工業的一種扶持。儘管“鷹獅-E”同樣搭載有先進的資訊化裝備,例如“眼鏡蛇”頭盔顯示器、相控陣雷達、具有被動超視距能力的紅外搜索與跟蹤系統以及先進電子戰系統等,不過在作戰環境中並沒有相較於F-16 Block 70的絕對優勢。而F-16 Block 70更強大的武器掛載能力和使用保形油箱時更遠的作戰半徑,則比“鷹獅-E”更具競爭力。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美國賣給印度的F-16 Block 70明顯優於賣給巴基斯坦的F-16型號,這一點更增加了印度的興趣。

鑒於印度空軍目前緊張的財政狀況,這兩款戰機的飛行成本和使用壽命將成為影響印度選擇的關鍵因素。不過,目前還難以得到相關資料進行比對。早前的“鷹獅”型號因為飛行成本低而廣獲讚譽(F-16的飛行成本稍高一些),但是“鷹獅-E”是否同樣如此尚不清楚。此外,F-16Block 70和“鷹獅-E”給印度的報價目前仍是保密的。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兩款戰機的價格十分接近,F-16Block 70將對印度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因為其在國防工業合作方面更具優勢,而且還可深化美印戰略夥伴關係。

F-16在推動印度國防工業發展方面的優勢

在國防工業合作方面,相比於“鷹獅-E”,F-16Block 70的優勢最為明顯。由於洛·馬公司正全力生產F-35,如果F-16Block 70被印度空軍選中,該公司已承諾將整個F-16生產線轉移至印度,該提議也得到了美國政府的支持。生產線的轉移將使洛·馬公司及其合作夥伴印度塔塔公司完成F-16Block 70的戰機組裝及其各種零部件的製造,並最終轉向製造F-16系列型號的部分戰鬥系統元件。此舉即可滿足印度本土需求,還能進行出口外銷,並可獲得廣闊的維修保養市場。

儘管薩博公司肯定也會進行類似表態,例如除了技術轉讓之外,薩博公司還將採用納米技術對“鷹獅-E”加以改造。不過洛·馬公司將印度納入全球航空產業鏈的能力,則是薩博公司無法匹敵的。正如上文所述,除了生產印度空軍自己的F-16Block 70之外,全球未來所有的F-16的生產銷售都將出自印度工廠。此外,印度還將成為服務全球3200架F-16系列型號的維修商,這些戰機涉及25個國家並包括還將繼續在美國空軍服役20年左右的950架F-16。與之相反,如果最終選擇“鷹獅-E”,所獲得的市場範圍將大大縮小,因為最多只有六七個國家在使用“鷹獅”,總數也只有200~300架。可見,F-16的全球知名度以及其帶來的廣闊市場對印度而言是極具吸引力的。

F-16在深化美印雙邊關係上的優勢

因此,總的來說,無論印度空軍最終選擇F-16 Block 70或“鷹獅-E”,印度國產戰機都已出局,因為無論是在機動性能、資訊化水準、武器掛載和作戰半徑方面這兩款戰機都大大優於“光輝”戰機。F-16Block 70和“鷹獅-E”在機動性方面差距很小,但在有效武器載荷和最大起飛重量方面 F-16Block 70具有無可爭議的優勢。這兩款出色的多用途戰機都裝備了先進的現代化空戰設備——主被動感測器、先進的攻防武器、協同目標定位以及空中和地面作戰的火力控制系統。因此,無論選擇哪款戰機,印度空軍的需求都將得到滿足。最終,“鷹獅-E”自身作戰效率和成本的優勢,和F-16Block 70對發展印度國防工業和深化美印關係的推動優勢,將使印度政府面臨兩難選擇,畢竟“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由於洛·馬公司正全力生產F-35,如果F-16 Block 70被印度空軍選中,該公司已承諾將整個F-16生產線轉移至印度,該提議也得到了美國政府的支持

▲印度海軍對於艦載機的要求十分複雜,要求所選的艦載機不僅能適用於“維克蘭特”號這種滑躍起飛攔阻著艦式航母,還要適用于未來的彈射起飛攔阻著艦式航母

海軍選用超級大黃蜂?

從上文可知,F-16 Block 70是印度空軍採購單發戰機的有力競爭機型。而從印度海軍對於雙發艦載機的需求來說,波音公司的F/A-18E/F“超級大黃蜂”則極具吸引力。作為配備於“維克蘭特”號航母上的艦載機,印度海軍對於艦載機的要求十分複雜,要求所選的艦載機不僅能適用於“維克蘭特”號這種滑躍起飛/攔阻著艦式(STOBAR)航母,還要適用于未來的彈射起飛/攔阻著艦式航母(CATOBAR),如未來的第二艘印度國產航母。

不過印度海軍認為,儘管對機身進行了外形結構改進,國產的海軍型“光輝”戰機仍不適用於航母甲板起降,不符合印度海軍對航母艦載機的技術要求。為應對現實和潛在的海上威脅和挑戰,特別是在印度洋與中國航母的可能遭遇,印度海軍要求其艦載機必須具備強大而有效的綜合作戰實力,以對抗中國的殲-15甚至是可能的殲-20艦載機。因此,對“光輝”戰機來說,一味地進行強化其起落架強度或者增加其前緣襟翼等外形結構優化並無太大意義。可見,印度國產“光輝”戰機相對于其潛在對手而言是絕對落後的

“超級大黃蜂”在價格上的優勢

“超級大黃蜂”在作戰性能上的優勢

除了費用和成本問題外,即使兩款艦載機進行一對一決鬥,在作戰性能上“超級大黃蜂”與“陣風”相比同樣也是略勝一籌。“超級大黃蜂”的一體化感測器及其與E-2D艦載預警機的協調配合能力是“陣風”不可比擬的(E-2D作為美軍目前最先進的艦載預警機未來可能售于印度,未來還可能在第二艘印度國產航母上部署)。“超級大黃蜂”配備的主要感測器是AN/APG-79有源電掃相控陣雷達,其較遠的探測距離和較強的抗干擾能力、多目標交戰能力均不容小視。在資訊化水準和電子戰能力方面,“超級大黃蜂”強於“陣風”,使其能夠在各種作戰環境下更好的生存。此外,“超級大黃蜂”的空空和空地作戰能力與“陣風”類似,但“超級大黃蜂”的作戰使用成本更低。具體來講,“超級大黃蜂”是美軍第一種兼具戰鬥機與攻擊機身份的型號,屬於雙發超聲速多用途戰鬥機,具備優秀的對空、對地和對海攻擊能力,因此到2040年以前“超級大黃蜂”仍將作為美國海軍的主力艦載機。雖然“陣風”也有其優勢,但“超級大黃蜂”更適用于印度海軍對航母艦載機能夠同時實現滑躍起飛以及彈射起飛的要求。

“超級大黃蜂”在推動印度國防工業發展方面的優勢

“超級大黃蜂”在深化美印雙邊關係上的優勢

▲超級大黃蜂”是美軍第一種兼具戰鬥機與攻擊機身份的型號,屬於雙發超聲速多用途戰鬥機,具備優秀的對空、對地和對海攻擊能力,因此到2040年以前“超級大黃蜂”仍將作為美國海軍的主力艦載機

總 結

毫無疑問,印度擁有良好的軍購環境,在為海空軍尋求國外先進戰機方面有很多選擇。在這種難以取捨的情況下,各款戰機的作戰性能、單價和使用成本、對推動印度國防工業的發展以及深化雙邊關係的貢獻等指標,都將成為選擇的考慮因素。而當綜合評估這些因素時,美國的戰機最具競爭力。目前,美國的武器生產商在全球航空工業領域首屈一指,因此印度對先進戰機的選擇應該向洛·馬公司和波音公司更多的傾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